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wowo
    这文笔。。。太理工科了。。。03-03
  • 鸿轩
    作者通过自传性质的对火星登陆项目介绍,描述了一部分关于团队,特别是高智力、高风险项目团队的管理经验,但是也许是工程师的总结能力不行,没有太多的结论,但是可供参考,特别是互联网产品经理。04-27
  • Robotlee
    该书提供了一面看世界上最顶级科研机构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解决最复杂的工程问题,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另,老美航天也疯狂加班。01-11
  • 01
    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2016年。今年我国的探测器也着陆火星了~07-11
  • 李白
    作者人生很有趣, 年少滑板摔断腿,到负责管理火星探测。 有不少人生感悟,只是欠缺理论化,技巧化。 应该4星,但不公平的低分评价太多,所以歌5星05-28
  • jebtang
    有点过于流水,不可否认,作者是nasa的nerd工程师中情商比较高的人01-25
  • 五斗先生
    这个只是讲故事,没有讲道理08-21
  • 大脸
    作者作为火星探测计划的落地环节(edl)的负责人,讲述了他带领团队三次为火星探测进行的落地环节设计,困难重重,惊心动魄,即使团队里都是顶尖科学家也没能避免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甚至火箭升空后还要重设参数),也经历了多次的至暗时刻。火箭耗资巨大,升空后没有可以挽回的余地,细微的差异将会带来灭顶灾难。一次次的模拟和测试,甚至让人觉得一点都不高科技,一点都不酷,但工程学就是这样,要万无一失就要充分判断出所有灾难情况,有时候与常识相悖(某种耐热材料在极端情况下运行良好,却在中性环境中挥发了)。作者给出了非常核心的价值判断,即,要多思考,怀疑你看到的观点,寻找本质,反复观察-调整-决策-行动。再介绍困难和寻找突破的时候,作者给出了自己认为的管理理念,值得思考。最后,适应了作者的语言风格后会发现他挺幽默06-14
  • 童书小读伴
    特朗普先生说2030年把人送上火星,why not?03-25
  • Daneestone
    让每个人都变成系统工程师。·How his team learned to switch from fear-based to curiosity-based decision making·How to escape “The Dark Room”—the creative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