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水怪妈妈
    在看完电影《时时刻刻》之后,就在想,何时能有机会翻翻《达洛维夫人》,发觉电影角色借用了小说中的人物,只是人物关系进行了重组。意识流小说这还是第一次尝试,便被主人公们过去敏锐的触角弄得疲惫不堪。04-09
  • li异质co奇葩
    作为一部意识流的代表作,我把本书从头到尾扫描了一遍,实在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但好在还比较流畅,不算催眠,不过我还是欣赏不了。12-23
  • 下午三點
    我只能说意识流实在是…纯粹是因为对伍尔夫的生平很感兴趣想读读作品,本想对其人有更深的了解,结果实在无能面对意识流…不过很佩服(褒义)伍尔夫思维的流畅,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很强大01-23
  • 相比《到灯塔去》还是逊色太多了。人物接近群像描写,但是不管重要的不重要的都没能成功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色与深度,但还是有很多惊鸿一瞥的段落。05-12
  • 亘亘
    基尔曼和伊丽莎白的一段写的火花四射01-12
  • 贾小凡
    这篇小说其实充满了现实批判性。主旨其是讽刺,质疑维多利亚风尚的。副主题有怀念青春,女性价值,战争创伤,社会阶层矛盾等等,而作者的写作方式,用的是解构存在,解构生活中的每一个断面来写的,以点映面,语言照在断面上,折射出的光就是作者想要的效果。所以其原名叫“时时刻刻。”04-05
  • 藻。
    欣赏不来伍尔芙的意识流,但是她在某些方面还是很值得敬佩的,能够将一天里的事通过心里描绘延伸出两百页的篇幅,实在是很厉害。05-31
  • KKΛΕΕ
    一天写尽的又岂止是一个女人的一生?读完发现更能理解《时时刻刻》和《绝美之城》所表达的情绪,达洛维夫人代表一种诘问:关于生存意义,关于生命本身。围绕她身边的众生都在传达选择和意志之于他者和自我的意义。将“我”抽离出嘈杂的外在,人际关系凸显出的所谓意义显得单薄而荒谬。主观体验先于社会性的自由主义理念在本质上确认了记忆之于存在的价值。于是遗忘让我们孤独,残酷的记忆则将摧毁自身,落满灰尘的记忆重新来临时又让我们感伤。03-25
  • 要和平不要战争
    思维如同奔流的江河。伦敦人伍尔夫,这么多重人格思维奔溢恣肆已然是疯了。每次地铁里看完一段,下车后脑子跟通了电似的,急促地说话,评判路过的人和事,非常过瘾!09-03
  • ChrisKirk
    “达洛卫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这或许会是我最念念不忘的一个小说开头,配合着《时时刻刻》中妮可在沙发上抽烟咬笔思考的模样,只觉内心一片纯粹,仿佛身处多少年后野草蔓生的伦敦荒野,仿佛面对“为众生悲哀叹息”的大海波涛,默然体会着达洛卫夫人的内心挣扎矛盾——她那么慌张地准备晚宴,高潮时分却悄然躲进斗室,当然我们能够料想到她在听到死讯之后的反应(“密布的生锈的铁钉刺穿他”;“头脑里发出重浊的声音”),但是作为宴会的主人,作为唯一的真理化身(这点带有福楼拜小说的味道),她的苦痛心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圣母般的“身体力行”,也如同电影中妮可所说“达洛卫夫人不能死”,伍尔夫让达洛卫夫人活了下来,让狂人的真谛在赛普蒂默斯上体现,这让后世读者无心责怪或懊悔书写计划的变更,更多只是惊叹印象主义的土壤是如此丰饶且多情。05-13
  • 马里安巴
    我用了五六天的时间——按我的阅读速度不至于这么慢,对于这不足200页的书——还没有读完这本书,翻译让人无所适从,两个译者前后的文风也不搭。而且,在冗长的论文似的译文序里面,译者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伍尔夫如何如何,可作者在1941年就去世了……02-09
  • 赶得及
    奔腾不已的愉悦感.千万别相信那些术语(比如意识流).术语遮蔽了太多丰富的东西,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而总是有术语跑过把它烤干弄成标本好适应懒惰的头脑.08-20
  • 安提戈涅
    重读,绝倒依旧。从福楼拜发展出来的那种流转如弹丸的目光,在伍尔夫笔下获得了一种更为熨帖的触感。达洛维夫人只是万千微尘中的一粒,从她的意识辐射出去,波纹一荡,每一粒微尘都被触碰、颤动与激活。接着,往往又是一种收束的凝视,从彼此激荡的波纹里重新聚焦于一个点:有可能是一辆车、一架飞机、一个路人。这种写法的层次异常丰富,视角与思维推进的过程都被具象化了:“还有石香竹,一大堆石香竹”(试着和鲁迅的“枣树”对比)。词语与意识被撕开了外壳,物与我的边界被消融,混杂着倾泻出它们的宝藏,死亡意识与女性意识尖锐化:“她将像永远屹立在天际,像一块白石,晶莹剔透,像一座灯塔,标志着消逝的昔日,溶入这惊险的、漫长的、漫长的航程。”也许,人类语言的逻辑是意识流最后的杀手锏,语言必须依据时间线性讲出,但思维则不是。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