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dogwhisperer
    有些文章确实文笔太次了点。不过总归是个有益的尝试。06-05
  • Vesper LEP
    本来对这本书有很大期待 毕竟是国内第一本本土田野笔记集 但到手一看很失望 内容芜杂无序 很多文章根本没有出版的必要 排版装帧也很潦草 真为贵圈糟心 还是等我以后来编一本有意思的吧!(立flag打脸)两星给选题策划03-29
  • Mr. Curiosity
    这是一个个把心要掏出来的节奏啊12-31
  • 已注销
    2.5星,四不像的感觉。没有一点学术论文的味道却避免不了学术的用语,散文也不像,小说也不是,纪实文学更谈不上。像是一群小学生写的作文《记有意义的一件事》。12-17
  • 萃萃
    好看!方法书。教我们用人类学家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他者的陌生感。11-07
  • CRO007
    国内做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工作随感小合集。有些故事读来精彩且令人深省,有的篇目则平淡无趣(借用书中所提Mary Pratt的评论再恰当不过——为什么如此有趣的人,做如此有趣的事情,写出的东西却如此缺乏情趣)。很多叙述具有普遍意义,也有些情节非常私人化。作为领域术语的“田野”一词在全书过于泛滥,以至于没有单提该词的文章看起来显得特别清新。作为一本文集,足够好读,能看到数篇有意思的文章并间接了解些人类学研究的皮毛,也算值了。12-21
  • 松花蛋
    全书最有趣的部分是书名07-11
  • 永烁星光之喵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一套旨在结合“科学的客观性和人际关系的辩证性”丛书。其中,《忧郁的热带》、《暧昧的非洲》和《最后的国王》热带三部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畅销书,这与那个年代,对原始、非洲、野性与蛮荒的渴望与求知无不关联。 文章太短小,或许是受限于篇幅,很多东西刚有一个开头,便匆匆结尾。就好像,又回到了《源氏物语》或《枕草子》中,啰啰嗦嗦的小片段与不知所云的叙事。很多人的写作风格,早在进入学术中定型,即使扯淡的文章也不例外。看起来是说人话的文章,其实早就不知道人话是啥。10-27
  • 尺宅叟
    果然再有趣的故事一贴上“人类学”的标签就变得没那么有趣。12-01
  • yxnsu
    读了几篇味同嚼蜡 弃了09-15
  • Suzume
    这要小学语文老师看完得气死08-21
  • 您老朋友王狗熊
    写随笔都写的一般正经学术文章能写出什么花呢。有些写的还挺有趣的。忘了是王建民还是谁说的,你们出去田野就当去旅游好了,写好点的是游记,写不出来就别写。02-10
  • 吴明士
    我没想到国内的人类学学者还有那么多 misogynistic 的。很多文章都像是 comedy 里 setup 写好了但想不出 punchline 所出现的感觉。02-01
  • 糖糖candynight
    明明是挺有趣的事,有很多都写得没有意思。12-27
  • 斥侯
    这是一本书?我看是一个电报草稿废纸篓 这也敢拿出来 09-24
  • 似乎又
    学界第一次尝试出通俗读物。总的来说,写田野故事没错,但收录的故事太多,多而不精,各篇篇幅也都未免太短,草草了事,还没进入故事就已经结束了,读起来一点也不痛快(个人比较喜欢章邵增写巴西的两篇~)10-31
  • 殷顽民
    一是惊叹大陆人类学学术范式的陈旧,还在盲目制造“我者”与“他者”的对立,观察肤浅而无趣;二是惊讶文笔的幼稚与苍白,很多篇不客气的说也就是初中生的写作水平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