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电子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讽刺的解剖
反馈
书名
讽刺的解剖
作者
吉尔伯特·海厄特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100194549
出版年
2021-1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页数
384
定价
85.00
装帧
精装
标签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艺学
豆瓣评论
斐君
讽刺像夏末秋初的凉风——盛夏时它让你想念,但真来时却要割你的脸。
09-29
Halychyna
可以感受到讽刺作品的张力:要痛,但不能太痛。
04-27
philo-sophiee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的讽刺独白(比翁之于贺拉斯、苏柏亚、古希腊四大学派)&林总的有关法国戏剧(巨人传、列那狐、莫里哀、波斯人信札、老实人、犀牛),内容很丰富,值得买回来家中常备。以及感觉下学期还是得选文学批评啊啊啊
12-13
黄克思
看完了之后只想说真是苦差事。
04-12
苏野
西方古典学视野下讽刺文学的文本之河。
04-20
释槐鸟
这是一本给成年人看的《皇帝的新衣》。不论故事、史实,还是经过文学技巧修饰后的各种文本,讽刺的对象不再是主要人物,其根蒂却是一个纯粹读者的个人体验。书中讲了很多他人研究的一些边角料引论,可以忽略;主要是从文本层面讲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比如《神曲》《美丽新世界》《格列佛游记》《变形记》,译文的语言看似中正,细看之下还蛮横生趣味的,尤其是对文学文本进行概述的时候。怎奈这本书止步于文本层面,没有将自己引向一种哲学思考的维度,且拿来当作工具书吧。
05-29
梦魇马戏团
Satura:充满/杂拌。英美文学研究真都是除了感叹读得真多之外就很空虚。
05-13
Echo
条分缕析,类似于导读类
01-19
复峰
实在是妙!海厄特始终在尝试界定讽刺的特性和限度,区分各种偏离和混用。据此勃朗宁的独白诗既有讽刺类,也有庄重的戏剧变体。而译者称“古之怨诗,即今之讽刺文学”,似乎是个武断而并不那么海厄特的结论。一方面兼顾作者动机与读者反应,一方面如数家珍地注目于诸类作品,并力求给予审美上的判断。譬如拜伦的戏仿诗《审判的幻景》乃是讽刺天才的杰作,《唐璜》则过度偏离(主题)而失去特性成为“失败的作品”。妙语不断,阿里斯托芬“把酒神巴库斯扔到一个硕大的搅拌碗里,然后和我们开杯痛饮十几杯,把酒涂到我们脸上……把我们带进一个沉醉的、颠倒错乱的想象世界”除了知识的教益外(比如科普了那么多我没听过的书),该书的题材本身就意味着它将充满乐趣,尤其“恶作剧”一节,大半夜憋笑很难受的。最后,“为讽刺欢呼!”
11-25
蓟小豚
“文学与思想译丛”第一种,海厄特把小题目做深做透的典范之作——“如果你想理解任何时代,就不仅需要阅读这一时代的英雄作品和哲学书籍,也需要阅读这时的喜剧和讽刺作品。”确实啊,就像苏联笑话比新闻更有利于理解时代吧。
10-29
TiresiasK
在读完文学意义后不免好奇讽刺的数量质量与形式同国别、时代以及其他事件是否有联系,究竟是融于日常生活,还是基于对宏大的戏仿。
01-16
刺客铁之陀
理论分析睿智犀利,译笔舒畅绵柔。跟不上作者的阅读量,仅就我读过的几本讽刺作品来看,作者重在描述。再多点儿有穿透力的分析就好了。
12-31
Vinland
算是一部讽刺文学史,作者从独白 、戏仿和叙事三种形式阐述了讽刺文学的特征,征引的文学作品都很有意思。行文很“文学化”,算是内容和形式比较统一了。插图和目录不错。看的很粗。老感觉最后走向了一种对“讽刺”自身的讽刺。“赞颂讽刺,这第十位缪斯——她的面容并不像她的姐妹那样静穆和端庄,而是带着挤眉弄眼的皱纹,这个表情既不是德谟克利特的放声大笑,亦非赫拉克利特的一贯悲泣,亦非哭笑不得;她并不致力于建构救治人类流行疾病的永恒工事;但她经常创造自己特有的杰作之一,即这样一幅人像:它有一颗跳动的心,当我们凝视它的双眸时,它似乎痛苦而扭曲地反映了我们自身的灵魂。”
02-02
西瓜然
作者阅读量实在太大了,翻译也好,完全可以当书单用
11-24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