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大宋之变,1063-1086
反馈
书名
大宋之变,1063-1086
作者
赵冬梅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59826992
出版年
2020-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556
定价
88.00
装帧
精装
标签
历史
宋代
豆瓣评论
伯樵·阿苏勒
梳理得大致还是很清楚的......不过真心越读越像当代史,无论美国还是中国,追求刚烈式纯洁的极化政治,一道德、定于一的如臂使指,缺乏可操作性的改革与反改革,缺乏地方自主性和自由裁断的官僚体系......宋代走向财政国家的道路是成功的,但付出的代价最终反噬了自己~
06-15
4G小u盘
梳理分析脱不开将政治问题道德化。相比宋中期,赵的功力还是在宋初。
08-12
#Elysium#
这种书真的不应读。混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了,而私货真的一言难尽。
01-09
任清和
很通俗很水。不少地方想煽情,但文才不足,没煽成功。本想打两星,但后半部分士大夫党争与当世一些现象相近,有些感慨,还是加一星吧。
06-19
雁渡寒潭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细细读完的一本书。少时读官方史书,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守旧,高下立见。长大后却发现,那些打着变革的旗号,背后却是更极致的横征暴敛。世大夫最后的坚持与台谏官最后的坚持,都于大宋至极致,再消散于无。中国古代史一段可以为鉴的记忆。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这千年前的生态也远胜于如今的时代,更令人无语问苍天。正是,黄叶在烈风中。
06-30
田登作郡
有幸成为前几个读到这本书的人,简单说点感受。总的来说,行文流畅、思考深刻,是本好书。个人觉得比上一本《司马光和他的时代》写得好,内容也更深刻些。可以打四星。不过,这本书实在是上一本书的续篇,主角是司马光,自然不能避免作者对传主的偏爱。元祐初的司马光,似乎就是个“傻白甜”,在蔡、章二人的阴谋打击下,仅凭着一身正气,让奸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此外,或许是为了照顾普通读者,书中所引史料,均为白话文翻译,但冷不丁会冒出几句没有翻译的,稍显突兀。
04-26
獃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大赵冬梅老师。几天前才看完央视的纪录片《历史的拐点》,她对澶渊之盟的议论让人影响深刻。这本书也很棒~
06-02
雲波
其实就想看看所谓苏轼的《王安石赠太傅制》的皮里阳秋是个什么解读,一路翻下来,对人物行为和动机的揣测只能说太有女性风格了……文献引来引去就在李焘的范围内打转。赵教授治宋史这么些年,可能走的路子很有些险峻吧,虽然看起来是一直在北大读书,却能做到对邓广铭教授视而不见完全免疫,功力相当不凡。看她对赠太傅制的解读,倒很有点师承章培恒教授的意思。这种成果在学术史上能不能留名不好评价,从后记中看,业余生活异常精彩繁忙,也就能够理解了。本想发句完整的感叹,还是只留后半句吧:宫斗戏少了位杰出的编剧。
07-18
柳若冰
大部分内容都是车轱辘话和脑补。估计作者连《续资治通鉴长编》都没有完整读过,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只引用其中和司马光相关的部分,而对其它部分视而不见。知识不够脑补凑,写个阿云案都要脑补一堆阿云怎么谋杀亲夫、怎么被刑讯、和谁有一腿的情节,充分体现了一个中老年妇女月经失调后的拙劣想象力。
07-18
左胸上的吸盘
看到中间实在读不下去了,坚持如厕时看完了。这23年基本是属于王安石变法时期,赵冬梅是个保守派,她认为王安石毁掉了一些宋代成法,并最终导致北宋败于北方民族。但这本书写的没什么干货,司马光和王安石两派围绕变法(主要是青苗法)进行长年累月的争执,但双方的表现都极其奇怪,至少我觉得他们都不能算什么政治家,更近似宗教祭司的角色,这些人讨论问题,基本都拿不出什么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连逻辑都不清楚,最多的套路就是用不明确的流言或者习惯法指责政敌的动机……泱泱中华最高级别的官员就是这水平,反正我很无语。赵冬梅逻辑也挺乱的,她说王安石毁了谏官言路(谏官一直有捕风说影胡说八道的特权),可王安石死后的党争,内里不也是这种谏官风气造成的?总得感觉就是乱,照这本来看,中国确实不像个国家,更像个教派或文明
12-16
西门一笑
用一天多读了1/5,作者虽然说这本书是以司马光的角度来写英宗到哲宗的北宋,但是明显可以看出作者带入的个人情感和偏好太强了,文字情感就明显无疑制造了对立的两方。角度可以从司马光的角度观察,但是应该持中。先给三分。今天读到3/4了,越来越读不下去了。一开始读此书时我对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个人是没有偏好的,但即使这样也无法忍受作者一味的捧司马光,感觉本书就是专门来黑王安石或者说是专门来黑新党的。写到司马光坚持全盘废除差役法蔡京五日内尽费新法时,居然笔锋一转怪起蔡京只懂得迎合上意,拜托?是哪位坚持一定要尽废差役法的?是您正直的司马相公啊,把司马光的锅甩给蔡京,是不是不太厚道啊。虽然蔡京名声不好,但也是投司马光所好吧。书写成这个样子真的就太没品了。再减一分,两分。今天把全本坚持看完了。维持两分。
08-27
吃瓜群众王看山
百家讲坛的水平,名为大宋之变,实际上立意根本落在了人物上,司马光活生生被写成了道学先生,君权相权斗争的实质被搞成了大臣间的路线之争,越读越鸡肋。最后想问一句:表面四海无事,一团和气,有问题都拿出来讨论实际上什么也讨论不出来什么问题也没解决的仁宗之治,真的就值得那么怀念吗?
08-25
不饿霸
司马光与王安石,一场从君子之争走向朝野大分裂的政治对决。宋神宗欲有大作为,收复汉唐故土,王安石告诉他“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要开边,必强兵。要强兵,需敛财。要敛财,应集泉于手。于是熙宁变法,王安石将仁宗朝的良相贤臣打得七零八落,言路断绝,对宽容政治釜底抽薪,北宋一百年祖宗之法构成的良性政治生态由此走向覆灭。司马光不是保守,而是见到理想主义捡芝麻丢西瓜,落到实处的困难。青苗法政府小额贷款,免疫法现代税制,其目的都是为了向民间吸血,却打着为民善政的旗号。北宋晚期,德才之争演变为忠奸之争,司马光成了反对派的神像,为了批评而批评,国家在政治正确的内斗中逐渐走向沦丧。评分虚高,8分差不多。
06-09
holly2007
这啥玩意儿啊,原以为是一本专书,结果就百家讲坛类的讲稿。阅20页,已到极限,弃!
06-24
囹圄中的神
这样一本以历史叙述为旗号实为充斥着偏私臆想的个人叙述,能在豆瓣上8我是万万没想到的。这是百家讲坛讲多了,分不清讲故事与搞历史的区别了?序中那句“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其实就很能反映问题,现代历史学恰恰讲究对史料的鉴别分析与批判,套用这句话就是“用十分史料说一分话”。反映到书中就是,根本看不到丰富史料的交叉对比印证,拉出来就用。古文翻译为白话文,不止为了方便一些读者,可能更重要是可以将一句话抛却上下文“巧妙”地拆分挑选后方便写作。唯一的可取之处在于女性特有的敏感对一些行为背后心理动机的揣测确实言之有物,否则就是直接一星的水平了…这算是第一次豆瓣踩坑吧…真是想不明白了,一个历史系教授写出来的东西竟然能跟当时明月张宏杰老师这种业余历史爱好者的作品一个水平,还依旧在自我标榜?
10-11
春秋
用惜老的话说,就是赵冬梅老师对王安石的认知已经上升到了南宋人的水平,值得佩服。即使是通俗读物,其水准也实在难称为善,因为赵老师的个人感情色彩实在是太多了些,以至于所有和温公为敌的人都写的如网络小说的反派角色一般,很难想象这出自一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之手。题曰大宋之变,而为何变?如何变?赵老师似乎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加上时而文言时而白话,使得全书有点像《长编》的白话文版。总言之,温公铁粉请入。
10-11
waters
很矛盾的一本书:当《大宋的政治转向》吧,却没有制度层面的缜密分析,政治斗争写着写着就像是王安石一手葬送了“仁宗盛世”,把北宋导向灭亡一样;当《司马光的最后二十三年》吧,却发现“司马相公”作为主角多没存在感,除了一副不通政务的“迂叟”形象,就是把不住局面的衰老之身,再怎么渲染君子品德与《资治通鉴》的伟大都没用;问题的根源就在作者的偏见,用稍微超越一点的视角就能看出来,北宋中后期政治唱主角的已经不是大臣们了,而是君权:从英宗的“濮议”到神宗的强行开边,高太皇太后的全盘颠覆到哲宗徽宗的反反复复,士大夫们何时拥有过主导权?只是无休止的意气之争而已;作者却要否认神宗“君权”主导和作为宰相的王安石变法在性质上有不同,那就无怪把大宋“危辱”归到王安石变法,读着活脱脱像一本千年后的司马氏“通鉴”了
07-02
教主道君皇帝
“司马光的最后二十三年”。作为历史通俗读物来说很不错了。第五章写司马光最后十八个月如何在朝野期待、万众欢呼声中被推上相位,实际上却是一无人才队伍,二无经验、手腕与对策,王夫之所言知识分子为政的通病,“惜名而废实”“防弊而启愚”“术疏而不逮” 样样占全。生前一身正气,身后备极哀荣,然而历史赋予的任务却一件也没有完成。应该说这不仅是十一世纪文人政治家的悲哀,更是值得整个民族深思的悲剧。
05-10
米菲
这样一本书,简直是砸北大历史系的牌子。全书无论是语言表述还是资料引用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偏向性,以至于让人怀疑作者是否还有治史的资格。 全书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司马光作为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以韩琦为例,在濮议中他俨然被描述成一个困执蛮横、怂恿皇帝,操持权柄的权相,等到反青苗法,作者立刻发生了180度的转向,将他写成一个默默奉献、善于妥协、不计外在评价,“维持着内心高标”的政治家。而原因仅仅只是韩琦在濮议是司马光的政敌,而在王安石变法时和司马光保持了一致。 毕竟作者都已经直接白纸黑字地写下了“司马光的话总是对的”(P120),我只想说这样真的不配治史。
08-29
中亮
坦率的讲,越看越觉得不好。第一,持论明显有偏向性,百家讲坛性质很明显。第二,细节处做得很差,基本制度应该阐明,比如吴钩书里,对制科四等评论至少就讲明了,不是这里一句话带过,还有变法制度也未有个梳理,除司马光其他人物脸谱化等等太多了。第三没有总结,逻辑很乱,名是大宋之变,对变没有深入讨论,对王安石罢相司马光留守洛阳的阶段就没写几字,后面就莫名来了司马相公一说,很突兀不连贯。所有的文言文都不写原文而转译,是最不可取的一点。个人见解。
06-26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