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起个响亮的名号
    不必信仰,不必追问,不必思考,他必须自己去实现它。 原来世界是健身房的概念出自这本书(Jt) 11-06
  • 乔音
    ”所以你会发现,哲学家、行动者和虔信者,他们会在同一个境界即自我弃绝的境界中相遇。”行动瑜伽某种程度上很像佛教森林派所强调的日常生活中修行与无私地付出。12-24
  • 卖矿的
    因为是个人解读,又翻译成了中文,究竟有多少信息损失不得而知,总之不如直接阅读薄伽梵歌01-02
  • 肖虾王
    积极行动但不执于结果,用出世的态度入世。12-11
  • 尼可
    > 理想的人当是这样的:他既能在最为寂静和孤独中发现最为强烈的行动;也能够在最为强烈的行动中发现沙漠般的寂静与孤独。他已经掌握了克制的秘密,已经控制住自己。他可以穿行于现代都市交通繁忙的街道,而其心灵平静如同他隐居于洞穴,没有任何声响可以触及那里;而同时,他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强烈的行动之中。行动专注而强烈,内心不执而安稳,并且是“无动机的行动”。10-26
  • 42Ti
    无我,不执。从自由中来,行进在舒服之中,向着自由去。12-16
  • 苏菲亚
    最后讲的薄伽梵歌和吠檀多非常棒07-05
  • 汀汀
    在行动中保持平静,在平静中持续行动。行动的真谛关乎:“无私”与“不执”。10-09
  • 劈头士》睁木
    已购微信读书电子书。20200915已购实体书。1895年,斯瓦米·辨喜到纽约开了四种瑜伽的课程,行动瑜伽即其一。附录中讲解《薄伽梵歌》的部分也不错~个人必须行动,才能通过行动走向完美的宁静。通过行动是无法达致完美的。我们可以永恒地行动,但却无法走出这一错综复杂的迷宫。你可以行动,行动,再行动,但将无法终止行动结果中不可避免的这种善与恶的交织。行动瑜伽说,首先应摧毁那种投射出自私念头的趋向,当你拥有觉察它的能力,便牢牢地控制住它,不要让心灵落入自私中。然后你就可以投身到外部世界中,并竭尽全力地行动。你可以去你愿意去的任何地方,混迹于任何环境中,却永远不会染上邪恶。吠檀多的神是指什么?是原则,而不是人。你和我都是人格化的神。宇宙的绝对之神,即宇宙的创造者、维系者和毁灭者,是非人格化的原则。05-01
  • 沉默如海
    逐渐失去耐心.jpg 几年前看了一部分当时深以为然,现在再试着完整阅读,发现已经不怎么需要这本书了。10-22
  • 恶鸟
    斯瓦米·辩喜的《行动瑜伽》,和奉爱瑜伽、智慧瑜伽和胜王瑜伽构成他上百年前在西方传播的四种瑜伽(般若最上乘智以下的应对情境创造性修行法),主要是吠檀多哲学和瑜伽思想精义,并以《薄伽梵歌》的“业力”为行动基础。行动瑜伽和禅宗只管打坐的曹洞宗,智慧瑜伽和公案接引的临济宗有点对应。01-20
  • 信心不逆熊先生
    其实读完译者就掌握了整本书的精要了。如何把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行动转化为我们的终极目标即人生永恒的自由?答案是把我们的普通的、正常的和日常的行动当作一种灵性练习。那么这种练习如何展开?就如《博伽梵歌》里所提示的“无动机的行动”。即在行动的时候没有私心,同时也对结果没有任何的执着。不过关于这一主题,我觉得佛教里关于菩萨道的典籍会论述得更好。例如《菩提道次第论》里就提供了更为系统而次第分明的心的训练来达到无私心和无执着。04-09
  • 纵身跃入俗世,遍尝苦乐,然后回到自我弃绝,获得最初的自由。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