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打蜡群岛
    对米尔斯海默的结论没啥兴趣,有意思的是结合柯文的历史三调,本书展现了一个历史神话生成的过程,神话制造者李德哈特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目的,纯粹就是挽回自己的声誉,一方面他重新拔高了自己,另一方面他也为二战几个经典神话,如国防军是纯粹的军人没有主动涉及纳粹的肮脏罪行,添砖加瓦08-27
  • 带泥巴味的大熊
    在没看过李德哈特自己写的任何一本书的情况下,直接看这本,确实挺懵的。此书呈现的李德哈特:1.用春秋笔法扭曲事实 2.对二战前后的一些局势的判断,几乎都是错的。12-18
  • 冲鸭
    成也闪电战,败也闪电战。哈特的学术成果在二战期间没有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他的反绥靖政策。二战后他名誉的恢复也是跟他强大的求知欲,对现实的解释欲望有关。对我来说是个杰出的学者,对当时的欧洲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先知。03-05
  • Marcus
    完全是蹭李德•哈特和米尔斯海默的热度,根本就没有翻译的必要…03-26
  • 江湖险恶@铁嘴为王
    米尔斯海默的最大优点就是在大量资料基础之上、极其犀利的逻辑分析,这本小书其实是作者研究战间大国军事战略的副产品,可引出的教训是:学者当警惕被偏见和短期目标左右,聪明人做蠢事的实例已足够多01-10
  • 珀斯
    把李德哈特拔高到与克劳塞茨一样的高度本就让人充满疑惑。李德哈特的战术、战略思想对新军事变革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这背后有文章。所谓将军们的「上尉老师」,这类表述背后其实就暗藏玄机。从常理出发,即使是当年摇摇欲坠的大英帝国,将军们不至于都是酒囊饭袋,否则英国早就被德国搞定了。因此,李德哈特被拔的太高,很显然就有被「捧杀」嫌疑。海默用客观的材料和冷静的立场,给了李德神话一个合理解释。所谓李德晚年的挽回声誉实际是借本已存在的争议做文章,通过利用德军的败军之将帮自己造势。一方面他写文章来对他们的战略思想进行研究,讽刺英国国内的那批他看不入眼的军事专家,另一方面借对方的手来为自己「造势」,通过那批打败了英法的德国将军的手笔告诉大家,没有李德哈特,就没有德国新军的机械化部队,更没有「闪击战」。08-20
  • 人民委员尼基塔
    充分扒皮了李德哈特这个欺世盗名的骗子11-27
  • Chat Noir
    里德尔哈特-古德里安邪恶轴心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