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笨球爸爸
    这么用心的书现在真是少见啊07-12
  • 晨边公园
    现在才看连大师作品,梦回晋东南,再访不知道是啥时候了,庙子也都修完蛋球了吧。。06-05
  • 生存在海拔四米
    在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方面中国落后日本五百年,为了钱某些人连梁思成故居都敢拆。上海有些清末的老房子被拆的时候雕刻的构件全部失踪。现在清末民初的花园洋房得到了很多人的保护,变为旅游资源。连达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人已经知道身边有古迹也有保护意识的萌发。04-19
  • 鹿野山房
    希望山西当局想想梁思成林徽因对北京古城的呼吁,不要把山西变成了北京第二。02-14
  • 闲花
    藉由作者的笔下见到了许多素未蒙面的古建筑侧影,有些也许是最后一面,不过如果是照片会不会比素描能够显示更多细节呢?03-09
  • 馥麟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就冲这个热情,也要打五星。看跋的时候,差点哭了。03-07
  • 孤独人是可耻的
    平顺、高平、陵川、泽州、新绛、芮城。10-10
  • 鱼的九思
    这书其实是几年前读的,最近又翻出来和晋北、晋中篇一起读了一遍,我开始去山西寻访国保大约也是在2016前后,初读的时候颇有惊喜,如今再看,其中大部分的寺庙都去过了,有惊喜也有失望。连达老师这些年中估计又去了不少地方,此主题应该过几年就更新一下。06-08
  • 臭包子
    看到扉页上连达手写的毛笔字,太高兴了!11-16
  • 禾元
    读完此书觉得自己应该去山西走一走,去看看那些残垣断壁的古庙古寺,还有她们曾经的历史文化。我也是喜欢旅游的人,知道路途遥远,荆棘坎坷,读完对作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真不容易呀!06-08
  • 羨漁
    对于古建的具体描述有些随意,不过本书贵在寻访的过程和各种逸闻~08-11
  • 阿斑斑。
    越看越发的佩服笔者,作为古建爱好者用绘画方式来记录这些古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免遗憾没有照片,但后来想到也只有用心的去观察细节才能绘图,其背后的付出更让人折服。11-10
  • 木玉光
    古建保护是个很大的问题。去年回国时和父母一起去看了长治郊区的二贤庄(隋末唐初瓦岗农民起义根据地),重建的审美简直不敢恭维,没有重建的建筑长年得不到适当的保护而正在凋敝。山西晋东南地区有很多古迹,希望下次有一段较长的假期去观赏。顺便一提,潞城市翟店镇南天贡村有一座非常豪华排场的天主教堂,刚随手一查发现是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一百多年过去了依然那么神圣。06-25
  • 铁旦
    连达了不起!了不起!了不起!03-15
  • zard砸得王大崩
    令人敬佩之举,梳理了晋东南和晋南的古建筑。与古建筑们或许这一生最后一次的相遇,都要用双手画出了永恒的墓志铭。04-28
  • 寒鲲
    连达老师的文笔、史识乃至画笔均谈不上专业,但连达老师的那份对古迹的热爱与艰辛的考察却令全书散发着汗水与情感共同浇灌下才会有的熠熠光辉。读这本配有手绘的游记之时,沿着连达老师的晋南、晋东南足迹,脑海中不时回想起自己近年来的晋南、晋东南访古,作者与读者的旅程记忆相互参照,作者之手绘与我的照片相对照,也是一番绝妙的阅读体验。02-08
  • 陆壹肆
    虽然作为非专业人士来说读起来其实并不顺利,但连达所做的努力和记录绝对值十颗星。PS. 如果想把这本书当作游记其实并不合适,因为有不少都是破败的建筑,甚至不一定能进去,just FYI,09-03
  • 稀奇巴拉滴
    庙宇一路走下,做素描,从建筑学角度分析一些内容,历史考证不多,偏游记类。01-19
  • 流惜子
    连达的书,最大的缺陷在于他不懂历史,对宋元以来的社会史几乎一窍不通,导致他无法解读古建背后的历史信息,除了古建本身外,就只能停留于抒情的感慨中。当然,术业有专攻,这点不必强求,书是绝对的好书,山西人都应该向他致敬01-23
  • 林雨飞
    早就听说了连达这本书,以为他只是画古建厉害,买回来才发现这本书的文字也相当厉害!扎扎实实的一厚本书得有30多万字,字字倾注了他对古建的热爱。对每个古建筑都做了历史介绍和建筑介绍,却又不是仅仅在堆砌资料。最喜欢看他写的各种历险经历,仿佛亲临。看得我热血沸腾,恨不得就想也去看看。#No. 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