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回归故里
反馈
书名
回归故里
作者
迪迪埃·埃里蓬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53518510
标签
小说
社会
文化
豆瓣评论
文东子
几乎和《秋园》同时读完,之前没有对照着来读的想法,表面看这两本书也完全不相关,然而读起来才意识到它们恰恰构成了一种微妙对照:女性-男性、中国-法国、异性恋-同性恋、非知识分子底层平民-成为知识分子和中产,然而内里却如此相通——他们对求知和摆脱底层束缚的渴望一模一样,而他们的书写也同样是对自己个人生涯的回望。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埃里蓬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视角,就是“假如一个来自于底层的人终于有机会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他又会面对什么,他将如何去看待自己的经历”。然后你会发现那些他与秋园的“对立”其实都是表象,他们各自在自己的身份和时代中挣扎,最后做的都是在这个他们挣扎的世界上诚实地找回自我这一件事。想起那句刻在德尔斐的神庙上的那句:“人啊,认识你自己”。
10-03
渡边
在凡学/打工人/土狗的戏谑热潮中,阶层的分化或对立正甚嚣尘上,“个人自由主义”惯了的我向来不喜欢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不自贱也讨厌慕强,跟鸟一样做个自然生物就好,但不得不说“阶级”一词正如咒语加身,现实也正疯狂加速其效力,大象已胀满房间鼻子破窗而出。这本书是这种“逼视”之作,作者的坦诚逼视人直面自身和过去,你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家庭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即便是社会的问题,但想解决问题也只能回归自身。这本书让我想起库切的《青春》,那是我读过的问号最多的小说没有之一,这本我也当小说来读(它的确比社会学专著更易代入和共情),而它是我读过的“阶级”一词最多的小说,这大概也是远子特别想写但(现阶段)写不出来的小说吧。远子加油。
11-13
alain.proust
深有体会,关于我们要如何逃往大城市,要如何与渐行渐远却又纠缠沉沦的往事告别,要如何被文学、哲学拯救,又要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同性恋与知识分子。
07-26
哑古
一本诚实的自我解剖之书,将个人的羞耻感受(出于阶级、出于性向)作为一种社会性病症,来观察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秩序和历史,以及早已高悬于个人命运之上的社会判决。而人生是一场改变自己的劳作,这个暴力的世界,永远随时会击败我们。
07-27
成知默
帕慕克说:“每个人的死,都是从他父亲的死开始的”,父母的死是很多作品的起点,而以此为契机来寻求和解、审视自身、直面死亡恐惧、重构家族故事成为不少作者的惯常做法。但对埃里蓬来说,“回归故里”不仅仅是与家人的和解(或者根本不是),而是与自身的和解,“与以前一直拒绝、抵制、否认的那部分和解”。与此类文学作品的温情脉脉相比,作为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反思,则充满了浓浓的思辨意味;在对众多哲学与社会学作品的援引中,在用他人故事来反观自身中,甚至显得有几分冷硬,而在这冷硬甚至疏离中,作者回溯了自己的叛逃与重建:叛逃自己的家庭与阶级,叛逃那些反面的社会与精神空间;以及叛逃后对自我生命的重建、对性取向的接纳。“拒绝回归,便是拒绝自己、拒绝生命本身”,但埃里蓬给我的感觉是他的回归是学术层面的,而非情感层面的。
10-20
邓安庆
如此坦诚深刻的自述书,读来很有共鸣。沉入自己的记忆中,书写在自己阶级身份提升过程中的感受到的痛苦,以及羞耻。痛苦与羞耻,表面看来是自己个人选择的原因,深入剖析却能看到阶级在个人生命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如此隐蔽巧妙地淘汰一个阶级的人,从而更加稳固上层的统治。而要跨越阶级,碰到的挫折、屈辱,是那些一生来就拥有的人无法想象的。
11-21
祝羽捷
西窗老师推荐了《回归故里》,一鼓作气读完,虽说是“回归”,但写的都是逃离和反叛,借着父亲去世的机会,作者重新反思自己为什么跟故乡(土地、亲眷、身份)产生隔阂,甚至不能参加父亲的葬礼,用批判的目光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自己的“雪耻”,那就是阶级给他带来的耻辱感甚至高于性少数群体的耻辱感。人不愿意回归故里,很大原因是不愿意回到从属的社会空间,希望建立新的社会身份,学习获得新身份的“习性”,对自我重新定义和主体化。我喜欢作者对自己原生态阶级的重新审视:比如想要改变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所做出的举动,不过是只关心自己,而不是建立在更宏大观念之上的政治规则;从选举看出为什么最终会背离自己阶级身份的党派,因为内心很容易接受“统治者意识形态”。这些都能映射我们当下的处境。
07-27
乌尔比安
用了一天两夜读完这本小书,发现了一个个人阅读习惯中的缺点:在读的过程中数次若有所思,但一味往下读的阅读惯性让我放弃了深层次的思考,转而追求读完的快感。下次读书要克制这种欲望,多思考总结才是。在作者对求学经历的描述和社会阶层的分析中,我无数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之兴奋不已,记得上一次收获如此美好的阅读体验,还是在读《悉达多》时。其他的阅读感受,不再于豆瓣记录。
07-30
57
可以说是一本教科书式的反思之书。不仅在于作者把自己对家庭对阶级对性取向的经验翻捡出来,而且里面列举的文献和学者,也完全是一般学生进入批判理论的经典路径。这两方面都有强烈的映照感。但也正因如此,不满足和怀疑就更深,这些书本层面的构造和反省,对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策略,到底有几分改变,在书中只留下异常微弱、迟缓和自我宽慰的印痕。
07-27
西窗随笔
太精彩了,昨天睡前想读几页,结果一发不可收,精彩至极。作者对同性恋身份和阶级身份的自我认知和反省,乃至对整个法国社会左翼运动的深刻反思,都在这本179页的小书里了。
07-15
知禾
看完很想写一写我的版本的《回归故里》。
08-06
Sarcophagus
个人阅读年度最佳。真正的反省道歉,不是空泛的姿态,而是细微记忆的解剖;不是对权势或主流的轻省顺从,而是对昔日鄙视的亲人、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同阶层的重新凝望,是以坦诚批评向萨特福柯布迪厄等精神偶像致敬;不是自我宽慰,而是不妄图就此解脱;不是洗白上岸,而是以向旧时空的回溯换来新生命的勇毅展开。借用文中萨特之言,“重要的不是我们将自己变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改变自己时做了什么。”又或歌云“记忆无论再轻,轻不过脉搏声。”(我承认我喜欢这种档次的港台通俗歌曲)
12-31
北方
这本书太赞了...作者回忆了自己从小时候到离家的这段经历,用社会学的视角看待了教育、家庭、阶级、同性恋、政治等问题,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之下,作者一边在不断成为自己,一边在不断背离自己。如何与自己、家庭、社会达成和解?这样的问题太过于令人纠结。文本平实有力,富有张力,也有相当强的专业性。
06-12
袁长庚
严格说来,这才是“把自己作为方法”。“回忆”这种极其容易陷入涣散琐碎、自我陶醉的问题,在埃里蓬的手中紧实、锋利、完整。看似不经意间对若干社会理论中根本问题的回应极其精彩。
08-27
小菊编辑
好书,在读这本书之前,从没有从阶级角度思考过自己和家人、老家的关系。
06-20
私享史
太棒了!腰封上说这是“一部具有文学气质的反思性社会学著作”,但我觉得它其实是“一部社会学视角的去文学性回忆文稿”。重点是全书充满了身为社会学家的作者对于自己过往的坦诚且深刻的社会学式自省(即便这种社会学是欧陆式的而非美国式的),指向对社会阶级、家庭出身、种族主义、学校教育和身份认同的反思,甚至为我们观看新近法国现实主义电影(比如去年的《悲惨世界》《感谢上帝》和《同义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注脚。很庆幸自己成长于一个还没有出现明显阶级差别的环境里,但作者提到的很多情景又是感同身受的:比如当自己随着所受教育的增长而成长为一个关心劳苦大众的左派时,原本属于工人阶级的父母家庭和儿时玩伴却走向了保守主义,在这种分歧中如何自处呢?而自己对于劳工的关心真的就是他们想要和需要的吗?是否带着脱离现实的同理心?
07-01
远子
讲述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不无艰辛的求学与求生路,在逃离(“逃离是一种暴力”)家乡三十年后,以父亲的死为契机,经由痛苦地反思,他终于惊讶地发现,自以为只是遭受“性向的判决”的他,早就遭受了同样严酷、隐藏得更深的“阶级的判决”。虽然和作者的经历少有重合,但读到他关于阶级差异的感受与分析时常常感同身受得额手称庆。不管怎样,阶级分析仍是理解人心最好的工具之一,无视或忽视阶级差异(我在三十岁之前就是这样做的)的人也许永远都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也无法理解自己内心的波澜。这本书也印证了我在读伯恩哈德的小说时模糊感受到的“真相”:所谓深刻,取决于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过去时到底有多坦诚。在不断加深的景观化的今天,这越来越成为一个朴素的真理。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真正成为方法。
08-14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