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星期六历史学家
    从当时角度来看,绝对是跨时代的大作,但是如果今天的学者还按照他的大体思路,只是做深做细了,我觉得就评分肯定没有这么高。05-25
  • 黒色de白马
    整本书洋溢着一种近乎猎奇而又冷静叙述的氛围,阅读体验还挺奇特的。02-27
  • 遠日點
    之前英文版读了三分之一实在读不下去了,一方面因为技术词汇太多,也因为材料庞杂,章节脉络不甚清晰,很容易就迷失在诸多历史细节当中。作者似乎相当重视“空间”概念,由嗅觉的文化史,串联起十八世纪以来的公共卫生、城市规划、技术革新、审美品味、消费文化和政治想象,由气动化学如何探索体味与健康的关系,清淡的植物香如何取代浓郁的麝香成为上流社会的象征,到管理主义的城市规划者如何解决城市家庭的秽物、决定工业区位,涉及的话题与征引的材料都相当广泛。不过挑选感兴趣的读一两章就可以了。09-09
  • 惟文字间
    人们对气味的感知和容忍、学科化和标签化,昭示了现代性是如何通过感官来完成自身的基本形态和身体层面的渗透的,以及它的诸多策略的学历基础其实并没有那么科学而且理性。06-30
  • sanbilly
    传说中的那本名著终于有了中译本。这么有趣的研究,过去我读英文版的时候,却很艰难。我想,除了语言能力和法国史常识(史料细节)的欠缺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严重缺少对科学史的了解,单纯地预设了那种注重“表象”的新文化史的阅读期望。。这次读起来要顺畅很多,重新发现-反思了很多重要的议题。真的就像涂丰恩的推荐“在這樣一本豐富的著作中,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議題”。。这就是史学经典的魅力。。期盼简体中译本也能快点出来。07-04
  • 苍崎青子
    年轻气盛的福楼拜就曾向这些所谓良好行为规范下战帖,比他后来针对既定成见的讽刺更为犀利。他这等于是在唿吁大家去彻底抛开所有规范,尤其是嗅觉的部分:「在靴子里大便、往窗户外小便、大叫干你娘的、白地里拉屎、大放响屁、抽菸抽到爆……对着人的鼻子放屁」02-21
  • Nostalgia
    Alain Corbin用气味作为切口,呈现出一幅生动而丰富的法国18、19世纪日常生活的画卷。由于涵盖范围太广,难免有些地方有蜻蜓点水之势,但很多细微处都给人巨大启发。 印象最深的一个段子是“维多利亚人为了憋住不放屁的习惯,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hhhh”12-31
  • 阿梦
    恶臭与芬芳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下才构成社会问题。在农村,粪与肥相关联,极富农业价值。而城市人太多,人粪多而无用,反而成了负累。再加上工业化环境污染,臭味一步步地从权贵阶级的审美问题上升至全民的公众健康问题,以及进而扩展成为贫困问题,种族歧视问题、阶级歧视问题。大蒜味、洋葱味...你身上有怎样的味道,别人便视你为什么人,味道决定了你的待遇,是被笑脸相迎,还是冷脸排斥。人们逐渐走上消费主义下的身体治理。02-07
  • 海边的小卡罗
    记录法国十八、十九世纪嗅觉/气味史的佳作。彼时欧洲人对气味的敏感印合了Tomkins将dissmell作为primary affects之一的观点。嗅觉感官的不适感不仅出于对污染与疾病的恐惧,更是人类对野兽性的本能抗拒,以及如黄沐恩所言之“对于身为动物的脆弱性的事物”的恶心(情动于中 183)。对排泄物的气味接受阈值降低或许还隐合了Kristeva的abjection理论(对残肢、流脓、粪污、血腥气的本能厌恶)。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嗅觉的关注还衍生了对特定族裔与社会群体的“道德恶心”,偏见冠以气味之名合理化,触发了(反/)殖民/种族政策的导火索。10-30
  • Sotang
    閱於2022年4月18日04-18
  • 非日常时区
    为毕设草草翻过,有机会再读一遍。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