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千无千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的当下,似更应该思考的疫情冲击之下给全球思潮带来的巨大变化,正如书中最后一个章节的反问“人类的胜利?”。因为每一次罗马帝国的环境动荡也同样引起了不可预知的精神互相,安东尼瘟疫让人们转向了阿波罗崇拜,西普里安瘟疫让人们从多神论转向了基督,而查士丁尼瘟疫则让伊斯兰教的教养成为了可能。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发问,疫情究竟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回响?一是它前所未有地改变了曾经对全球化的信仰,政治安全第一的理念正在回归;二是它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大国间社会的情绪。如今不再是罗马式末日大辩论,但依然有西方对操纵这种恐惧,恐惧对抗的螺旋上升;三是它可能前所未有地加速伊斯兰思潮的回归,封城隔离让人与人之间距离相隔甚远,让宗教的依靠和慰藉角色不断加强,在不远的将来宗教在国内政治中的因素将更加凸显。08-23
  • 曦仔
    花两天时间仔细看完,联系到近日某地出现的不知名传染病,真觉得人类的力量在复杂的大自然面前还是很弱小。01-03
  • 喜儿喂鸭正经地
    在书的结尾,作者写到:在一个发展过快的全球世界,大自然的复仇开始显现,尽管人们一直幻想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自然环境的支配地位以我们未曾想象的方式,将我们与罗马人彼此拉近,拥在一起,为古老的奇观和未知的将来欢呼。04-13
  • 无忌
    如题后记:本书讲述的是自然报复人类的故事。11-30
  • 夜深歌
    与其说写的是“罗马的命运”,不如说是人类的命运,罗马历史只是一个载体,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通过人类学、病理学、气候学等等学科补充了历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漏,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证实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历史研究未来的一大趋势正是结合更多科学领域的认知,从而在“求真”之路上找到更坚实的根基,与此同时,“人”的作用被明显地削弱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显然太过傲慢无礼,在某种程度上,罗马帝国殷鉴未远,自以为掌控地球的物种终究会受到严惩。翻译能给原著加分的很少见,本书是一例。07-21
  • 条顿骑士列昂
    总体还不错,从气候疾病以及帝国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解读罗马的繁荣与衰落,气候促进或限制了人类的发展,帝国为病菌的传播和变异提供了条件,以及人们思想和生活中对其的反应。感觉上已经不如枪炮病菌与钢铁惊艳了。读过之后正如作者所说,不得不惊异于罗马帝国能存在如此之久,使人对历史发展充满了悲观的情感。作者也一再强调,本书不是为了论述罗马的灭亡是自然原因,而是在诸多因素之外又补充了自然的角度,以丰富我们的认识,这个是一定要注意的。戴蒙德在《枪炮》一书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当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看到仅剩的树木时还是选择了修建神像,从而彻底使自己失去了离开的能力,并导致文明的退化。不管怎么说,人类的活动并非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接触了这些内容也要明白这本身就是我们在主动认知世界的结果。03-16
  • NeLaw
    本书大致展现了一条因果链:气候->生态、农业和瘟疫->政治和军事->文明的兴衰,强调了历史研究中非人为的那部分因素(”真正重要的历史变化也只是沉默的“),与宫崎市定的”景气周期“异曲同工。新冠时期读本书,才知道历史如何重演,以及我们如何的无能为力和一无所知,即使是进步了千年之久。可悲可叹的罗马,再一次倒在了瘟疫之下。而这次倒下的,又何止一个罗马。03-30
  • Fan
    所以说 罗马共和国是被波罗灭亡的 罗马帝国是被自然摧毁的07-15
  • Prunus d
    文明和自然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及,数据啊数据!!数据!!!是多么的重要。12-23
  • 雾凇
    罗马帝国的衰落,是自然的胜利?从气候和疾病角度,通过考古、基因科学、疾病科学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人类之外,影响罗马历史命运的隐藏玩家。这是一本很专业的书,里面很多数据引用对比、还有严谨的分析论述。10-04
  • 后浪
    《罗马的命运》结合了当代最前沿的基因科学、气候研究、疾病研究的技术,为我们重新讲述罗马覆灭背后的故事。07-03
  • 吃蛋挞
    资料太丰富了,相比于前分子时代环境史著作的僵硬,作者运用大量天文数据、古生物学、病原体的分子标记、骨骼资料、莎草纸等记录,得以雄辩地将气候、疾病加入帝国衰落的解释中。而且作者也很好地处理了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他将罗马盛世归于罗马的发展模式,用“韧性”范畴来衡量此模式的极限,从而定位了环境的影响,不至于流于决定论。难得的还有其散文式优美的文笔,颇具古风,读起来比较轻松,颠覆了我对环境史的刻板印象……05-01
  • 看不见的城市
    说本书接近五星那位老师拿到的通告费够生活费的吗?作为参考资料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主题所限,虽然作者已经竭尽全力,但还是很难做到好读又将论点说清楚。注水严重,注释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篇幅,个人觉得不花钱买纯看电子版还是不错的,对罗马史没有一定的了解怕是看不懂很多梗只会觉得各种头秃……03-07
  •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
    看序言时期待很高,内容却有点失望。新角度不多,对《疾病与人》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新材料下的探讨。一言以蔽之,气候变化和新微生物压倒了罗马帝国的韧性 。01-28
  • 陆钓雪de飘飘
    Sic transit gloria mundi. 在他的杰作《医学方法》中,盖伦生动地描述了他在“这场疾病刚刚发生时”,治疗一个被感染的年轻人的过程。轻微的咳嗽开始加剧,病人从喉咙里溃疡的地方吐出暗色的结痂。很快,疾病的典型症状出现了:黑色皮疹将患者的身体从头到脚包裹起来。盖伦认为有一些疗法可以削弱这些疾病的力量,但这份名单只是纯粹绝望的尝试记录:高地牛的牛奶、亚美尼亚的泥土,还有男童的尿液。他所经历的死亡事件不仅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传染病,也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的一次断裂。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似乎是阿波罗神实施的一种新的黑暗惩罚。但对科学家盖伦来说,这就是“大瘟疫”。在很大程度上,帝国的历史轨迹被自然力量从外部改变了方向。当然,我们不必相信如果没有这些干扰,帝国就能永世长存。07-10
  • danyboy
    接近五星,主要优点是写得太清晰了,翻译又流畅,书有两个基本的层次,一是关于气候和疾病的新知(像论文,数据图表注释丰富,有大历史的视野和当前环境生态科学的新成果,重点分析这些环境和疾病因素的确发生了,且有考古和生态依据),二是有关于旧知的优美陈述(像散文,重新审视气候变化和瘟疫发生时罗马帝国内外的一些史实,带着新的视角去看,读者就能更真切地置身于往昔,感受着死亡、救赎的宗教需求,感慨在许许多多的衰亡因素里,竟然还有大自然的威力)。这两个方面交替叙述,串联起一部别样的罗马衰亡史。需要说明,作者从未否认罗马帝国衰亡的其他因素,他只是增补一个新的演员。在最后,作者还请读者警惕,新的病原体还会出现,70亿人口并不值得欢呼。11-04
  • 虾米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深入和细化。较之帝王将相(及其品德)和政治经济,而更关注气候和疾病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证明人类社会的盛衰乃是造化一系列“无意识的共谋”所造成的结果。迥异于气候稳定的全新世早中期,罗马帝国(及大陆另一端的汉帝国)所在的全新世晚期气候摇摆不定,其繁荣和衰败则正好处于“晚古小冰期”曲线动荡起伏的波峰和波谷。太阳输出能量的式微和火山频繁的喷发,病菌(如鼠疫杆菌)自身基因突变获得的致命破坏力,帝国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和贸易网络系统,这些要素因缘际会似的就位摧毁了帝国的“韧性”即抗压性,蛮族入侵和伊斯兰兴起只是最后一根稻草。强调突发和偶然是本书的特色,诚如作者所言,帝国的衰落并非某些内在缺陷在时间考验下必然显现的后果,也不是一些更明智的选择就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结果。07-07
  • 读的时候发现把本书定位在罗马衰亡史有点偏差,其实本书应该是罗马瘟疫及气候史。因为本书重点的因果链是用地球科学、古生物学等现代技术配合古文献等证明罗马气候如何进入小冰期以及安东尼瘟疫、查士丁尼瘟疫等瘟疫是由天花病毒、鼠疫耶尔森氏杆菌等相应的病菌引发的。作者提出的韧性来说明罗马人的农业组织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这一点可能普遍于各种农业社会。比较起来,古代医学对罗马“全球化”导致的病菌入侵机会增加就没什么韧性了。作者还提供了季节性死亡人数、罗马粮食储备带来鼠害等因果链,论证多样。按作者多次提醒的不要预设来看,虽然作者分散写到了瘟疫对经济的冲击、匈人因为气候迁徙以及游牧民族难受到鼠疫侵害等气候、瘟疫靶向罗马衰亡的因果链,但是不必以此就说明气候恶化、瘟疫是罗马衰亡元凶。由此引发的宗教末世论增加才是实在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