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annesysu
    讨论的好多问题对艺术史也有启发05-28
  • ⚓️
    以小见大、广延深挖的典范,竟能从诗话中的一则逸文出发按图索骥,重绘出围绕着黄鹤楼题壁的庞大互文网络。其中涉及的“情志”“影响的焦虑”等文学理论,也都与文学作品及现象深度融合,显得自然而然。至于“名胜的文本化”和“文本化的名胜”,在“同情理解”与“批评距离”之间保持平衡,便更像是基于“古代的文学理论”而融入心得体会后的“古代文学的理论”了。诗人的题写固然是一种文学创作现象,那读诗人的题写(拟写)和赏诗人的题写(抄写)则属于批评的范畴了。据此而言,“题写”的话题还可以继续“溯洄从之”与“溯游从之”乃至“别开生面”05-30
  • 小小书生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202014《黄鹤楼纵横谈》04-04
  • 事有難言齋主人
    论述中时有灵光闪现,不过路子依旧是影响焦虑、互文风景之流,以文本细读勾勒出题写名胜诗的谱系。整体来看有些高举轻放,所谓“古典诗学范式的核心特征”显得过于煞有介事。作为轻学术读物还是挺有意思,商伟本人的学术背景让他还是胜于宇文夫妇治中古文学调虽宛转然终不可听。06-14
  • 入王舟
    三星半。一篇论文可以解决的事情却敷衍成一本书,故中部关节处疑有臆断,行文亦有一点拖沓。03-07
  • 长工学者王二麻
    对商老师真的心悦诚服,每次读他的作品都得到很多启发,材料处理、观念阐释和写作技巧都四两拨千斤,私以为是行业中最高水平。这次读的不是完整书稿,可能是更早期讲稿,之后再比对一下他的调整。04-08
  • 惟文字间
    往往自由研究的时候才最见才情,也可以说是为大佬而不失本志吧。03-11
  • 归洋
    此书属于商伟重建古典诗学的尝试,从具体的个案和文学现象入手,以小见大,理论素养与文本分析俱佳。因为本书的思路诞生于二十年前,所以原稿部分可能略显陈旧,但这并不妨碍商伟通过文本细读读出“问题”,再在“问题”的引领下将文学史的描述与文学批评的论述进行一次很具示范性的结合。有一点要吐槽的是,这书出得太没诚意了,不过十三万字的篇幅,还不如直接出一本分上中下三编的《重读唐诗》。07-17
  • 甚小望远镜
    写法高妙,层层铺进,于悬疑似释之际复忽生波澜,几如破案小说。08-12
  • Become a lake
    既有敏锐而充满灵动的文本细读,又有西方视野:强力诗人、互文性、话语分析。从文本本身提出问题,一路延伸,由此而有了对于作品真伪问题的巧妙处理,文本化的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关系的论述,对古典诗学中“情志学”“彰显说”的回顾,对于江西诗派在修辞学上贡献的反思。大概是个案研究之典范,商伟老师太厉害。04-12
  • 燕仰
    寺僧参与名胜书写谱系的建构与物质性的关联、杜甫、韩愈和刘禹锡的「迟到」身份与「缺席」写作的两节有趣。尾声康有为和黄遵宪的想象的文本化的黄鹤楼、《点石斋画报》上的光绪十年大火、以及从端方和张之洞到毛的题写,勾连出互文风景中诗歌意象的延伸性替换与古今时间的差异及其所造成的名实分离。不得不说的是,商伟作为作者自身在学术谱系里与布鲁姆、Owen、巫鸿的对话,与书中所述先行者与迟到者的位置相映成趣啊。06-27
  • 乔庄皮皮
    1,完了,捂脸,读完后崔颢《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彻底糊成一团了,真正掉进了文本的楼台、历史和记忆的迷宫;2,确实是从一篇文章扩展为十多万字,那压缩回去,就会更好啦?这种批评直接忽视就好了,所谓影响的焦虑啊,强力诗人啊,互文啊,物的文本化啊,文本化的物啊,这个概念现在都普及了,但作者还是很会讲很会写啊,把他怎么讲怎么写压缩掉,阅读体验就很没劲了对吧;3,作者“小题大做”的写法,很可以学习,学习怎么写论文,或者说怎么写硕士论文;4,个人最留意的是古典诗学方面的反思,作者“将作品的细读,与文学史的叙述和文学批评的论述综合起来”,对《诗大序》情志说、《文心雕龙》彰显说、钟嵘直寻说的思考,很受益11-15
  • 安提戈涅
    挺有意思的研究,对题壁诗、名胜诗的物质性解读,会让人想到魏斌将六朝史置放于“山中”的研究以及巫鸿对古代艺术的器质性考察。商伟虽然借用了看起来没什么新意的“影响的焦虑”的母题,但仍然能打破次元的壁垒,进一步引发出对于文本与景观空间的互文性关系考察,两者相互成就。提及的名与物、可见与不可见的关系,都颇为有趣,尤其第八章涉及到一个“缺席写作”的文学史奇观,将原本应该是经验的、在场的即景诗创作提炼出一种其实可以经由中介完成的虚构创造,我觉得是触及到了中国古典诗歌里关于“经验与虚构”这组写作范式的核心。另外读的时候也想到维多利亚小说创作中的“匿名”现象,同样也是一种缺席与隐身,但意味却大不同了。08-31
  • 摸鱼居士
    互文性与影响的焦虑,岂特诗歌而然?凡有主意,自在后来。商伟的大刀阔斧绣花针样功夫,正也占据了此类话题一个位置,但要讲论,已难无视。其出彩处,是兼论诗歌文本与创作观念,所以内外总该,一览无遗;但另外也觉得对后者的探掘似乎犹有可进之处,没有提掣完全。以及,宇文所安的追忆与中唐相关论述(特别是咏史诗的),隐隐绰绰,时时见得“物色分留”。06-21
  • 上水川人
    一拳捶碎黄鹤楼,粉壁芳菲待老夫。一上江城一变态,后来鹦哥据先途。12-24
  • 瞿鹊子
    “诗歌互文关系的天罗地网”。谁织就了这“罗网”?天地乎?诗人乎?作者乎?04-12
  • 涉江
    在2003年出版的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这一文集中,巫鸿讨论了废墟,汪悦进则以雷峰塔为例讨论了作为地点和话题的名胜,而本文的作者商伟也在这里留有一篇文章。几年后巫鸿的《废墟的故事》出版,他在导论中直言灵感来自宇文所安的《追忆》,从艺术史的视角讨论了在场与缺席。十七年后,本书出版,同样围绕着文集的话题,作者自布鲁姆提出的“影响焦虑”出发,阐释诗歌的竞争与互文性。作者来到了巫鸿的反面,讨论名胜图绘与诗词的一致性,最终都会回到其文本性——即使物质是缺席的。但与此同时,文本与物质相反相生,互文的不止文本,也在二者之间,无论是文本还是文化,都在如此互文之间自我运作着。而在此处,对宇文所安的回应也隐隐显现。文史研究是个有趣的圈子,此间许多,最终皆是殊途同归。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