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叶赫娜娜
    多少人还没抗争过就死去了,至少他们还知道有另外一个世界。04-18
  • Leslie
    诺曼梅勒总喜欢自比托尔斯泰,大学时的我总喜欢妄称自己是诺曼梅勒......梅勒成功了,我只是成了一个文案。03-14
  • traumen
    最妙的是那些美好的东西尚未败坏的时候。02-01
  • 线团的花边
    和最近在看的《好莱坞》正好形成观照。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能大大方方纠葛进一段又一段情缘。相似的第一人称闯入陌生领域的叙事模式,让我想起盖茨比——50年代有着与20年代类似的繁闹,但志得意满的飞行员“我”显然拥有了更强烈的主观参与度和灵活性。梅勒的人称视点变换很有意思 一会儿我,一会儿他,像是把文字游戏用作对光怪陆离好莱坞的隐喻。他不遵循单线叙事,每个人的故事都和他人的关系中和盘托出。开始还遵从着一定的规范 到后面就变成了两条线索并行。梅勒花大气力描绘人物的生平,似乎在故意向读者强调正在阅读的,即使情节引人入胜,依旧是一部小说。好莱坞电影的文学性不可与之同日而语,而在庞大电影工业下希望突破自己的电影工作者被描绘得十足细致,像是存在主义者一贯持有的对文化工业的不屑和无奈。05-22
  • 囫囵吞枣的读完,读的好累。02-09
  • 蒙太奇
    藏龙卧虎的是非之地,奇异的故事展开丰富的众生相。09-04
  • 桔子
    当他们不再相爱时,当年那些绵绵情话散落何处?葬在了天上的哪一片墓地?08-18
  • 郁闷中
    推荐序写的太差了,都什么年代了,居然写出这种序来07-07
  • lieerli
    迷乱和自失的一段生活 歌舞升平和溃烂同时存在 但这本书应该还算温和 只是失望和失败 没到残酷。我的现实主义终于读到梅勒了05-31
  • 读书有害大脑
    看不懂,还有100页放弃了07-07
  • 喜欢这种风格的小说,只是结尾有些拖沓。07-01
  • 寻路地球
    从紧绷着的战争的情绪中松懈下来,真正开始面对生活。想完全遵照内心,却总难如愿。为名誉、为金钱、为欲望,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内心最不想发生的。现实和幻想间差距之巨,也许就是导致随后“垮掉的一代”诞生的原因。存在,是多么不容易。01-24
  • 一番星
    『爱只是一阵很响的噪音。』10-05
  • 文右語
    酒池肉林,孰难落角。身体力行的写出皮肉之下血液流动的账本,但并不是流水账。便作了流血账。03-04
  • 拧发条鸟
    不行,存在主义大师的作品实在欣赏不来。当看到不厌其烦不限篇幅地用日常行为描述一个人物时,我就感到无比枯燥无聊,又很泄气,这不是什么创作,只是做一些唠叨的堆砌而已。这本书跟里面的电影世界一样,徒有其声名。04-30
  • 日暮倚修竹
    自比托尔斯泰的诺曼,也确实会写故事。作为泰斗,影响了很多作家。阅读时仿佛同时领略许多位作家的风格。比如最喜欢的罗斯,门罗之类。201709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