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ben afrant
    看看附录谈到的书目,简直是一个寻书、找书的藏宝图,关键他就是最大的宝藏。感谢本书,一本读完之后还在帮我继续涨见识的书。10-30
  • 马掰掰
    这本书好看的点居然是罗伯特·戈特利布时不时冒出来的小刻薄,他在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的时候跟营销主管尼娜·伯恩(最早尼娜面试罗伯特的时候把他拒绝了,阴差阳错两个人成了一生挚友)想写一本小说:专门写这家出版社颇为奇葩、乱伦的历史——而乱伦之处是男人们的妻子会交叉出轨。12-15
  • 祝羽捷
    天才作者背后的天才编辑,信仰阅读最多算个入场券,大编辑就像有上帝视角的策展人,用自己的敏锐的洞察力捕猎出好内容,又知道如何为作品敲锣打鼓。最羡慕的还是编辑和作者共同的成长,一生的惺惺相惜。这本书的译者彭伦老师也是国内的好编辑,这个组合真匹配。11-30
  • 木卫二
    一个美国出版人的人生小传。他的人生第二春是个舞评人。这本搁行李箱里,跟我荡了大半个南中国,终于读完。这期间发生了约翰·勒卡雷的去世,宝莲·凯尔出了大陆版等等——这两位都跟作者有工作上的交集关联。虽然在门外汉看来,波比不外乎在阐释三种合作模式:作者很棒我也很热情、作者有点小问题但我们友好解决了、该作者很龟毛but这种情况极其罕见。罗列出来众多合作者,读到人类性情(作家为何换出版社),各色八卦,倒也不错。但要说观感,不时冒出来的朋友人名容易头大,就像作者在盘点克林顿传记指出来的,本书也混进来了太多亲戚兄弟圈子朋友工作小伙伴。12-21
  • Eva
    编辑工作琐碎又繁杂。戈特利布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爱上阅读,直至痴狂。“吞食”多又杂的书籍让他愉悦畅快。他感恩自己能在正确的时间进入到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出版编辑行业。从一点都不懂仅靠着旺盛精力无限耐心的劲头到后来的传奇出版人物,他一步步走来,拓展人脉,持续阅读,与陌生的编辑和作者打交道,为好书新书撰写宣传广告材料。他每项工作都亲力亲为。书中很多内容都是他曾经与那些知名作家合作(Catch 22的例子尤为深刻。18这个数字已经被占用了,要想个更抓眼的数字)。他也曾抑郁,为第一段婚姻的消亡和母亲的离世悲痛。他思考着跳到克瑙夫出版社是否合适。他的文字里有着他工作中大大小小的思考和困惑,有欣喜有怅惘。有人说他是继珀金斯之后的出版传奇。我并不认为。但他是杰出的,值得敬佩。阅读是他的信仰,并滋养他一生。11-24
  • Sprita
    热爱、热情、真诚、勤奋、纯粹10-30
  • 渡边
    相比“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可能没那么“天才”,也没那么传奇,更多的是“务实”“繁琐”专业性“,就像编辑这份职业本身,当然少不了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无限精力以及热情,对书和传递的热情。整本书基本就是半个20世纪美国出版史,看着作者从西蒙舒斯特到克瑙夫(我一直念诺夫)再到纽约客一路成为业界大佬,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让人艳羡也少一些曲折带来的共情,内容足够丰富但又不够深入,涉及熟悉作家的部分会放慢细读(我喜欢看编辑视角的作家形象),比如让人省心的厄普代克、傲娇的莱辛,以及人见人厌的奈保尔。11-24
  • 伊夏
    不得不说,编辑是最无聊和最有趣的行业。这两面都由于一句话:阅读是你的工作。当然,你可以选择把它“狗屎化”或“糊弄学”化,但罗伯特的一生还是让人觉得,再打打鸡血吧,把这份工作做得好一点,不是纯粹为了声名或收入(话说回来有啥声名和收入(喂!)),为了让今后的人摸到的书,稍微像样一些吧。10-16
  • 犀牛大哥
    与译者彭伦老师是多年网上的师友,他编辑,引进的书籍都很棒,感觉这本书对他,对热爱文字的人(比如我)来说,都是非常有共鸣的作品:)11-01
  • 鸽子菌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可说是一次“元出版”,不仅是跟着作者戈特利布学出版,也是跟着译者彭师傅,还在寄送试读本的过程中向国内数位重要的出版人学到了很多。另外,这本书可说是“万物的链接”,在做书之后遇见的一切都在书里有映射,很奇妙。最后想说,“热爱”可能是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两个字,如果要加上一个动词,那就是“传递”——而接收的过程,就是“阅读”。10-20
  • 黑桥
    感觉很“美式”,有很多brag。他对书稿的介入很多,而且很自由大胆和放松。另外,在他的叙述里,营销也像是一次次创作。这样纵横驰骋的感觉还真不错。但他也说,我们没有办法把不好的稿子变好,也不能把作者变成不是他的人。11-12
  • 我和他们聊起书
    纯传记,说了这个人的一生。不知道、不感兴趣的没有任何必要看了。没有值得借鉴的伟大编辑思想11-17
  • 57
    很少给同事推荐书,大家都挺在意自己的个性,但这一本建议他们都读。因为里面有特别具体的方法论(尽管八十多岁老人的回望难免是玫瑰色的,但写得平易,没有故作传奇),给今天还有兴趣做编辑的人做了榜样也做了提醒:书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什么额外的说明;编书的人生不必然越来越窄,一本书的组织逻辑完全可以贯通到其他行业;真正的阅读体验一定会灌注到内在的自我,参与锻造那些理想人格。这一行没那么特殊,但也不是谁都能做。11-23
  • Mizuko
    每一本好书背后都是一个好编辑,编辑就是在读者看不到的地方把自己对于一本书和一个作者的热情传递出去。即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这样的大热畅销书的首印原来也就7500册,明明知道卖不出去还要帮莱辛匿名出书,勒卡雷自己都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戈特利布就帮他编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就连苏珊·桑特格都服气的“古尔德校样”...能怀揣热情地把做书作为自己地工作真是太幸福了,这个90岁的爷爷到现在还在编书真是太厉害了!10-15
  • Incertus
    有点流水账......或许更适合对戈特利布本人有兴趣的人或行业内人士阅读11-09
  • 中信大方
    多丽丝·莱辛说:“鲍勃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编辑,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编辑,是因为他读过所有的书,在最好的言论和思想里浸淫过,并且在评判作者的作品时,他能够充分运用这些经验。”10-20
  • 吃辣条的贡丸儿
    就是那种“我好厉害我认识好多人”的书11-02
  • 涂涂
    一个做了一辈子书的好编辑,他自己的书,却并不是什么编辑圣经。他参与塑造了当代文学出版史,却也谈不上成为一代编辑的偶像。但是,这本书值得每一个做书的人珍视,戈特利布说,出版就是把热情传递给大众的过程,编辑要谨记为作者做好服务——这都是些老派的价值观,正确,却并不总是被坚守,也因此需要时不时被拿出来再说一次。不过,真正令这本书吸引人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位好编辑在做书过程之中,和作者达成的情谊,那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让这本书有了温度,也让我相信,他真正参与的那些书,无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还是能够长存于文学史的经典,也必然是有温度的书。所以,阅读是一种信仰,而做书,是一种关系。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