豆瓣评论

  • 格物的格
    科研人生与裂脑人研究史,生活与科研互相成就。03-21
  • Lynn
    非常有意思的书,不仅介绍了裂脑人实验,还讲了国外科学家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06-11
  • 泥沼怪物小汪
    读名校的意义,以及鸡娃读名校的意义;多巴胺能人格的鲜明案例;教材里的人物都是认识的,神奇;自传形式让人看见更多圈层、钱、权力。05-17
  • 前面听说风沙大
    2022.1.26,lab引入新书。2022.4.27 读的相对吃力,中间一度想弃读。部分内容只了解了表面含义,部分内容因没相关先验而草草略过。不过对这段研究历史有了更多更完整了解。再度感慨,量化心智还是扯啊…50年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突破,这样下去,还要用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明白人类建造巴别塔的无知吗?04-27
  • 好冷
    加扎尼加无尽的好奇心、充沛的精力以及强大的行动力和社交能力让我自惭形秽,我连最基本的勤奋都做不到12-13
  • happywalk
    与其定义这是一本自传,不如说是两侧脑半球研究的历程。可能考虑非专业读者的感受,大量的试验也只提及了原理,作者走马观花似的更换工作穿插其中。粗略计算一下,从离开加州大学算起,加扎尼加至少跳槽八次,加上政商的关系,这绝对是一位长袖善舞的科学家。关于两侧大脑的通讯和反应机制,不知道近年研究有没有突破,个人还是更愿意相信《重塑大脑,重塑人生》里励志的结论,即使大脑受损,在有意识的训练下,大脑是可能出现某些具有替代功能的区域。01-23
  • 青豆
    通过裂脑人了解心智的形成。01-31
  • greatabel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理查德·费曼:物理学就像性爱:没错,或许能得到一些实用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我们做它的原因。人生中那些值得纪念的巅峰时刻总是零星散落,作为背景的是许许多多平凡的工作日:辛苦,而且时常显得有些枯燥。亚里士多德:何谓友人?栖居2个身体的同一个灵魂。爱因斯坦: 科学地描述一切是可能的,但这样做并不明智;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就好比你把贝多芬的交响乐描述成波压的变化一样。02-19
  • 喵喵就是猫
    【行为】认知神经科学。蘑菇总是成群生长。09-25
  • lafiona
    生物伦理的辩论很有趣06-01
  • 江户川歌磨
    作为传记实在乏味可陈,作为神经科学的延伸读物又对专业知识的谈论寥寥无几。01-18
  • YOU EAT PHONE
    ghost writer感觉是06-20
  • Shu
    假如你只是像我一样因为看《最强大脑》对这么这么一个行业中的这么一个牛人感兴趣,但除此之外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的话——去选一本相关科普书看看。因为十之八九,你会像我一样对他的生活工作传记其实觉得挺没意思的……假如你已经买了,那么快速浏览一下就好了…… 反正书中提到那么多人名你也是记不住的,应该也没兴趣记住……04-25
  • 苏氨酸
    自传+认知神经科学史,裂脑人太有趣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