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风起于青萍之末
    新经济政策存在有存在的理由,消亡有消亡的解释,当时的苏联最需要的是重工业和建设速度,新经济政策不能提供,其被边缘化也是自然而然的。04-11
  • tiiiiin
    前部分的数据罗列的很翔实丰富,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开展的经济状况。各类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以斯大林的态度为基本点,围绕其讨论苏共各个干部各个群体的意见。后期的政治事件则是以斯大林为核心,叙述他战胜各个政敌的过程。这种写法就是一种斯大林的半传记,太突出了个人,而不是国家。在讨论斯大林与托洛茨基政争的一段,两个人的篇幅相差太多,就有这类问题。其他部分,也对于苏联各类事件的其他参与者照顾太过缺乏。07-07
  • обломовист
    总体还行,对苏共党内斗争也有较为详尽客观的描述,作者明显很欣赏布哈林11-14
  • ALEXANDER
    老师和我们说过郑异凡,说他年轻的时候在苏联留学,五十年代,前几天在课堂上老师还对斯大林歌功颂德,过了几天开始批斗斯大林,引起了他的极大震撼08-25
  • 花生
    这本书优缺点都非常明显. 缺点是很多事情叙述的比较混乱 没有条理性 时间性 以及细节处理也很难到位 有的地方必须细节补充的找不到叙述 有的地方反复罗列. 但优点仍然非常非常突出. 敢于把最新的史料研究罗列出来,试图还原真实的史实. 书名是新经济政策,其实重点是20世纪整个苏联的内政外交方方面面的政治生态. 而且在很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态度,有史家风骨. 理论依据很夯实,我可以感觉后面三部书应该很多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这本书的理论研究.而对于目前没有出版的四部书来说 缺的是具体的史实,理论依据 历史渊源这本书都有. 对斯大林的全面否定显而易见. 这本书对于全部9部苏联史尤其重要.01-28
  • zzb
    中国人谈新经济政策几乎掩盖不住含沙射影的意图,这书最后一页有“НЭП并没有孕育公民社会”这么句话,可以说是非常直球了。很多人因为列宁最后两三年提倡新经济政策和遗嘱痛骂斯大林粗暴并跟他绝交等事情会产生一种列宁如果多活几年/假如遗嘱被贯彻托斯基等而非慈父上台后面苏联会走上一条完全不一样也好得多的道路的想法,这本书的叙事对此也不无暗示,然而反对新经济政策正是伪装农友的慈父打倒托斯基的由头之一,世界革命论比斯大林这套还要更折腾;列宁本人,驱散立宪会议枪毙坐过沙皇牢的社革党还有一手炮制余粮征集的事迹里实在很难说他带来的社会主义除了一点好听的温和的言语以及也许带清洗死不了那么多人之外还会不会有什么巨大的创新。除了布哈林,埋葬暂时的退却新经济是党内共识,短暂的党内民主只是争夺消灭它的资格的比赛而已01-23
  • 柳营
    十月革命之后,旧有的军事共产主义和粮食征收制度已经不得民心,反而激起了频繁的农民起义和兵变,列宁考虑推行新经济政策。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政治体制的变动必然触及各方利益,引起权力斗争,政治体制改革没成功,反而加强了党对各方面的控制,专制主义盛行,导致刚开始的新经济政策夭折。01-04
  • 无明
    写的俗套,又是斯大林因为私心,去争权夺利,违背了列宁的意思,颇有奸臣的故事模板。他没有深入挖掘,作为,党务首脑,斯大林决定了议题和议程,而作为自由的条件-没有异见者,谁到那个位置都会这样,列宁亦如是。我挂树旁听的一位狼人杀选手就说了一句话,拿到警徽,就赢了一半。05-31
  • 横转中子星
    本书从国内战争结束后,把国家从战时体制拉向正常的国家治理体系开始讲起。之后经历各方的争斗与妥协,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社民党也曾参与),在列宁病危后列宁手下的托洛茨基(军队)、季诺维也夫(彼得格勒)、加米涅夫(莫斯科)与斯大林(书记处)开启权力争斗。早期斯大林并不占优,但是其通过对于书记处的掌握,扩大“在册贵族”的规模,培养自己的亲信。并把其余三方力量放到由自己人掌握的部门之中,架空三人的权利。并通过对列宁政治遗嘱的优先解释权的利用,来增强自己在民众面前的威信。最终经历了数年的权力斗争之后,斯大林终于是稳坐钓鱼台。在权力稳固后,开始推动进行国家治理,最终形成了以消灭富农实施农业集体化;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化为中心的超高速工业化;在“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下的大规模清洗镇压为三大支柱的斯大林体制。07-13
  • 碑影悠悠岁月里
    本书优点在于比较清晰地叙述了party内部的斗争历程,将各派所持有的观点叙述得比较明确,但很多细节并未提及(如斯大林是怎样对待新反对派的“停战”要求、1927年新反对派成员被打倒后的积极悔过以保证party的统一等),这方面需阅读《先知》三部曲、《苏共野史》、《斯大林政治传记》等书加以补充。而本书对于新经济政策下的工、农、商业情况,列了较多的数据,但对于party内人士对其的观点,罗列得很杂乱。05-15
  • 01030107810426
    可读性可能不太行,好多东西分散在各个章节,感觉很凌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这句话及其变体在书中反反复复出现多次,作者对此是不是有什么深深的怨念。最后提到了新经济政策培养出公民社会,那改开都三十多年了,有没有形成公民社会呢?12-03
  • 扁嘴鸭
    看苏联史就像照镜子,你我都是镜中人。如果说内部斗争同时含有路线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成分的话,那显然大林子的政治斗争成分是最高的,大林子手是真的黑,相比之下其他人太天真了。05-30
  • Yen
    寫得又臭又長,而且觀念老舊,邏輯混亂,讀起來跟嚼蠟差不多。要不是作者較為詳細的描寫新經濟政策時的一些人事物,這本書真看不出有甚麼讀的理由。12-24
  • 殷顽民
    党内斗争写的很详细,立论也客观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