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no more sorrow
    我等业余人士就看书YY下得了,登山不适合咱08-29
  • 平平无奇奇怪怪
    上山难,下山更难。难的不是登上山顶,而是活着回来。06-05
  • 修齐
    1、孜孜以求的其实是一种感恩的心境。2、只要有足够的决心,任何傻瓜都能爬上这座山峰,但关键是要活着返回。09-13
  • simpson
    推荐给挑战极限,奋斗不息的朋友。登山和投资是两种表面上差异巨大,但本质非常类似的极限运动。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前者在身体上,后者在大脑里挑战自身的极限。它们最大的魅力在于,自立,决断,应变和责任感。04-19
  • 小慢
    1 也许人生就是在世界的巅峰和绳命的颠覆上死去 愿逝者安息 2 现实生活中的极地冒险果然比小说要刺激震撼多了 3 好tm想去登山! 4 这本书的翻译跟故事一样混乱。。01-06
  • Jennifer
    以一晚上一本书的速度阅读。看完过后更害怕了,觉得这是个傻逼得不能再傻逼的探险行动。靠。出师未捷先吓死。12-19
  • carried
    冬夜读完,浑身发冷。翻译得还可以,但是校对没做到位,中英文都有错字。01-03
  • 白鹿ZZZ
    太真实,除去了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美好崇高的理想面纱,留下大自然视苍生如蝼蚁般无情的一面,读得我珠峰梦碎了。11-13
  • 大冢绯沙子
    用生命偿付每一次蹒跚的步履11-06
  • Unterkunft
    户外杂志的附属小书都挺不错,什么荒野生存了什么空气稀薄地带了。。。09-27
  • 杨冬
    内容还是不错的,而且翻译大致也没问题。但是副标题太哗众取宠了。什么叫做“登山者的圣经”?通常意义的“圣经”应该是登山的操作原理。比如《Mountaineering freedom in hills》也许可以算。而本书只是一个有关登山灾难的纪实文学。当然对登山者有启迪意义,但是无论如何没法当"圣经”读吧。实际上本书英文原版的名字是《Into Thin Air :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Mt. Everest Disaster》从来没有“圣经”两个字。07-02
  • 73MB.
    翻译好挫,很多专业名词都不会翻。01-04
  • 且歌且走
    99年那个译本是我注册douban后读的第一本书,也是缘分吧,一晃快八年了,初读此书的激动之情已经磨灭,却有了新的体会和心绪,那条珠峰南坡大本营之路我已经走过,也经过了4800米费希尔的墓碑。后来那本书送给了一个好友,他读完后去登了启孜峰,之后也并没有再登山了。狂热过后,才能知道是不是自己要过的生活。这个译本,书还是好书,只是不知道为何翻译从句式到用词和99年译本有80%相同,应该不是同一个译者不同笔名,那么是修改个别字句就能冠以新译本了?译者后记的后续幸存者资料,也是从网上抄袭的(可搜《十年生死雪茫茫》一文),虽然注释很认真,也修改了前作一些不专业翻译例如“冰斧”改成“冰镐”,但这个译本不能给满分(我还没说糟糕的装帧、广告页以及王石、金飞豹的推荐序)。对即将放映的《Everest》无比期待07-30
  • Lui
    朋友问我:上升800米要15个小时?我答,那是运气好的时候。我只去过6300的高度,在雪不厚,天气极好的情况下,我走10步要歇5分钟。无法想象世界屋脊上170km/s暴风雪,零下70多度,含氧量1/3,布满悬崖冰瀑下人的状态。人类不可能征服山峰,登顶只是珠峰好心情时开的一个小玩笑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