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种瓜得瓜
    当电影出现后,小说的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乃至阅读每一篇现当代小说时,我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而当它又是一部翻译而来的作品时,又会加上一个问题,翻译而来的小说究竟看什么?成为另一种非作者使用的语言后,哪些还是作者具有的,而哪些或许已经属于译者。这部老马的处女作,似乎给了我某些答案。09-24
  • 欢乐分裂
    《百年孤独》外传、小传或热身,发生于奥雷良诺家族史中段时期的一个侧面故事,三重叙事中浮现一个马孔多幽灵形象,这些不相信过去也不相信未来的枯枝败叶们永世孤独,充满死亡的腐败气息;叙事者的自然转换,同一时间点不同空间的剖析,让这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得以丰盈,且有不动声色的力量。03-01
  • 沁云
    我看过的马尔克斯小说都有一种难以言传的迷人气质,组成它的或许有来自不熟悉的异域的风土、那些对自己的历史和当下行为从不加以解释的神秘但普通的人物,还有作家对叙事的层次和语调的精准把握,也肯定还有别的东西。所有这些特质,都能在这本成名作里找到。04-02
  • 申由己
    读的意犹未尽,总感觉好像才有点儿感觉了,却突然结束了。不知道前因,也不知后果。10-16
  • 看不见的城市
    埋葬魔鬼的好日子。手法上貌似福克纳附体?03-29
  • 人类学科研究员
    充满了腐尸气味的小说,居然伴着那些文字就冲了过来。还有随时切换的主角视角,眩晕又迷离的叙事风格,在他一遍又一遍重复的絮絮叨叨中,彻底爱上了。「百年孤独」拿出来再看一边吧,也不是很难。05-20
  • 路西法尔
    面对衰败无可挽回,孤独者渐至无事可做,于是在回忆中构建起魔幻的城。我怕终有一日党的天下会万世不易,中国的文人专心的拼凑深奥的符号,而中国人终究也会沦落到马孔多居民这般无法互相理解、永恒孤独的田地。09-04
  • 影随茵动
    ”马孔多的礼拜三,正是埋葬魔鬼的好日子。“——处女作、《百年孤独》的雏形、炽热诡谲的魔幻笔触,蒸腾发酵的孤独雾气,我还是最爱拉美文学。01-15
  • 成知默
    曾是应许之地、和平之乡、金羊毛的马孔多,被浑浑噩噩、目空一切的“枯枝败叶”败坏的马孔多,一个孤僻、坚毅、宛若幽灵的大夫,各自咀嚼着各自的秘密与辛酸、憧憬与幻灭的祖孙三代,冷漠而满含恶意的小镇众生。马尔克斯说:“亲人去世了,应该种上一株茉莉,这样就能夜夜想起她。”05-08
  • 雾港
    马贡多是个神奇的地方,同一件事被祖孙三代目睹一遭,摇身变成了三个故事。这里生长着大量看不见的人,它们餐风露宿飘摇在天地之间,只为偶一为之地现身,惊鸿一瞥,旋即消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却又死而不僵。他们终究化为这永生之城镇中,一团不灭的存在,名之为"枯枝败叶"。07-09
  • 恪彥
    终在频繁切换的镜头下,倒头酣睡了…12-15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知道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处女作后立刻释然了。文笔确实不如成熟时期流畅,但“在故事之上架构故事”的能力已让人过目难忘。一部《百年孤独》从楔子到正文居然隔了12年,这份执念比瓦解万物的时间更让人不寒而栗。04-10
  • 水星
    多年以后,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将「枯枝败叶」中的"我"一个个换成了"奥雷里亚诺"。05-07
  • danyboy
    这本我喜欢,比无人写信的上校好看,而且我不想像索隐派那样和加西亚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解读。祖孙三代描述一个人,这个人和枯枝败叶们一起来到这里,在枯枝败叶们离去时死去,他活着时吃青草,快死时像骷髅,他是谁?为何而来又因何而死?谜底无需揭开,因为小说的最后提示了镇子的消失,鸟叫了,反正一切荒诞终将归于虚无。04-13
  • 商夏
    实事求是的说这本书如果作者不是马尔克斯就应该只卖300册。06-13
  • august
    马尔克斯的处女作,犹如一般作家的处女作一样,不长不短,一本中篇。马尔克斯说写这部小说时,搭进了一切他所会的技巧。就像对待初恋一样,你什么都不懂,但你却竭尽所能。“那是我最真诚、最自然的小说。” 我们能在马尔克斯之后的各种小说中找到《枯枝败叶》的影子,包括《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这本处女作就像是一块玻璃,最后碎了,洒进了他的每一本书中。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