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奥奥像笨笨
    长期在中国深入一线的斯诺写出的纪实文学,之前看的《毛泽东传》有一些内容就是引用于此。对于很多历史事件比如大革命、长征等的描述应该是最为详细和真实的,注重细节,但也因为过细,对于我这种对于历史了解浮皮潦草的人来说就会想跳过去,以至于后三分之一就弃书了。苏区红军的日子都很艰苦,但是他们都积极乐观,有着一种高层次的幸福感。用斯诺的话说就是“第一批发自内心感到幸福的中国无产阶级”;红军军官“兄弟们跟我上”而不是“弟兄们给我冲”。12-16
  • 阿沛
    "历史的洪流必须找到宣泄的出口。"12-18
  • 他是sunny
    作为党史,中国史的补充读物,从外国人视角了解红军,共产党,党员,领导人等。有很多细节挺有意思的,算是自己读第一部关于党史的文学。02-05
  • 未满達人
    果军那几句“他们吃得比我们好得多”“是的他们吃的是老百姓给的”“我们凭什么要为那些有钱人卖命”,已经说明了为啥优势在我却输得一塌糊涂。。。02-04
  • 辰灰
    作为美国记者的对红色苏区的采访记录,此书立场客观,叙述详实,叙述风格也平实有趣,采访的人物无论是中共领导、红军士战士还是普通民众,都很能够体现红色根据地真实的社会情况精神面貌。03-09
  • kid u
    大半夜看得热血沸腾的。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小时候耳熟能详的课文被斯诺写得历历在目,荡气回肠。想来当时的D真是有理想的、进步的、开启中国千万农民民智的D啊。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D的历史像极了一家公司,刚创业的时候几个合伙人群情激昂地要make a difference,然后规模渐渐扩大,也越来越鱼龙混杂,最后劣币驱逐良币,尽是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性是复杂的,必定造就与人有关的一切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体现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在同样的阶段又有着不同的侧面。在行将不惑的时候重读小时候背过无数遍的历史,自我感觉能更全面、客观、中立地反思和接受信息了。02-21
  • 艾瑞冈
    有点儿好奇书里的阶级矛盾的分析是斯诺自己想的还是听后总结的。确实该早一点儿读,很有意思的内容。02-09
  • 姜夫人
    有组织,有纪律,有格局03-23
  • 叶梓
    只要文笔写得好,党史也可以非常好看!04-01
  • momo
    边读边拍大腿,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作者那么出色,大胆、果决、客观、再加一点运气,或许就是天降的局外人视角来破除洗脑包正本清源的。03-27
  • lipiao
    历史从来只为胜利者代言。04-07
  • 屑屑
    浪漫主义的革命时代,他们都在为那个理想国而奋斗,“同志们,跟我走。” 不管怎样,红星曾经照耀过中国……09-28
  • 只能说谢谢斯诺先生记录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04-07
  • null
    看晚了,早点看就好了09-30
  • 子非材
    听书名还以为内容又红又专,没料是这样的局外人视角。来自敢于深入当时被外界认为是狼虎之地的陕北苏区的美国记者,他事前对走访苏区所持有的极为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全书定下了易于读者代入的主题调性,外加风趣生动又不失客观敏锐的书写风格,造就了这份好读又可信的采访报告。有关红军领导人的生平观念,有关被封锁的苏区内的建设运作,有关红军区别于白军的信念风貌,有关内战时期共产党能够民心所向且脱颖而出的缘由,都是我们能从中读到的。07-17
  • 微笑的长颈鹿
    我的研究方向就是毛泽东诗词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而《红星照耀中国》是毛泽东诗词第一次公开,其中的《七律长征》也是第一首进入日本的毛泽东诗词。惭愧如我,直到现在才第一次翻开《红星照耀中国》。原本以为,读一个外国记者写的革命史,倒不如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现在才发现,斯诺这个外国人可不得了,他既是一个观察者、采访者,也是一个叙述者和评论者,幽默的时候能用可可粉的段子让人捧腹大笑,严肃起来也能让人隔着文字都感受得到西安事变来临前的紧张。通过这个“第三方”视角,我们也能看得更清楚共产党究竟为何能取胜——因为他抓得住群众的心。印象最深的就是,朱德元帅在列举了一系列共产党的优势后,停顿许久终于说,不,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有群众。感谢斯诺,在全世界都以为红军如怪兽般凶猛时,他为红军还原了真实的模样。06-14
  • 安得其所
    斯诺当时能去就很不易,有战地记者的神勇,能生动如实写下所见所感所思,更为难得。在当时,是破除国统区和外国人的偏见与恐慌,在当下,是在官方叙述之外留下一份可信好读的现场记录。10-01
  • 雪竟然是白色的
    读罢全书,终于明白斯诺先生为何在新中国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了。在一个来自美国的记者,能够将他在中国共产党占领区所目睹的故事基本客观得写出来并出版,并不加以恶意揣测和煽动引导,将这些事情介绍到对共产主义抱有怀疑态度的西方,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有力注脚,也是天然的宣传材料。这本书也让那些对共产主义为何能席卷中国这一问题抱有怀疑的人了解到当时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的两种社会的不同,从不同中窥见活力和希望究竟是来源于何处。我很喜欢书中斯诺造访红军列宁室并参加他们会议的描写,很简单的勾勒出了红军当时的精神面貌,让人感受到他们身上炽热如火的理想主义和脚踏实地的实事求是。这样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自然会感召一批批年青人去投身到中国革命的事业中去。斯诺写了一本好书,能让人窥探到新旧两个中国细细的分界线。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