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夜泊苏州
    只有一个美国。天时,介入工业化时间点早,可以偷英国技术 地利,地广人稀 人和,市场大,人多,黑人廉价劳动力推动农业资本原始积累,移民多(躲避欧洲战争),汉密尔顿总统真他妈牛逼。07-23
  • 燃烧
    翻译顺畅,像讲故事一样,节奏感强。借别人一句话“内容丰富,对很多细节描述也颇有看点”。可以对美国经济史有个大略的了解。11-07
  • lu2018
    无论你是否从事经济金融行业,这都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杰出作品,可以一睹巨人视角的世界观。这是一部从18世纪到21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史,讲述的是过去百年间全球最强力量的形成、崛起、壮大以及期间波折与“没落”。创造性破坏是格林斯潘一以贯之的故事脉络,然而到了成熟、重负的现阶段,这种创造性破坏的原旨也没能继续推动引擎强劲前进。于是,美国到了“大衰退”。毋庸置疑,过去200多年间美国创造了地球上最成功和伟大的国家长成记录,从一片荒地,到选择工业还是农业道路,再到制造业的辉煌以及电子信息业的卓越领先,创造了几代人的美国梦。而美国,还一直在给自己找对手,没有对手的世界舞台是寂寞的吧,危机感才是保持卓越的要领之一。这样的对手,值得较量。12-21
  • 第1001名挑战者
    创造性破坏。国家在既得利益者权力较小的时期,会有更大活力。冒险消费也促进了创新精神。拓荒精神。有性格缺陷的英雄人物。04-06
  • fireKun
    主要是对现象和数据的陈述,缺乏洞见07-17
  • 若风神游
    认为钥匙在于失控的权利和繁琐的法规,恐怕找错了钥匙。联邦想基建都推不动,看不出权力有多失控,正是繁琐的法规限制联邦使用权力的自由空间,以及两党相争,导致经济运行成本过高04-06
  • 不青山
    比较完善的美国经济发展史,不过作者一直鼓吹去掉监管,要小心06-20
  • globalwatch
    如果仅用五个字,那就是:创造性破坏。索洛经济模型是个天才的模型。08-07
  • Kevin Lee
    美国经济发展史。格老将美国经济的繁荣归因于破坏性创新,将美国的衰落归因于福利制度的泛滥与监管制度的繁冗。总之,格老自始至终是一个自由市场卫士,一个将安.兰德作为终身偶像的人。04-23
  • 西西里的朗读者
    破坏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美国人口流动性,创新企业数也在下降,毁灭是创造之路10-31
  • 一路向北
    字里行间全都是记者的书写方式,既缺少政策制定者的大格局,也缺乏学者的精尖深。可能是老爷子年龄大的缘故!12-18
  • ninaco
    企业家精神,创造性破坏,是美国发展的动力,so墨守成规没有前途。ps.喜欢看作者对各任总统的看法,这一任的利好可能是前几任的功劳,世界是连续的08-06
  • 弘徽殿朦胧月
    美国的发展史。无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面临暮气沉沉的体制与新的发展动力问题。前天的英国,昨天的美国,今天的中国。10-02
  • 洛晔
    朱的偶像格林斯潘大作必须五星。一些人认为美国正深陷低增长的沼泽。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他被困在自己制造的铁笼中:时空的权力和考虑不周的法规迫使它的表现远远低于其潜力;权力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它们将资源转移到消费上,并且是把提高生产力为目的的资本支出转移到储蓄上;法规之所为成为灵体,是因为它们使遥远的未来更加不确定,从而遏制了企业投资有长期回报的项目的意愿。这是我们为大家描绘的乐观愿景:如果陷入了沼泽,那么很有可能是永远都挣脱不出去的,但如果只是被关在笼子里,那么只要找到正确的钥匙,总是能逃出去的。——结尾这段话写给中国一样适合。03-24
  • 老美造神也是很厲害了05-18
  • 水月孤桥
    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格林斯潘的文笔真好,格林斯潘作为美国历史上任美联储主席时间可能是最长的,也是颇具争议的人物,也有认为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格林斯潘,本书中格林斯潘详细的记录了不同时代美国的金融史,也阐释了很多专业问题03-20
  • Aaa…
    作为美国经济简史来说,格林斯潘这个名字很有力度,这样通读更容易理解几次大衰退的前因后果,也比较能理解美国以经济为基础发展国家的各种策略,尤其在今天读来,颇有玩味。08-06
  • 拂澜鲵
    还算客观的简史作品。所谓创造性破坏跟我们的改革相似又根本不同,对小政府、低福利的推崇也似乎是更看重集体利益的视角。像中美这样从根本上就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不打一架真的不可能。09-21
  • 哈士不二奇
    整本书都是美国资本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杰出辩词。07-29
  • jojo
    翻译不错,读起来很流畅,像故事一样。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有一定程度的解读,但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描述用墨不多,毕竟美国人的立场。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创造性破坏潜藏着一个天生的悖论,即曾经在创造性破坏过程中获得收益的人很有可能变成最终抵制创造性破坏的人。”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