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伯樵·阿苏勒
    没想到最受触动的却是第五章讲改开后的茶馆的;琼瑶幻想成都一半陆地一半水里的茶馆后来还真建了,我还真去过:那时和eex去成都见她父母,和她一大家子人在河边(上)的茶馆嗑瓜子,我听着我几乎听不懂的纯四川话看他们大摆龙门阵,一脸懵逼,但非常喜欢那种市井氛围(可能因为我是24K纯井打造的市井大俗人吧)~不过这书写得一言难尽,几乎无法跟前作等量齐观,对公共社会、公共空间的讨论,很......历史学和历史人类学本质还是两个学科啊~10-20
  • 惟适之安
    或许是前作过于“成功”,这本反而没有看到特别多的新意。11-13
  • 桃李不言
    很一般。上半部引用的资料乱花渐欲迷人眼,实际上有用的就只有成都市档案馆的那几则档案,对档案的使用方式基本上就是照搬和白话翻译。得出的结论就是新政权对茶馆的控制力度是空前的,具体表现和具体方法是改组茶业协会,改造打围鼓等茶馆附属娱乐业。下半部与其说是田野调查,不如说是新闻采访,通过采访老板来讲述新时代茶馆的分化,通过采访茶客来展现中国城市化进程,作者还记录了掏耳匠、算命先生、糖画人等茶馆附属服务业从业者及其生存状态。末尾提到了麻将噪音诉讼案,提出了公共空间与个人权益如何平衡的问题。下半部也是资料一大堆,其实没什么作用。HK中华书局油麻地分局购入,花费港币240元。01-21
  • Jaryang
    作者预设了很多大的二元话题,如个体与集体,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地方与统一等等,他试图以茶馆来突出上述议题,但作者的历史材料和田野调研并不能支撑这么大的选题,也不能很好地将经验对接于作者所要回应的理论或立场。可以明显看出,作者擅长于描述和铺陈,但不善于解释和分析,更不善于从经验材料抽象问题,这就导致读起来感觉描述很好,但在下结论时割裂感很强,跨越度太高,让人摸不清头脑。作者一堆想要反应的宏大问题框架并不能在材料中得到充分体现。 总结来说,全书是在以论带史,而不是论从史出,这可能是大忌。02-05
  • 添加伤肾酸奶
    王笛对港澳城市图景的想象还是太乐观了(喷了居然专门给一章写麻将扰民的争议,这真的不用你来讨论,nili微观史学belike)文化研究成分几乎为零,不是我说能用一句话概括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水一本书?01-20
  • 九局下半
    一般,历史学确实不擅长做这种当代社会研究。作为一个学历史出身,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来说,感觉里面很多分析完全是作者一厢情愿的分析,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还是上一部《茶馆》好看。10-26
  • 以逆为名
    本书补全了二十世纪的后半程,这是一段与前五十年完全不同的岁月。从可选史料的丰富程度上来看,对比前作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前三十年对生活细节和公共场域的记录趋近于无,使得本书对这一时期的论述上极为模糊;另一方面,后二十年间作者多次的亲身探访,加上读者切身的生活记忆,让文本与现实间的联系跟紧密生动。将两书合而为一,一部百年近代史如在眼前。尽管微观的历史未必能凝炼出宏观的结论,但它所记录下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正是对“人的历史”的最佳注脚。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只要人的生活还在继续,茶馆的历史也将继续被书写下去。日出日落,四季三餐,简言之不过是一句“口子上吃茶去!”罢了。11-10
  • soloye
    比较普通。后五十年的遭遇,基本也可以缩短为这十年乃至三年的创伤记忆,而那三十年的“重新来过”还有可能吗?11-04
  • 林泽原野
    成都的历史是茶馆的历史,成都的历史也是中国的历史。如果说第一部茶馆聚焦的是作为实体公共空间的茶馆,王笛从细碎的茶馆生活日常中梳理出一条现代性打破传统社会的脉络,那么这一部则更聚焦于茶馆作为一种前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是怎么抗争的。事实上,王笛在本书的前言里说过,中国的城市史研究中,关于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本书也有很强的探讨文化的倾向。全书无非是在讲,shzy中国对文化的管控,使得茶馆文化短暂失去了生命力,但又在今天逐渐升温。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是否强国家就一定弱社会?王笛用实证的角度告诉我们,国家的统一强权和社会多样文化是不相融的,因为这些总会被视作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可以借此讨论星条国的文化)另外作者还提到了这种“统一性”的诞生和传统文化与毛的政策都息息相关。12-15
  • PooomBooom
    两部《茶馆》合而观之,百年中国约略得之。08-12
  • 抄史料的人
    权力不可能永久扼杀一切,茶馆就是一个例证。上半部分比较单调,这不仅是史料限制的问题,也是那个年代的特点,在强大的国l家机器面前,茶馆里很难再有丰富的活动。后半部分讲故事有趣,在一个个茶馆和相关人物故事中,看到传统的断裂、延续与变革,以及茶馆顽强的生命力。10-19
  • 安小屋
    微观史学的价值关怀始终是观照具体的普通的人们,看时代怎么样去和具体的普通的人们互动。10-17
  • 怪櫯櫯
    人们之所以怀念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是因为它和之前的wg十年对比太强烈了。虽然现在国家的言论自由度收紧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播手段的改变,言论的表达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1980年代,这不是国家权力的恩赐,而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国进民退,政府放松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发展。研究中国必须在面对着明显的资料中断的情况下进行,因为1970年代及以后的档案文献很难接触到,这个时期国家的出版物更多的是宣传而非信息。过去中国古代城市独特的魅力与民俗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中国城市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09-29
  • 馬車道三土君
    相比起前一本,这本续作整体读下来,各章有很明显的割裂感,缺少了一些连续性和故事性,更像是论文结集,有点难以沉浸。虽然时间划定1950年到2000年,但受限于资料,60年代到文革结束几乎就是空白,叙述的焦点放在了资料翔实的50年代。而自改革开放以后则更接近社会学的研究,很难看到微观史学方法的应用。特别是从第五章开始,作者使用了大量实地考察茶馆的资料,但却给人一种样本量不够大,有点散的感觉。总结,期望太高,有些许失望,但却也想不出更加优化的写作方案,这个时间段确实很难处理,三点五星吧……11-18
  • 姬发momo
    或许历史书写就是要遥远才行,改开后的内容沦为公众号文章。但是对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的关怀很好。11-14
  • 王子毅
    茶馆从50年代的限制、改造到60年代的消亡,这整个茶馆消亡史显示的就是国家机器通过政治权力实现对大众文化、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的控制,体现国家社会关系转向“强国家弱社会”(甚至“有国家无社会”);到80年代,茶馆又因改革开放而复兴,却也面临社会转型、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挑战。可以说,茶馆就是国家机器对大众文化、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控制的典例,正如文中所言“对茶馆的态度视为政治是否清明的试金石”,本书简体版的出版受挫或许就是因为在领导看来本书容易让人联想到如今政府对脱口秀、演唱会等大众娱乐的管控,激化官民冲突吧。10-02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三星半。通过成都茶馆这个公共空间的变化展现政治变迁,那十年没什么茶馆,一切服务于国家话语,于是没什么好浓墨的,至于为何简中版无法出版,大概因为作者观点是“个人和国家是对立的范畴,公共生活与国家权力朝相反的方向发展”。里面有位把从早到深夜麻将声不断的社区活动室告上法庭的女士,十多年前勇气可嘉但被整个小区居民排挤,如今看来理应抗争,这倒也算是个体觉醒和社会进步吧。10-25
  • 半瓶醋
    读来没有第一部有趣,不是作者写得不好,而是49年之后可利用的资料实在有限,类似李劼人小说中那种生动地描写少了很多。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新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整个文化氛围变得粗鄙、单一。从数量上来说,茶馆是复兴了,但曾经那种充满魅力的茶馆文化却一去不返了。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