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高籀
    于我而言,启发者甚多!09-12
  • 震林
    “在目前的学科建制中,经学与历学皆属专门之学,难以兼擅。”这话是没错的,所以也只能说本书是一次可贵的尝试,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关键还是要有可以认识古历的工具,不然只能陷在古人历法话语体系里挣扎。03-15
  • 多闻阙疑
    第三章、第五章好。第四章的立论有点问题,历术只能提供一套时间框架和计算方法,不能决定年代,郑玄对于周初历史事件的系年还是应该从经说本身的角度来考虑,很难用历术背景来解释。第二章强行将秦汉之际的不同星岁体系归入古六历,实际上二者可能并不直接相关,岁阴的早期应用更多属于选择术而非天文历法。另外第三章讨论刘歆《左氏》日食说,里面有一处脚注误用了四分历的朔策,可能是笔误吧……07-21
  • Selene
    pre导师神作。。看了好几次都放弃了。。。这次要撸完。。。。01-18
  • 豆友1375764
    说实话,历术、历谱基本都看不懂,只能从方法、逻辑和结论上看一看,以后还得拿出来再多读几次。05-03
  • 豆友161326559
    读第三次了,只能说是越来越读得懂。10-19
  • 文禾斗
    真可算是“继绝学”了。具体推算,实在是看不明白...1、京氏易传跟京房本人的关系还不是很明朗,2、郑玄以周礼之学为本位之说可以与乔秀岩对郑学体例的探讨相参看。3、刘歆跟服虔虽然都可以算是古文家,但学术态度泾渭分明。是好书。07-03
  • 文在兹
    学习到了新东西,有启发。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