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
举报
书名
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
作者
张维玲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73208231
出版年
2023-1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数
356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豆瓣评论
玫瑰开满山谷
对宋代古文运动的解读视角非常新颖,论述逻辑也很严密,看了学到很多,非常推荐~
03-22
薛定谔的猫
本书研究的是真宗和仁宗两朝的政治文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即古文运动的发轫来源于对天书运动的反思。作者的研究方法是联合政治史与文学史,考察了北宋从真宗朝利用谶纬、汉唐经学和道教思想来给赵宋王朝提供合法性的支持,到仁宗朝经过士人的努力开始对天书运动进行批判,否定了真宗朝的太平,从而推动了古文运动对汉唐经学的放弃与重组。
03-16
行营都统林黛玉
看似荒唐的天书有其构建政权合法性的历史惯性而非真宗偶发。王钦若等“徐铉后学”顺势崛起,宣扬唐玄宗政治,利用谶纬思想并以道教改造,营造“太平无为”。王旦、寇准等北方文士顺势加入,甚至反客为主。然而诠释灾异时,寻求革新的政治理性与已成太平的宣传相矛盾。真宗去世,太平叙述一面在学术上遭质疑,一面被作为政治遗产作为斗争工具。在以往被质疑的杨亿等人支持下,对此叙事模式反思的古文运动兴起、成熟,最终宣告传统神道设教的绝唱,汉唐以来的谶纬学宣告终结。(经学分析看得好困,封面不及台版但也好看,价格良心)
01-31
这么近,那么远
“本书通过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分析宋代古文运动展开的历史脉络。上篇探讨1008至1033年的所谓“天书时代”,如何在真宗与徐铉后学的合作下,融合汉唐经学、谶纬学、道教思想于一体;下篇探讨仁宗朝的古文运动如何在批判天书时代的政治文化中诞生。”
03-13
魂兮归来
在君主的层面,作者聚焦于太宗、真宗、仁宗对祥瑞、灾异的态度,试图凸显宋朝君主对“致太平”的期待和焦虑;在大臣层面,作者聚焦于大臣的政治网络以及用网络形成的几个集团(徐铉、王钦若等)在君主试图“致太平”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果这样归纳作者的理路没有大误的话,那么作者试图将“政治史”和“儒学史”关联的做法似乎和政治文化史的处理办法相差不大,而且似乎没有和宋代政治史、儒学史两个系统中的重要事件扣的很紧(顶多也就只有标题里提到的“天书时代”和古文运动,但这中间还有大量的其他为学者重视的事件都被作者草草略过),感觉作者的思路反而被前面总结的那个理路所控制,有些走不出来了。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更新了我对北宋前半段政治史的认识,分析也很到位,说这是一本成功的好书大抵是没有问题的。
02-14
长日将尽
新书向来评分虚高,此亦一例。啰嗦凑字数,未见有甚过人处。某派某派之论更是削足适履,胡乱攀扯,老套生厌
03-06
古典梦话
1、对仁宗而言,承认太平已失,并不等同于否定真宗之政...他承认自己丧失真宗的太平成就,而思在“奉真考业”的前提下加以恢复;但从范仲淹集团或孙、杨派士大夫的角度来看,真宗时代的政治文化与政治举措本身即是需要批判的对象。正是这个差距,导致仁宗对庆历改革渐生不满之情;2、学者所熟悉的北宋改革与变法,以及士大夫所获得的论政、言事之权,都非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是在真、仁之际天书时代瓦解,政治文化重塑后的发展;3、天书时代在仁宗朝的破产,其意义不仅在于士大夫否定赵宋曾经拥有过太平,更深刻的是,这意味着士大夫反省甚至放弃汉唐儒学所诠释的政治理念...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终结了汉唐的政治典范,并为新的各种学说开启了广袤的竞逐园地,中国历史在此意义上,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01-31
彼何人斯
导论很吸引人,特别是作者意识到“古文运动”中的断裂,对典范叙事的提炼和反思,对《续长编》倾向性的提示等等。到实际分析又总是差口气,有史料辨析不足之感,虽然是政治史结合思想史(经学史),但基本框架似多依赖于政治史已有成果,必要处有时缺乏论证,如第四章论孙、杨派与范仲淹集团的斗争便失于简单,未必站得住脚。
01-05
悼玉轩主人
正本清源的一本优秀博士论文,呈现了更多元而又更复杂的“古文运动”,可惜了杨亿大佬,一不留神就被塑造成反面典型了,“历史书写”的力量太恐怖了。
01-17
十二点吃饭
以“追求太平”为线索重构北宋前中期的政治史,这种方式有助于解释政治演进的逻辑,但也有可能简化政治的复杂性,在史料较为丰富的宋史研究中有一定风险。从“太平”到古文运动,采用政治史与思想史的角度去阐释文学变革,恐怕会导致很多研究文学史的学者不能解释,此说可能还需更详细、全面的论证。不过,该书的水平与价值并不会受影响,在近年的宋代政治史优秀著作中可称突出。视角独特、逻辑自洽、多有启发,期待该书引发出学界更多杰出的研究成果。
04-27
秀逗君
考据的内容显得有些不足,至少论明了真宗、仁宗时代为以后的百花齐放奠定了意识形态和文化层面的基础。历史真的是挺有意思,无心插柳柳成荫。出差三天,有些累。
04-24
milanpirlo
繁简皆购,读的三联版。初始以为作者只是单纯写真宗朝事,但后来发现作者其实野心颇大,想至少对两件大事进行溯源,一是宋儒后来为何“疑经”,不再迷信汉唐经典注疏;二是宋后谶纬之说在主流知识阶层几乎绝迹。这两者几乎都与大中祥符时期的天书运动有关。作者认为,随着真、仁更替,古文运动即是对天书时代的反动。这一点其实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05-10
数峰无语
说实话,并没有想象中好。作者的关切甚大,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的历史进程被其视为对汉唐经典注梳与政治典范的反动与清理,开启了宋学的疑经风气。其对既往形成的古文运动典范叙事的拆解,及古文运动是从对天书时代的反思中走出的,都是站得住脚的论断。但问题是,作者的重心似乎还是更偏向于儒学史或政治文化史。我个人比较介意的是作者往往将学术派别与政治派别相混淆,或许从学术源流上,可以追溯长远,但这些群体在政治上的倾向是否可以被称为徐铉派或柳开派?同时,作者讨论政治史往往仅关注君臣的“说法”,对于形势的复杂性似乎失去简单。我颇为困惑的是南唐士人,所形成的核心明确、思想统一的圈子,为何能为太宗、真宗所容忍?相较于徐铉后学,更值得关注的似乎是宋初统一全国后,对以南唐为中心的南方思想与政治资源的吸收与利用。
04-15
猛
论述简要而又精辟,第二章“走向太平”一章关于宋初政治文化的分析,为我解答了为何宋初崇尚“黄老”之学。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略有遗憾。
04-19
文在兹
结论似可接受,毕竟天书运动在古文运动之前,两者肯定有其联系。分析略嫌刻板,尤其是太过强调儒学/谶纬传统和滥用政治集团分析法。总体缺点是没有真正开掘新材料(北宋道教潜流),还有就是把政治行为理性化(为何不是一小撮人拙劣的政治投机,毕竟当时就有很多人就不信)。
04-18
东土大唐
汉唐意识形态的立与破,与赵宋追求统治的正当性结合在了一起
12-29
归去来兮
本书将“政治史”与“儒学史”综合并观的思路,确乎有可能为宋史研究开一新路。但是美中不足在于作者在政治史维度过于强调“人际网络”,在儒学史维度又缺乏对思想体系的深切认识,使得整体论述有些拖沓重复。在史实重建的层面上,作者发掘出“太平”愿景之于宋初四朝政治史的意义,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政治文化线索,由此展开对“天书时代”的论述,颇有启发。
11-17
我的红官师父
如此亲民接地气的价格,在现在动辄大几十上百元的定价中可谓一股清流,虽然没有读,但这个价格它值五星。
10-17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