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佩里科莫
    大航海时代来临,中国将不可避免的交通外部世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因此,16世纪之后,中国任何一个重大事件或者变革都有外来因素影响。就本书来讲,作者提出的部分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但囿于篇幅,似有证据不足之嫌。某些章节,我会择机重读。07-17
  • Mr. M
    讲课内容的总结。算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理解中国历史,三大帝国的划分很有意思。读了这本书再回头看之前读的中国史,便又通透了些。06-23
  • 神威
    修行18th,不必目之为体裁新颖的简史通史,只是时间为序对每个朝代若干兴趣点的阐述与个人意见,兴趣点的选择从心所欲,而个人意见则或大或小的有些问题,小问题不必赘述,而大问题则在作者欧洲中心论史观以及部分观点的儿戏化。并不喜欢这本书,不过值得留着,作为欧洲中心论中国史观典型言论的参考材料06-02
  • 枫林挽秋
    本书源自B站讲稿整理,略具吉光片羽,大体平白浅近,不出口水之作。09-13
  • 小六
    是不是因为作者谨遵师傅教诲,一直未开笔写作,以至于对夏商周及此前的中国历史提出的观点反而是比较保守的,人类起源问题无论从考古还是基因的角度均已有了确切的证据,作者竟还质疑,感觉过于保守了。后半部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分析比前面的吸引人的多,以至于又去买了作者的“晚清四书”来读。总体来说,本书还是对得起“极简”两个字的,每个朝代的主要矛盾都有所提及,框架也搭起来了,闲时可以一读。估计阅读时间每天2小时的话,三天左右就可读完。10-10
  • 韧勉
    马勇先生新作,本书严格意义上应称为极简中国史论,总结了历朝历代最重要的历史论断,尤其是上古时期的历史遗产结论颇多,比如开篇强调夏商周三家王族并存继而形成三代之治,这一影响对于后来元明清也具有三代之治的相似性。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对于制度研究促进国家形成具有典范意义。过秦论对于朝代功过得失的终结,秦汉王朝的统一意义。春秋战国乱世当中兴起与英雄辈出,其实都对后代历史有深远影响。本书便于读者获取史识,不拘泥于具体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而在于历史深度的思考与启发。06-05
  • 愚公
    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本书是其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众所周知,马勇是研究近代史的专家,并非是中国古代史的专家,而且这位的基本观点,就是继承了朱维铮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即认为中国是被西方炮轰出了中世纪。因此,全书里都是企图用所谓欧洲中心论视野下的中国史,所以我们看到他在解读中国历史的时候,采取了近代以来所谓“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来诠释中国历史。特别是对于明清以来的解释,认为中国丧失了大航海时代的机会,而西方在晚清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的殖民主义行动,是对改造传统中国的唯一道路。这种立场其实是他一贯的,只是他将这套观点反溯到整个中国历史,就会觉得这种倒置的历史观,其实是建立在二十世纪的史观基础上,总会觉得他在给殖民主义洗地,而且还把这种殖民史观放大到整个中国通史,这就让历史显得演义化了。05-29
  • 悠然看海
    于微信读书读完。作为一名理科生,对历史的了解非常模糊,阅读中又不断看到别人对作者的质疑,在将信将疑中读完本书,总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但还是些启发,比如箭垛式人物,以及朝代更替实际是有共存时间,并不是学生时代背诵的朝代歌那般分明。03-24
  • 豆豆蘑蘑菇
    就那样吧,有些观点没说出个所以然。03-05
  • namgalsip
    比较喜欢这个以全球视角的史观02-19
  • 交待材料
    很好的极简类作品,不是百度百科词条概览部分的堆叠,而是精炼观点的铺陈。薄薄的一本书,讲的东西其实真不少。02-19
  • 毕鱼蚁
    重构历史框架,探索一些视角,有些逻辑值得回味推敲。02-10
  • eiu
    比吕思勉的《极简中国史》还要极简。用世界史的视角梳理中国史,不能说是上帝视角,应该是无人机视角,呵呵呵02-02
  • 高詩遠
    启发还是挺大的,至少提供了跟教科书完全不一样的视点。我们要尝试着放下华夏中心论的眼光,用整体性的思维看待历史发展的进程。每个朝代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重叠,且所谓的分裂也不是真的分裂,而是分治。分治有相应的好处,最好的衡量标准是当时的百姓的生活状态。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不是纯粹的野蛮人,只是在文明发展当中较为后进。周是统一的王朝,但周天子时常保持中立色彩,诸侯国有管辖自身的权利,正因为如此,鲁国和齐国能够拥有独特的发展,而后的郡县制由于中央管辖地方,地方的积极性又随之被压制下去,影响到后来明清错过了世界发展的大进程。而日本因为地方分治,有的地方察觉到了动向,才不至于错过这段发展的好时机。但历史没有后悔的余地,只能基于现有的状态,走一步是一步。02-02
  • momo
    搞不懂怎么这么多差评,书名是极简中国史啊。拉通了简短地讲了一遍,而且观点也不错,三大帝国划分成秦汉,隋唐,明清。最后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以前上学只知道这两条约,没有深究这两条约的时代背景。贸易不平衡,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资本积累,要进行资本消费开启新市场消费,所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这个逻辑一下就通了。02-04
  • 小桃
    受篇幅限制,很多内容没讲完就跳到下一个话题了01-29
  • bookbug
    我倒没读出作者有什么所谓欧洲中心论,通篇读下来他只不过是不怎么支持华夏中心论罢了,喜欢全球史的视角和各种文明的融合,罪不及批。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