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大旺
    番禺县人士多江南移民。。。整本书很大气,但书写方式我还是觉得欠缺一点,写故事的时候台有点生硬,读起来不够好玩。07-16
  • 44
    书写的很有趣,没有学术书的枯燥。十九世纪广州文化界上流社会的人和事有趣,这个视角了解广州历史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位美国人能把异国历史文化记录、演绎成这样也很厉害了。06-05
  • Cornelia.H
    #爬格子长征# 做得很扎实,算是个案研究中的佼佼者了05-06
  • 倦舫
    很不错的个案研究,思想史的分析稍弱,但瑕不掩瑜。其实若能在学海堂与其他书院间的人事交往诸方面再多着些墨,或者能稍避免太注重二元叙事之弊。12-16
  • 逆风飞扬
    极其厚实的文化分析,诞生,进程,人物,发展都娓娓道来,了解了学海堂在岭南文化开新篇中的作用,了解了阮元开拓文化的过程,甚至错觉到,二中在广州中学届里也是这么一个弘扬国学的新楔子,看他们满腔热情的“义忠人”可见一斑。另外汪兆铭兄弟的学习历程,既反映清末学术发展,又有人际变迁的无常,算是意外之获了01-01
  • 味像斋主人
    部分选读|资料扎实,分析透彻。海外中国研究难得的作品12-26
  • Astoria Zhou
    从Upriver Journey而来,非常喜欢的一位学者04-24
  • 班左琴
    看了看笔记,23/4/1开始读的,中间事情琐碎,到6/15才读完,不得不说是本年度最喜欢的一本书了,刺激了我对地方的反思与重观,同时提示了我如何将如书籍史、阅读史、日记等问题嵌入到具体的研究中。最喜欢最后一章,对汪精卫的生平毫无了解,因此最后一章层层铺开,将汪兆镛和汪兆铭两兄弟的生平对比起来,让人击节赞叹“怎么能找到那么好的例子”。值得重读06-15
  • 致虚守静
    还是觉得原来的译名好。史料相当扎实,作者在开头也说是要写知识分子的历史而非思想史。陈澧和朱九江的个案分析很有意思,但是感觉对于珠三角腹地和省城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再深入。11-09
  • y
    生机勃勃的群像,画面有秩、细节生动清晰。把学人集群放在变迁的城市-区域-全国格局的地景之中,整合运用细碎资料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11-13
  • 横竖勾
    相比于世居珠江三角洲大族士人精英之雄厚资本,缺乏话语权的广州城新移民借阮元推行的江南汉学,重新书写广州文化地景,获取建构广州文化精英的文化资本和参与本地文化的话语权。虽说看起来是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融合,但后者意味更浓。广州图书馆碰到,看前言和目录不错遂购,但广州各大书店都找不到,最后还好有网购这东西(:12-25
  • 文化研究吴蒲明
    可资取法的研究,非常猛。总体上来看基本上是艾尔曼《理学到朴学》的回应,整个呈现的方式也与艾尔曼相似,但在内容上细化了许多,而且选择岭南作为研究的对象,与江南相比有了更多特点。优点在于实现了对学海堂背后的学风转变、城乡士绅利益分野、书籍印刷和流传、广州城的危机与重建等角度的钩沉,以展现了一个全景式的学术史。此外,对于城市、乡村社会都有妥当的处理,在方志、族谱方面都不错。不过这本书厚得像块砖,正文只有全书的一半,后半部分是参考文献和史料(狗头)03-21
  • 优雅骑士
    学海堂是19世纪江南的学术实践体系从清帝国的文化中心移植到南部边陲的产物。从16世纪到18世纪,广州的社会文化精英主要由出身于珠三角腹地世家望族的文人所组成。而学海堂学者的核心群体主要是与珠三角缺乏深厚血缘根脉的、居住在城市里的旅寓者或新移民,这些人刚刚摆脱商人和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变身为文人。他们运用从江南引进的新的学术和文学方法研究本地事物,重写本地历史,重塑广州文化,并获得了江南与北方的认可。随着学海堂在广州学术界地位的提升,广州城市的文人精英日渐取代了传统地方精英的地位,控制了广州的话语权。学海堂在学术和文学的上的影响有力补偿了城市文人在宗族门第上的欠缺,成为构建广州城市精英身份的一个重要的声望来源。这些新兴城市移民精英得以拥抱新的身份,成为本地人,而学海堂则成为了广东学术成就的重要代表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