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三折画
反馈
书名
三折画
作者
克洛德·西蒙
格式
AZW3,EPUB,MOBI
ISBN书号
9787305213342
出版年
2019-6-6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214
定价
49
装帧
精装
标签
文学
豆瓣评论
极小的小
享受着西蒙丰沛的表达的同时,也忍受着阅读的痛苦。真,读了好久。
04-04
独自退场
那么问题来了,这本书的书名应该是《三折画》还是。。《三级片》。。#??#
09-16
劈头士》睁木
已购。像三段超级长镜头啊,这样的写法和描写功力是让我佩服甚至羡慕的,但却不是我钟情的。更让我有兴趣的是译后记里所写,作者的母亲曾带年幼的作者去一战遗址寻找丈夫遗骸的事。
07-20
乙左左
一开始会很难进入,因为场景、故事、人物、对话都是穿插及无缝拼接的,一旦仔细阅读又容易迷失,只能先领略文本自身的纯粹感,随着类似的场景和人物反复出现,可以逐渐形成一些故事,虽然后面还是要阅读译后记才能完全把握这些故事,但个人更倾向于故事不止如此,不同读者能自行拼接出更多不同的故事。我看到克洛德·西蒙已经把新小说写到这个程度,多少还是有种绝望感。
06-18
阅微草堂
很复杂也很简单书,形式大于意义了
09-05
疏狂老鬼
读这部书有种看侦探小说的乐趣,从头到尾都在猜下面会发生什么,这个人是谁,他的举动有什么意义。《喧哗与骚动》也不好读,但看过开头就能抓住作者的路数,这本看到最后都在猜,整部书像流动的绘画,也像无声的电影,各种感官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文字间充满了悬疑的张力,还写的那么色情。
08-06
威尼斯男人
#克洛德·西蒙##《三折画》#被宰杀剥皮的兔子,被猎杀的野猪,溺水而亡的孩子,似乎想说明死亡是无可避免的,既是人祸,也是生死轮回的大自然法则,这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有些消沉颓废,但是又体现了这个世界的规律。这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的如绘画如电影般的小说。
10-30
高子
除了少妇偷情看出来以外,孩子是什么时候淹死的读完了也不知到在书的哪一页,还有也不知哪一页提到过那个男的是个国会议员。怀疑自己看的时候大脑在另外一个空间。
11-24
井方
大概这就是西蒙所说的的“三叶饰”结构了,这种笔法和通篇都有的绘画场景,如同小说里的“纹章”,像是那些画家们有意无意地在画中镶嵌自己的标记一样,以涂抹、描写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小说世界。小说中两个交缠的肉体同样与《有轨电车》、《常识课》交叠,而极富跳跃性的文字色块相互之间平行并置,组成了一幅幅斑驳的印象式文字画。
05-24
竹官碧
全书只有三段。去年刚收到时一口气看到第58页,第一段终于结束,换气的功夫合上书,直到今天才再次翻开。抛弃传统小说而借用绘画与电影的手法,或许形式大于内容,但还是很喜欢,不禁非常想看西蒙以同样的方式写写博斯的《人间乐园》。
06-14
IonMaiSheng
迷恋绘画与电影的技法表达,却以文学的面貌实现飞跃的诗意杰作,充满了世界表象的丰盛与虚无和作者玲珑的小心思。三个场景,三个叙事空间,用自然主义的态度毫无厌烦地刻画,到了密恐的程度,人物、情节、心理都让位给客观描写(类似罗伯-格里耶的“快照”);用画家极为丰富的色彩、线条、光影、空间感强烈调动起读者想象力(一词一句皆是形象),让读者迷失徜徉于作者精心布置的“摄影棚”中;用电影蒙太奇、运镜方式把三个场景杂糅起来,形式上拼贴,而内容也是虫洞般相互交织,一些想象中的视觉效果已经到了现实电影都难拍出的刺激程度。想象力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音乐性结构与韵律美。这部只有三个自然段的小说看似一个电影分镜脚本(作者有时甚至会跳出银幕在对此评论),却是作者和读者不停在对话的难忘的私密空间,一场新奇冒险的阅读体验。
08-22
庄蝶庵
克洛德·西蒙的小说总如天书。情节的传统地位让给了画面,多彩绘画(在这部小说中还有视频)嵌入了黑白文本,情节隐身到幕后,成为推动画面进展的内在激情。本书的画面感可谓逼真,逼真至“帧帧到肉”的水平——倘若你引号中的四个字感兴趣的话,大可去文本中寻觅那肉体的激情。——此处自然需要感谢下《尤利西斯》诉讼案。对于小说晦涩的叙事,我们大可放松不管,不如去学小说中两个少年紧抓底片不放的热情,紧紧盯牢每一帧画面的曼妙,若隐若现的重词叠字,将这些画面若有若无地串联起来。我们假设这就是“三折画”的真谛:似乎生命是有联系的,但又完全可以剥离了独立赏析。
07-14
影随茵动
956/第二本克洛德•西蒙,直观感受是译笔极好,也如译者在后记所言,同为新小说派,大家各自聚焦的地方也不一样,比起格里耶对物的极致描写,西蒙更偏向对多样手法的追求,特别是感知力的共振,所以,于我来说,西蒙要比格里耶更易读一些,失神更少一些。《三折画》其实是个中篇集子,一章即为一段,一气呵成,读的时候无法停顿,也不想停顿,这个译本还是强烈地体现了作者诗化的节奏,有很饱满的情绪感。三个部分互为缠绕,互为交互,强烈的色彩、高涨的情欲、淋漓的鲜血,用文字嵌入你的整个感观,有艺术性的色彩,可以说,他的形式大于内容,而打破、寻找、重塑小说的形式,也正是新小说派的风骨。
08-15
孙智正
西蒙可能是新小说那一拨里文本最扎实的。像摄影和绘画一样全知全能和无微不至的关照(作者也点明了)。你是我的明信片、我是你的拼图、他是我的胶片。所以一切都是“虚构”。写作是自足的,写作的意图和动力就是要构筑这样的图景、就是使用和排列语言的快感,不是为了什么情节或意义。
06-08
宝木笑
虽然克洛德·西蒙是法国“新小说派”的开山人物之一,但这本书却可以看作是“第二代新小说派”的延续和反省,他展示了一如既往的狂飙突进,但内里却透着一股深沉的克制。这本书对于阅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第二代新小说派”在形式上和叙事上的肆意发挥得淋漓尽致,非常容易让人一下子想起《尤利西斯》,完整的大段落,没有任何小的段落划分和停顿,密集的行文好像故意要让读者喘不过气,文本和读者形成了一个对抗的力场,那种压迫感和倦怠感让读者仿佛陷入了泥泞的沼泽。西蒙在小说中用克制来完成“新小说派”的涅槃,他并未像索莱尔斯等人那样,完全坠入对下意识活动的纯粹描述,以“意识流”贯穿一切,甚至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和分段。西蒙依然在讲述故事,讲述人物,虽然那已经是非常模糊的影像,但至少他没有将小说创作推向完全的行为艺术。
05-28
恶鸟
读完西蒙《三折画》,法国新小说派实验的一个典范,一幅精巧的文学细密画,文本和视觉在这里模糊,上帝视角和观众视角模糊,建议先看译后记再看正文。
05-20
Alain
以“明信片上展示着……”这样的句式开篇,是不是很像一位意欲为我们详细讲解画作细节的美术馆向导?于是在这种引导和展示下,我们像印象派画家那样不停地看见/辨认各式各样的色彩和明暗、形状和纹理,其次事物的轮廓才慢慢显现出来(以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方式),莱辛在《拉奥孔》中认为画/造型艺术难以表现诗/文学之不可眼见,前者将神降格为人的尺度,那么可以说,西蒙明目张胆地用画的透视法来作诗,正是要把全知全能的神还原为作为肉身凡体的人的尺度,我们像一台运动的摄影机(就像格里耶在《快照集》里所提供的观看方式那样),只能冷眼旁观地接受视野所摄取的画框中的一切细节,当然西蒙绝非是莱辛意义上的从诗退回画,画原所不能够的在这里也变成能够了:时间直接越过画无法而诗可以表现的那种承续状态,转而以破裂零散的非线性状态出现了。
05-1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