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苏斯洛夫
    名字很容易误导读者,与福尔摩斯有关系也就是第一篇,实际是一本杂志纪实文学选集,故事本身多数还是值得一读的,都有改编成影视剧的潜质(尤其是那个变装诈骗犯),只是最近的也是十年前的作品,想知道事件后续只有自己搜索了。07-31
  • 瑰夏
    选材一般,还是猎奇趣味为主,缺乏对于社会深度的挖掘价值。作者是纽约客的王牌记者,感觉还是媒体浮躁的一类。09-06
  • Dzolan
    “这个世界太卡夫卡了。”06-27
  • 无机客
    因为对福尔摩斯感兴趣而读这本书,作者写柯南•道尔研究专家神秘死亡事件很精彩,其实还介绍了道尔死后他的粉丝与研究者圈子的故事。可惜有翻译硬伤,整理于此: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annotation/97628110/08-07
  • 姜湖骗子
    这本书的章节可以理解为是按照关键词来组织的,与写作年代无关。第一部分的关键词是“反转”,你本来以为是很简单的一件事,结果作者领着你发现一层层不是真相的真相。第三部分的关键词是“犯罪”,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悬疑罪案。第二部分相对比较模糊,游离于正常悬疑纪实之外,试图发掘科学、工程、个人生活方面的悬疑点,关键词就用“游离”好了。当然,由于这些文章是以往文章的结集,因此要说有什么一贯的内在线索,那是不可能有的,我上面提出的也只是外在的归纳而已。另外,书中收录的文章普遍有一个特点:没有定论,只是把探索的过程呈现出来,你说这是真实谦逊呢,还是无能,乃至懒惰呢?反正翻的时候,每个故事都感觉有一股气出不来,然后就到下一个故事了……04-04
  • 胤祥
    被题目骗进来读了,第一篇也算是福学相关著作了。不过其他篇目都挺不错的,非虚构文学一样精彩,中国慢慢开始有这种写作了。02-16
  • 阿甘
    感觉像把罪案事件纪录片的台词攒成的书。11-25
  • 薄暮秋风起
    文不对题,更多的是纪实小故事,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推荐前两篇08-26
  • 大脸
    前面的部分古灵精怪,都是持之以恒的探索,发现或者推翻了大众的固有认知,故事别具一格。有福尔摩斯爱好者以自杀留下了谜案、有如同矿工的纽约下水管道建设者(沙猪)、有持之以恒砸锅卖铁就要抓巨星乌贼的生物学家、有善于盗垒的年迈棒球明星、有失忆后探寻自我与救赎的911事故时的消防员,还有被错杀的父亲,爷爷级的抢劫犯及越狱达人,林林总总,无不称奇,可归为一类被书写,可能就是精神上的魔性,类似于我们熟知的傻根或秋菊,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至于本书中第三部分都在讲黑帮帮派文化和凶残的组织力量,与主题割裂,叙述也潦草不堪,败了兴致。07-13
  • 纸佬
    本书作为一系列犯罪相关的非虚构写作合集,叙事方式可以说是奇观式的,仿佛是中产阶级的小报奇闻,至少三篇故事被改变成了电影,而其他篇目甚至在被改编的路上或是影响了某些电影剧本。本质上不是故事多么跌宕起伏,而是每一篇作品里面都是朝着人物本身的去描绘,客观的笔触和语句,某种程度留有非常多的余地给读者与改编者,而不去探询人物内心,且显得愈加神秘与疑团四起,总有些意犹未尽。07-14
  • 印象_青衫
    采访者视角,以叙述为主的故事,有点像短篇小说集。除了第一篇以外,和福尔摩斯没多大关系。整体有点无聊。07-24
  • Roguelike
    非常喜欢的一本非虚构。一共十二个故事,都很有趣,其中的联系很松散,没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唯一的接连可能是题目里的“执念”。从追寻柯南道尔生平的作家到70岁高龄抢劫银行的劫匪,祖孙三代为纽约市挖水管,流亡异国幻想当总统的恶魔军阀……总体来说第三部分还行,三点五星。第二部分打五星。第一部分可以打十星,全都是非常好的电影题材。《火焰审判》让我成了死刑的坚定反对者,按照一定程序“公平”“正义”地夺取生命太可怕了。《神秘事件》柯南道尔为福尔摩斯而疯狂,格林为柯南道尔而疯狂,最后用福尔摩斯的方式结束。10-05
  • 自信毛爷
    令人心酸的“小人物”。不设立场,也没什么隐喻包袱寄托,读起来很轻松。英雄迟暮拒不退休的棒球手,沉迷越狱不能自拔金盆洗手后抢银行瘾复发的老爷爷,美国监狱的“雅利安兄弟会”黑社会,把生活过成哲学、把哲学写成小说的嫌疑人……好几个crime故事的主角都引用了尼采,没想到超人精神这么有市场。每个人物都可以在wiki上查到现况。适合非虚构爱好者、侦探悬疑爱好者阅读。07-15
  • Ron
    福尔摩斯part完全是个噱头报道写得连小报水准都够不上吧´_>`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实人生不像小说具有可控性,也不具有推理小说默认的逻辑自洽本质,并不是所有线索都是可获取的,并不存在“找完线索可以来推理了”这种绝对性时刻,更重要的是,并不存在唯一的确切无误的真相。´_>`虽然写的明明是活生生的还有几个挺传奇的人,但是看着就是好无聊我只能说是作者的锅了。07-21
  • 金风细雨
    章节之间关系松散,不知是不是按照写作年份来区隔,黑帮秘史被触手和球棒生硬割裂。读过著名的《冷血》,对于这本书承继卡波特衣钵的赞美,本人持保留意见。对美国的地下世界进行了浮光掠影的浏览,我的质疑很简单——为什么将死刑剔除出法律?为什么一桩谋杀要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漫长审理,让穷凶极恶的匪徒啃食着纳税人的血汗,在铁窗后悠哉度日?法外之徒的镣铐薄弱得如橡皮筋,穿着号服还能建立起蔓延到正常社会的黑暗帝国,随意将狱警的头颅拧断,惩戒机制基本失灵。死刑是文明的底线,树立敬畏,消灭流毒,击碎挑衅,人道主义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遵纪守法的大多数,而不是宽容满手血腥的两脚禽兽,倒在枪口下的亡魂是慈悲的祭品,司法的神明应举刃而行,将魔鬼送上断头台,摧毁罪恶的巢穴,双眼蒙布,金刚怒目,长存护生救世之心。05-18
  • 小平菇
    果然!封面花哨浮夸的书不好看!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