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lieerli
    很好读。虚实之间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诸位 有时荒谬得让人难以置信。参加会议的工业巨头 商业帝国还是千秋万世。12-03
  • 马大象
    【藏书阁打卡】这本书很难说是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如果把它看做是一部电影脚本的话,也不是传统戏剧的多幕结构。这本书就像一台摄影机,镜头先是对准了1933年2月20日的一次晚宴,这场晚宴德国所有的产业巨头悉数到齐,在会上向未来的德国元首希特勒纳了投名状,之后的内容并没有就此延续,而是视角一变,将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和英国首相张伯伦推上舞台,用文学的想象力去复原当时短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欧洲的命运是如何改变的。对人物的把握十分精准,是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尽管这不是一本非虚构作品,但是我并没有因为这本书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作品去否定它的价值,它以另一种方式去再现历史。05-11
  • 拉马克与达尔文
    2017年龚古尔奖得主。片头的“24巨头会议”和片尾的慕尼黑会议都只是匆匆点到,整本书其实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Anschluss这件事情。除了主体叙述中对陶尔斐斯-许士尼格的独裁统治相对不偏不倚的批评,以及片尾老古斯塔夫的那个“他们是谁”震撼人心外,实在是没看出这本书作为一部可以拿奖的出色历史小说的优秀之处。当然可读性的确很强,翻译也很好。09-03
  • songtong2010
    以前说过,法语文学奖的审美口味,比英语文学和诺贝尔更符合自己。但是2016年的斯利玛尼,偏重女性题材,有点欣赏不来。去年的作品应该还没汉译本。这个2017的龚古尔奖作品,是我欣赏的题材和手法。作者师从过德里达,当过导演,确实在不长的篇幅里,始终有蒙太奇镜头和解构的强烈印象。历史小说不是历史,但是文学家应用历史精彩瞬间,往往超过历史学家,当然,我也很怀疑,这本描写二战策源的背景获奖,与欧洲难民涌入,整体右转的环境有关,不过还是推荐一下06-07
  • tangerine
    一下子把你从“1934年德国对奥地利进行了入侵”这样一句干巴巴的历史书上的话,拉进秘密谈判的会议室里,拉进无休无止的宴会中,拉进等待中的焦急的人群里。太过精薄最后进入群像有一些意犹未尽,但是那种切切实实的代入和历史的健忘,让人觉得阴冷不散06-02
  • Jabberwock
    写二战前夕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过程,其中已经分不清虚构和纪实的部分了。特别搞笑的是德国坦克开进奥地利的时候由于故障发生堵车,元首的司机拼命按喇叭叫前面的装甲车让路。可悲的是征服欧洲的就是这样的Bluff,而不是人们印象中古德里安指挥下闪电突击的装甲部队。人们之所以有这个印象,是因为宣传机器(好莱坞也参与其中)已经对现实经过无数次剪辑和拼贴,塑造出一个无比强大、团结合作的敌人形象。里宾特洛甫和张伯伦的聊天、许士尼格和希特勒的谈判过程细节可能是虚构的,但普通人的软弱使得更加软弱的邪恶力量一步步毁掉这个世界却是无比真实的。11-24
  • 见识城邦
    2017年龚古尔奖获奖作品!二十四个人,一场会议,如何不动声色地颠覆了整个世界。法国销售42万册,被译为36种语言席卷全球,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波士顿环球报》、Literary Hub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纽约客》《华尔街日报》《费加罗报》长文推荐!06-04
  • Cohen
    非常特别的历史小说。师从德里达的维亚尔以解构视角建构了二战前后德国大资本家资助纳粹、许士尼格在希特勒的威吓之下同意德奥合并的历史,史料之中穿插讽刺意味的诗意描写,将政治与历史的宏大叙事消解殆尽。那些历史上官至高位的赫赫人物,总理,总统,内政部长,那些富可敌国的大资本家,他们的光鲜外表抵不住寥寥数语的解剖。维亚尔的笔触是举重若轻的,后现代的戏谑中隐现着对于历史真相的追索。“真相碎散落在形形色色的尘埃里。”“世界屈服于虚张声势。”历史从未过去,每一块碎片潜藏于日常之中,“它们就在那里,在我们之间,在我们当中。它们是我们的汽车,我们的洗衣机,我们的闹钟-收音机,我们的房屋保险,我们手表的电池。它们在,无处不在,以物的形式。我们的日常也是它们的日常。”01-31
  • 巧克力可丽饼
    受人安利看的书,颇有些失望。不太像小说,也不太像剧本,感觉像是一个草稿,卖弄文采,内容不够完整,显得有些零碎,主次不明确,吸引力也不够,原本以为会有精彩的对话,实际上也没有。此外,没有哪个角色是特别鲜活生动的,只有两个模糊的群像:邪恶的权贵,愚蠢或是无助的百姓。04-13
  • 江陵哭哭死
    本以为是讲二战中德国垄断企业怎样支持纳粹和最后逃脱惩罚的书,没想到更多的是道德和情绪的表露,失望。书中太多形容词和主观臆测、判断,对德军和德国要人的贬低更是莫名奇妙,一只无能的军队最终打下大半个欧洲?12-08
  • Richardo
    切片状的历史,镜头般的文字,埃里克.维亚尔聚焦在二战前夕的英法德匈四国,用冷峻锋锐、黑色戏谑的描述构筑了历史最矛盾的瞬间。一面是纳粹党徒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嚣张狂妄、昂首阔步的迈进战争之中,另一面是奉行绥靖的英国、漠视冷酷的法国和懦弱愚昧的匈牙利,战争从未一蹴而就,在历史这个时刻,所有人都在推波助澜。身处历史的风暴之中,渺小的人们却沉醉欢愉。当匈牙利总理许士尼格倒台时,群众欢呼着走上广场,他们以纳粹军礼迎接即将带来灾难的德国军队;英国首相张伯伦则在忙于香槟酒会,宴请他的邪恶租客外交家;法国总统勒布伦缓慢优雅地签署葡萄酒法案,浑然不觉死神的铁蹄雷响;德国的工业巨头们,在瑟瑟颤栗或虚荣傲慢中,用金钱垒砌纳粹的权力高台;在美国,纳粹军服早已登堂入室,成为戏剧的一幕。05-23
  • brudermann
    这本书很有趣,从1933年沙赫特帮纳粹找工业集团要钱开始,写到吞并奥地利,然后以克虏伯拒绝赔偿结束。写法很新奇,主题其实很传统,还是工业巨头和战争的关系。但传统不等于错误,就像作者说的,“人不会两次掉进同一个坑,但人跌倒总是同一个方式。”这句话既是总结历史,其实也是为自己辩护。08-12
  • 本质鳖屎eznf
    居然不是小说!语言精炼,每一句话都暗藏了好多历史梗,还非常毒舌。历史书上寥寥数语的内容,在这位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可惜我对二战历史实在知之甚少导致读梗无能,因此少了很多乐趣。让本书获龚古尔奖,想来大概也是因为评委对当今糟糕的世界局势感到无比担忧,深切希望大家能从书中曾经发生过的恐怖(同时又无比荒诞)历史中汲取教训,因为我们离重蹈覆辙已经越来越近了,而大家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不到一个世纪之前的那场浩劫(以及浩劫之后阴魂不散的余震)。问题是,吸取教训这个选项,人类从来就没有勾选过,一次也没有。07-30
  • 中二使我快乐
    最近在翻译一本书相关的章节,本想拿这本书作为参考,印证一下某些细节,结果被作者的叙述风格完全吸引住了。文笔很有感染力,对材料的选取和心理描写非常风格化,几次会议和会面的气氛渲染恰到好处,比如许士尼格与希特勒的会面,把我看回忆录时流水账般的对话摘取了重点,进行了适当发挥之后,一场经典的对手戏就此诞生。一本薄薄的小书承载着多少信息量,正如同书中的克虏伯看见了多少死者的鬼魂……06-01
  • 腾辉
    也许是因为看《钢琴家》《无耻混蛋》在前,看这本书没那么激动了。感觉场景一直在欧洲地区移动,大佬们一直在聊天,偶尔伴有争吵,然后二战就打起来了。05-16
  • 比远方更远
    罪恶开始有多轻盈,结果就有多沉重,而“魔鬼总是踮着脚尖在身后溜过”……10-04
  • 错认景阳钟
    “文学容许一切”,历史同样容许一切,被历史碾碎的生命难道也该容许这一切?译文句式工整,有句子不通顺和前后文不连贯的情况。所有的注释都被放在了全书最后,这一点实在是很让人头疼。详细感触见长评。05-20
  • Mere
    从小细节窥见大历史,看得出作者用了很大精力考古,试图还原二战之前的历史细节,效果惊艳。那些对话、行为、思考,让人了解德军为何会一骑绝尘,而世界又是如何放任他们带着世界走向深渊。这不是本正经的历史书,作者加入太多私货,当事人的心态表情,即便有再翔实的资料想必也不能一一还原,可是作者不仅“脑补”了,还大开嘲讽技能,以上帝视角评价着这出悲剧的每一个演员、每一幕情节。但也正因如此,历史之外,这本书能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礼貌的”租客张伯伦、疯子戈林、软弱的许士尼格、还有从开篇到结尾始终受益的24名企业主。这个世界太荒诞,德军在战前明明是散兵游勇,可是因为各方不作为,反而掀起了惊涛骇浪。和平算什么、重蹈覆辙算什么,在利益面前生命可以不顾,在虚张声势面前人变得软弱,二战的主犯是德国,可众人拾柴才火焰高。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