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如来
    隔了一层翻译,还是能感受到海德格尔在关注的东西,这东西只可思,无以言表,我们都在其中。06-01
  • 我不愿意再赞美海德格尔,我只想说现象学的一切都令我着迷——一门与我内在和外在体验均完美切合的学说。经过翻译的著作自然是信息损失很多,但是海德格尔冷峻而深情的诗意,仍然能从堪称残章断片的译文中透露出来。在直觉与直觉最直接的会面中,海德格尔复杂晦涩的语言化为透明轻盈的、所谓“上升的形象”为我把捉。这是真正“面向思的事情”。05-16
  • ἐπιστήμη
    回溯性地来看,这本书其实相当于哲学论稿的导论…海德格尔的一些比较模糊的概念,比如存在历史、回行、居有等等,都在这里得到了相对清晰的界说。06-12
  • 历史理性
    云里雾里,尤其那次讨论会04-01
  • 琴酒
    读海氏总是不对路,欠缺完整背景理解,我时常无法摸清他上下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恢复语词的力量恢复在场者的无遮蔽状态,解蔽,澄明,恢复Es gibt里这个Es的本有,让我难以信服。总归是怀疑思想语言的,钦佩海德格尔所说的“可能性高于现实性…把现象学当做可能性加以把握”,得出的结论是,在五年之内可以对大部头现象学著作死心了。02-28
  • LoveYumi
    海德格尔批判黑格尔对存在的抽象以至于将存在本身视作不成问题的,而忘了追问存在何以存在——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近代以来黑格尔强大的体系是这种抽象的观念形而上学的巅峰。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不存在的,存在是由本有发送的馈赠,我们无法居有存在,只要存在是在时间性中达到的。居有的本质是隐蔽,它隐蔽存在,也隐蔽本有。向本有追问存在这是居有的天命。我们不要想完全祛蔽和处在祛蔽的清醒状态,我们只可能和应该做的是处在清醒的本有的不醒中。图根德哈特对海德格尔的批评也适用在胡塞尔身上——后者稍好些的地方顶多是想起来定义就定义一下,否则就读者自己去猜吧。图根德哈特批评他老师的写作有个要命的缺点,他称之为“海德格尔式的拖延”:先抛出一个概念,但却不清晰地定义这个概念,然后自顾自地展开一番讨论后仿佛读者自然而然地就懂这个概11-08
  • 陆秋槎
    虽然莫名,但是还是看了……01-20
  • 歧木零
    “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和“我进入现象学之路”两篇是我经常读的,特别是读过一点现象学的著作后,更觉得“摆在案头的那两卷书”的趣味。前者则有助于进入《形而上学导论》,关于“哲学死了”之说实在是振聋发聩。01-24
  • יוֹחָנָן
    这本小册子虽然薄,但是海德格尔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思的事情面向的是让―存在,这就是本有的礼物,正是通过这条路海德格尔从《存在与时间》走向了《时间与存在》,基础存在论与被给予性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的主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思想更难把握,更像是没有存在的上帝。最后一篇文章有意思。06-06
  • 灰狼
    海德格尔的元哲学经由时间反思存在,时间的第四维属于时间和存在的关系,通往本有,或者无蔽和澄明之境。而事情,就是隐蔽而不可忽视,一种决定意义上的关涉的东西,于是思就成了唯一的途径。这种敞开类知其白守其黑,海德格尔的澄明和东方哲学的混沌,有一定共通之处,只是这种描述带着西方神学的体验性而显得有所不同。12-04
  • 韧勉
    没读懂....以后再说....08-04
  • 文泽尔
    海德格尔演讲集.首先声明,原著演讲集四星起,但是孙周兴译本最多三星..且看看dasein译成“在场”,betrachtung不译成“观察”或者“考察”.有关德语特有的非指定主语“es”的实指,sein的寓意,“haben”“gleich”“nun”“gerade”“vergangenheit”等的区别.巴门尼德希腊语中“存在就是存在”的考量等等……这些语义学上的特定环境,按照德语阅读时很明显,翻译成中文后完全不能体现,演讲稿而非即时演讲,力量又有折扣..本书基本上而言,是在阐释《存在与时间》中的各个观念,譬如“当下”的维度,封闭和开放出绝对准确“当下”之外的前后各一部分出来,用以描述“dasein”,“sein”本身不存在,“zeit”本身不“存在”,时间和存在互为描述,但是又不能用“本有”来总括.“es”的神秘主义属性,人之所以为人而时间存在,时间的存在是因为人之“思”等等.虽然分析严谨繁琐,但也隐隐有互证之嫌.04-08
  • The 星星
    这其实是一本讲德语语法的书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