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57
    一次很持重的回望,故乡的亲昵和可憎都在身世中交织,在东方主义、民族、殖民、现代性等理论背景之下,暴露人与城市的关系——“除了我们本身之外,城市没有其他的中心。”04-04
  • Brahms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如果到伊斯坦布尔,一定要先读这几本书:《伊斯坦布尔》,《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还有《纯真博物馆》,只有如此这般,才能感受帝国斜阳的忧伤,和呼愁下的呐喊。 https://www.douban.com/note/706008220/01-06
  • 薾苨
    2014年,大概是人生最贫困努力的春天,在异国的路上捡到这本书的中文版,而后夏天airbnb送我旅费,便在生日的时候来到这个昔日传奇的旧梦之城,呼吸城市里呼愁,拥抱每个人的忧伤。11-05
  • 见龙卸甲频率妞
    这个就是让nathan痴迷的他么10-30
  • 欢乐分裂
    一座遍布强盛奥斯曼帝国历史遗迹的废墟之城,充满斜阳将坠的昏黄忧伤,“帝国时代多元种族文化的大伊斯坦布尔到此结束,成为单调单语的黑白城镇”;配以大量照片,依稀可见精美风格的残留——照片望向未来的姿态,凝固并超越了记忆。“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帕慕克以自传方式记录了儿童期与少年时代的家庭生活,漫步于这座荣光已逝的城市中探寻到的万千心绪,以及如何最终确立志向。夏日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拂过的柔风,清真寺和教堂剪影构成的天际线,燃烧的木造“雅骊”,金角湾上传来的汽笛声,秋日傍晚海藻和海洋的柔和气味,从冬日昏暗的穷街陋巷中望见窗内的灯光——这是他的世界中心,是饱含呼吸与呼愁的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处,这等风光难以画出,难以用镜头摄取,唯有文字能勾勒其魂魄。01-01
  • 漱石斋主
    帕慕克真是排比王。看前三十页足矣07-19
  • 乔乔
    帕慕克和其他的伊斯坦布尔人非常在意西方人对他们这座城市的看法,“看见欧洲游客拍摄这些负重高达几米的可怕挑夫过加拉塔桥,使我们每个人感到不安......”可见,这是一个受过创伤,未得到复苏的民族对一个高高在上的自信且高傲的民族的在意。他们需要认同、赞美。“一位西方作家,即使只是稍稍反对,也会使他们心碎,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这种依附式的态度在我们民族身上也时常发生。这是一种伤痛过后的不自信,正因为太需要别的民族的认同和赞美,我们的民族文化变得岌岌可危,往往更容易被别族文化所吞噬和同化。06-02
  • 螃蟹蟹
    47/100作者实在是太孤独了 写出这些东西来 生活中得多没人陪伴啊 08-16
  • Adiósardour
    关于西化改革历程对奥斯曼文明的暴力洗劫,帕慕克的态度表面看来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他对西化改革予以否定,认为无节制地模仿西方不是解决方法,甚至对西化的弊端进行口诛笔伐,在土耳其西化后,这个国家的下层,即那些保守的,贫穷的,未受教化的,低下的阶层,对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中缺少宗教信仰的要求提出异议,他们想保留传统式的生活。现代化过程中有些人做这样的事是很正常的。然而土耳其政府和许多部门的回应却是攻击,将他们的文化看作低劣落后的文化,而不是认真讨论这一问题,理解他们失去过去的痛苦。而另一方面帕慕克又声称自己是个西化主义者。为西化过程的进行而高兴。实际上这两者都源于他对世俗化改革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正是这本书,呼愁的忧伤主题。01-25
  • 喂鹿小姐
    去过之后再读一遍,就明白的更多了。09-22
  • 蜜三刀
    一座有废墟有忧伤有作家书写它的废墟和忧伤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城市……这本书常常让我想起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11-17
  • 城市笔记人
    读的是英文本,很普鲁斯特地粘稠——记忆、大小历史、空间、土耳其在欧洲文化中的挣扎和身份的困惑,漫长的冬季和炎热的夏,爬慕克用文字拉长了并且折叠了老去的伊斯坦布尔。可能是因为学过建筑的缘故吧,到处都有对建筑和城市的点评,比一般的城市批评家的观点,要透彻。比如,空间和社会的关系。12-04
  • 若葵
    想知道“呼愁”有没有更好的译法。04-13
  • 鬼马
    “所谓不快乐,就是不喜欢自己和自己的城市。”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