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激进之踵
举报
书名
激进之踵
作者
羽戈
格式
EPUB,MOBI,AZW3
ISBN书号
9787203106043
出版年
2019-1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页数
210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地理
豆瓣评论
木草俞
十九世纪最后一位先知,二十世纪第一个古董。
08-10
饿霸地煮
复盘戊戌变法,其最大的遗产是激进主义在世纪末的亮相,主导了未来一个世纪的中国革命。漩涡中心的康有为是革命转改革的投机分子,是不得其时的不得其人。守旧势力原本极其强大的历史关口,康承担不起破局的责任,反而与渐进派站到对立面。他激烈暴躁功利,却要承担一个时代的重任,也成为了19世纪最后的思想家20世纪第一个落后分子。戊戌变法成为一生的政治包袱。那么其他人呢?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改革者如何处理与既得利益者的关系?慈禧是没有大略的现实主义者,保守改革哪个有利支持哪个。翁同龢是披着维新皮的保守派。光绪是没有实权空有一腔孤勇的弱势皇帝。作者问如果渐进派领袖张之洞主持改革能成功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张怯懦保守明哲保身,面对复杂的局面缺乏政治定力,破局需要勇敢而非取巧。
05-02
里托·贝森
作者认为,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时势未至,力量不足,人才不济。本书以人为主线书写,基本立场算是中立持平,不过贬康梁,赞谭嗣同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10-27
蔡乐鲔
虽然很薄,但看着很慢,需要细细看。古文较多,架构紧凑,语言很美,反正论述,看着很过瘾。本来准备看完就扔掉的,这下舍不得了,还是珍藏吧。
05-01
筽
小家大书,五脏俱全。
06-01
watcher 廖
内容很好,不过偶尔有几句不符合中文习惯的表达。
01-03
季米
本书主要以戊戌变法时的康有为、谭嗣同为切入点,分析他们在改革与革命、激进与渐进之间的心理路径,同时论及梁启超、唐才常、袁世凯、慈禧、光绪等人,有一些新的看法。戊戌变法以一种狂飙激进、类似于革命的方法进行,基础不牢靠,自然是难以持久的。激进是一柄双刃剑,有人视之为潮流,有人则视之为旋涡,在后者眼里,中国从近代向现代转型,所感染的一大病症即可形容为“激进之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告别革命”的呼喊声中,对激进主义的剧烈批判构成了中国学界与舆论界的主流。可是,如果不能洞察激进的起源,如果不去追究“说什么激进”背后的“为什么激进”,如果不愿设身处地去追索为什么众多国人会投身激进之河,那么不管后世的批判多么慷慨激昂,多么痛心疾首,都无法驱散激进的身影。历史可能还是会不断重复,象鬼打墙一样转不出来
02-21
树隐
疫情居家,重读一遍。
07-29
yoyo
作者受高阳,茅海建的影响很大。恰好读过这两人的书,读起来难度不大。有一些对历史决定论的评论很大胆
12-03
仰蠡
很有意思的小书,明显可以感觉到参考了茅海建老师等人的研究,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变法改革两手抓,碰到光绪后,投向变法,最终成为一生的包袱也是资本。谭嗣同本来是激进革命派,也受感于知遇之恩投入变法,至京后知变法难行,毅然谋划发动政变,围园杀后。至于袁世凯,也是在戊戌变法最后,骑虎难下,最终捞到政治资本,也背上了千古骂名。全书洋溢着理解之同情,也让读者不自觉代入了当年那个风起云涌之时代。
12-09
筱堂
大抵以人物为中心,知人论世,纵横驰骋,考察戊戌变法之复杂情形,不得其时,不得其人,不得其法。议论明快,间有过当。变法改良,此路不通,激进革命,在所难免。“与病入膏肓的政权谈改良是与虎谋皮”“变法这剂特效药无补于垂死的王朝。”最困难者是如何自处以及处理与既得利益者的关系,特别当“上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的时候。借用跋语所言,这些一百二十年前的老问题,怎么困惑先人,便怎么困惑我们。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三十一日阅讫于长沙望岳楼。
07-31
仙命
与历史教科书比起来,真是不能好再多。有悬疑小说一样的假设推论,有文献记录片一样的人物评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真佩服啊各种文献举证论证),有历史书一样的史实回顾。看过这一本,绝对不是只了解了历史脉络,而是对那段历史和那些个人多了一个了解和评判的角度,值得推。
05-14
文森
2019年2月。按本书参考文献目录,补充阅读一些材料,又有感触。去年被一本历史通俗读物《年羹尧之死》打动,该书论人及世,浓墨在事,是科班出身的史学素养使然。羽戈多一些江湖气。写人则与事相济,刀刃向制度史,特写向人心。如前作《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把一人写尽,材料吃透,面面俱观,杨度作为人物、作为人,已丰神俱足。《激进之踵》的人物群像驾驭不易,而作者擅长“平心而论”,章节之间颇得现场感,隐有把酒相邀之姿。作者自身亦属豪杰,其性情一面与书写对象相触碰,即得跨时代的火花,这在虚构作品《鹅城人物志》中最得酣畅。这样的豪杰性情,使得他在戊戌组曲登场一众人物中,对于同类谭嗣同最为亲近,也恰呼应了钱穆先生所言“温情”,加上持平公允(历历在笔,且跋有专述),已成第一流史家气象。
02-09
理发要留刘海
议论酣畅淋漓!但是我不由得想起杨奎松老师的一句话“对于任何读着很爽的历史书都要保持警惕。”
04-19
个人走舞王路线
作者对谭嗣同的钦佩溢于言表。慈禧不是守旧派这个在今天已经不是秘密。变法派分为渐进派和激进派、改革与革命纠结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今日看待袁世凯“告密”应持怎样的态度……严肃的历史书,还是不错的。
01-09
野原新之助
青年学者中,我最喜欢也最佩服的是羽戈,不仅仅因为他读书扎实、说理温和,还在于他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品性。他推崇“了解之同情”,因此治史处处如此。今人评价戊戌变法之失败,往往责之“亡于激进”;但羽戈指出,晚清笼罩在亡国灭种的阴影之下,“其痛苦与纠结,那些不曾在亡国灭种的历史阴影之下彷徨、奔逃的后人,如何能够体味?”这也正合他常说的“不以大义责人”。本书主要以康有为、谭嗣同为切入点,分析他们在改革与革命、激进与渐进之间的心理路径,同时论及梁启超、唐才常、袁世凯、慈禧、光绪等人,没有新材料,但有新观点,非常精彩。戊戌变法走的是一条死路,改革与利益既得者过于暧昧,本身是走不通的;况且改革还以一种狂飙激进、类似于革命的方法进行,更难持久。羽戈的一个有现实关怀的作者,其深意应该还在当下。
01-22
维舟
三星半。议论颇酣畅,笔下人物形象鲜明,风格近于政论,作者的兴趣既不在考证史事,甚至也未必是在前人基础上另树学术新见,而在知人论世,这一点又与自身的关切与思想意识相关,因而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感不强,近于纪传体传统。全书尽力挖掘戊戌时激进的根源与变革机制,给人的感觉是既知其弊,又找不到其它可能。因而作者坚信历史并无必然可言,但史论却似未谈多元的历史路径可能,而强调激进的不可避免;虽自称“坚持渐进本位”,早年厌恶“躁进”的康有为,但书中仍特别推崇戊戌时最激进的谭嗣同,自认如回戊戌年间必投身革命,大概因其议论注目于人更多于政见,故分“好的激进”与“坏的激进”?
04-06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