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异乡人
    “谁会来爱我”与其这样发问,不如做那个第一个去爱的人,爱那不确定的他者,只是去爱,从爱他人那里我才接受了自己。(很有列维纳斯的影子,论肉那一节将梅洛庞蒂的肉发挥的淋漓尽致)12-28
  • 碎虹蝶歌
    陪伴我度过了难熬的四个月。02-03
  • 远方の夏
    法国哲学看起来总是很吃力…加上现象学就更吃力了。看到最后还是没懂那个爱洛斯到底如何作用。10-17
  • abitobssesed
    书的谈论让这个话题索然无味,而且虚弱。当然比弗洛姆哲学味浓一些。马里翁在自爱与他爱问题上牵扯。人的思维中为什么建立“对象”意识,人的自我与他者能全然分离吗?“情爱”是一个太后延的问题了。自爱也是。自爱与爱人根本就不同域,说自爱先于他爱很扯。03-03
  • 油炸托克思
    他者的爱洛斯化,这点有启发11-19
  • 西希弗的石头
    关于爱欲的沉思体,现象学知音体,涵盖了实际恋爱中的各种现象,但推进的脉络还是很鲜明的:爱若斯还原作为存在的根基,爱若斯者前进所遇到的困境和试图的出路。本书谈了很多爱欲,但似乎对精神分析嗤之以鼻的马里翁,或者说现象学的方法本身,还是沉溺于可见与不可见,对性还是保持着沉默,身体的享乐之孔没被现象之光照亮。08-17
  • יוֹחָנָן
    马里翁的现象学三部曲的续曲,在这本书中马里翁进行了Eros还原,这是比认识论还原与存在论还原更为根本的还原,只有在这一还原中爱者才能够失去一切并获得一切。读这本书的感受是在看一本极其学术的爱情书,更像是马里翁的随笔感想,最终仍然是走向上帝之爱。Marion的文笔可是真好。05-24
  • 豆友3885817
    我们和西方人还是隔着一层,仅就表达而言,法国人的那种晦涩即使翻译成中文,读上去也像是读外语,更别说思想的隔膜。10-22
  • Nyx
    人作为爱之存在优先于人作为认识之存在和意愿之存在。(舍勒)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