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辛彬
    80年代中国文学的先锋派的介绍。09-28
  • momo
    写的很清晰密密绵绵的,就是太长了看的后面咀嚼的很累。10-20
  • 莫菱子
    大约是1990年春天的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格非和余华到西八间房找我。我从电脑机房匆匆赶回(那时我正在完成博士论文最后定稿),在我宿舍的桌上堆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外文 版的书籍。质朴的格非翻阅着那些书籍流露出赞许的神态,聪明过人的余华马上看出了蹊跷。余华对格非说:“格非,这家伙是把我们作为他的理论的证明材料。”11-20
  • 東樓
    人生不再特别悲壮也不再特别有意义,仅此而已08-20
  • 王八念经节节高
    神降是反讽的基岩,小鸡们学会扇翅膀了吗?12-17
  • 输入昵称
    附录简洁清晰概括性强,关于先锋文学的形式探索与历史认知局限,这本已经谈得差不多了。轻轻批评《许三观卖血记》,“受到多方颂扬,他的自我感觉也十分好”,看得我神清气爽。09-17
  • 智慧狗兔
    啊哈~看到另一个版本下一有趣短评,批评 批评文学的 要强调一嘴 要开始说句“不好听的”啦,就…蛮逗的hh12-02
  • 豆友137670324
    作者旁征博引,难懂,但写得很好!我比较喜欢导言和上篇的叙事革命,尤其关注对先锋作家之间的差异的探讨。作者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切入,将先锋文学纳入后现代性的谱系之中,在强调先锋文学的西方资源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国内语境与本土生成。先锋派是在文化溃败时期的历史压力之下写作的群体,他们是一群无父的逃逸者,他们的形式冒险是对传统的挑战、是一个怀疑时代的生存态度的外化,作家们在创作中消解深度模式、探索叙事策略、进行语词游戏、出入现实边际,然而,作为一群后悲剧时代的讲述者,其讲述的历史故事不过是自我表白的寓言,奏响无主题变奏的文化挽歌。我对先锋派的形式探索颇为感兴趣,文学应当不断寻找无限可能性。作者在小说文本上下了很大功夫,读起来也很流畅。但整本书都是这样的话语,到中篇和下篇觉得有些重复和疲惫(是我太菜……)02-20
  • 出荒岛记
    对先锋文学和90年代创作的分析统概。与后现代文艺理论结合得相当紧密。由于读作品不够、对理论了解不深,感觉只能囫囵吞枣大概摄入。04-08
  • 女孩和三文鱼
    后面引用的《西方的没落》,确实有一种文化荒原之感。01-27
  • 周粥粥
    先锋文学30年,值得再看。08-04
  • 番茄盖饭
    技术的解析是为了了解文化背后的困境与出处。了解先锋文学,就是为了找出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与出处。每一个人志在文学的人都会试图拯救文学,陈晓明是通过一篇篇文论,苏童、余华他们是一篇篇小说,因此,我们读了一本又一本书。09-25
  • Whatever伊fun
    凡是令我自惭形秽的书都是好书。中间有些部分真是下功夫才能读好,还会重读的。思考标记了很多,在远离八十年代的今天,我们有更公平的眼光来审视先锋,先锋的确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探讨。所谓的先锋派,其实是先锋的姿态,他们想借助于形式的探索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真实,可是实际的准备还不足,这产生了激情高扬的作品,也导致了高潮后的迅速落潮。先锋注定是开路人的角色,他们的重器是形式主义,但是刨除了形式主义之外,又怎样保持创新姿态呢?开路人逐渐放缓脚步后,后继者也未能跟上——“先锋”与其后诞生的“晚生代”,形成一种断裂。在今天的写作中,不管是不是“小说死了”,都很难再接续先锋寻得一种平衡。02-11
  • 雅克·梭哈
    书本同王者荣耀、电视剧、三流小说破碎而诡异的混杂在一起,十余天一本书的龟速运动本身就可以折射出一种颓废、堕落、内心无力的生活状态。陈晓明笔下暗流汹涌的文化荒原之感常常与我的心境朋比为奸,融合成一种苍白悲凉却时时夹着几分快感的阅读体验。它超出以往,似乎预示着某种新的东西,但莫可名状。01-06
  • 马扎罗
    先锋文学是文学实验,因此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只要对当下写作传统形成了挑战就可以归为先锋文学,其实“现代主义”也应如此,而不该定格。作者在中国先锋文学刚兴起的时候就选择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断深入,与作者们一同成长,还能直言不讳,很让人敬佩。就目前的我而言这本文学批评著作过于深奥了11-06
  • Nylon
    陈晓明老师用一个巨大的后现代主义框架详细的讨论了先锋派文学的感觉方式、叙事方法、语言风格、特殊主题等等方面,论述层层推进框架极大,读起来都难以消化。上篇通过马原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作品分析先锋派相比于先前文学产生的叙事技巧发展,包括抒情风格、叙事策略(重复、空缺等);中篇讲“精神变异”则以几个精神层面主题的出现为讨论方向,尤其借助后现代主义框架剖析先锋派的暴力、“自我流放”以及孤独感等精神特征;下篇拓及文化层面,谈“历史颓败”、”现代性策略“等。许多章节间相互呼应,没有对后现代主义与先锋派文学足够的了解很难把握住这巨大框架,尤其是下篇谈到大量90年代新生代作家(我都没读过)。很喜欢书名,仿佛置身一代人的语境,在文化溃败时代的无边旷野上茫然挣扎,带着某种悲哀与憧憬迎接无边挑战。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