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杜微微
    苦痛与矛盾,一个哲学教授经历的1978—2008。11-01
  • 停雲
    《三十年间有与无》,看似寡淡,实则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陈家琪先生以个人化的记忆抵抗遗忘,这是一份命运沉思录,一种知识分子的忧郁,一个哲学教授向时代出示的个人证词。06-26
  • 叶尔孤白
    关怀太深,太真诚,以及于那些近似幼稚与偏见的观点也不让人忍心责备。那一代人既是历史暴力与错误的产物,也在历史的暴力与错误里发挥他们常常意想不到的作用,这一矛盾无法被“取消”;的确,这一代人的知识体系基本已经落伍了(特别是在文学领域“守成”的这一批人),但我们总还是能扬弃什么。中国变化太快了,以至于任何声称书写当代的努力都变成了旧眼光与刻板印象,甚至连记录过去的尝试也被进步所重述,一个真正的叙事学问题。这本书不仅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当代记述,反过来也有了后世阅读的超时间感———永远不稳定的时代印象,以及现在更显得糟糕的八九十年代。03-23
  • 雪磨坊
    中学时候看的,气息很好,时有微凉不是风,听说作者要写《五十年间有与无》了,但看完仍然不明白,哲学界流行的那几阵热,是怎样刮起来的,在很多棘手的事体上(比如美国打伊拉克和台北入世)说当时的人不关心,不知道有多少出于实情。1978年的日记中摘抄了一段“出现国家资产阶级的根本标志就是群众的非政治化,苏联社会的保守性是否与整个社会的‘非政治化’有关”,1996年的作者回忆三十年前,说自己“亲眼看到了当各级政府组织都陷于瘫痪时,社会依旧可以正常运转这一事实”,是有体悟的,但正如代后记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那两个概念,是很容易让一些人困于思考“命题的语言形式”。05-27
  • koestler.
    三星半吧,比沉默的视野差的不是一点两点。结构松散,应该是发表的合集,用年份凑数。部分地方和沉默视野重合,但是也有作者的生平,和见闻。一些段落和字句着实令人感动。04-01
  • 微微照
    一晚上翻完。关于武汉,每个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05-14
  • 三十年间 从年轻走向老去 这期间的有 这期间的无 真不好说08-29
  • 李大卫
    一个晚上看完的,日记体,简单的。07-10
  • 伦敦在逃火野丽
    建国以来的历史简直是一本宏大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现在仍在连载。02-21
  • 老青菜。
    萧乾先生XX大革命的时候多次想自杀,文洁若就写了一句英文纸条:We will outlive them。Lenin died with his first clenched in hatred.Jesus died with His hand open in love and healing to every human being.奥斯威辛集中营门前有一块巨大的标语牌:“劳动使你自由”。知道了当年的“千岛湖事件”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还是不知道“杨志新事件”是怎么一回事情。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