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芳菲天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应该是一本文学史,而是一部德国文学评论,因此它不适合入门读者和普通读者,而是为专业读者而写。他没有罗列很多作者和作品,而是非常persönlich地写出了自己对德国文脉的走向,作家审美取向、转变的Komentar, 毫不吝啬,几乎毫无保留。比较独特的视角是,作者作为一位英国人,时时刻刻都在对比两种文化、历史语境中文学的取向,作为曾经工业化先驱下的文化领先国的后代,作者在字里行间并没有那种arrogant的语气,而是非常的elegant地娓娓道来。整个书围绕着作者选定的关键词而展开,而没有采用传统的历史分期,显示出作者对这个主题的超高驾驭能力。彩蛋是出版社将英文原文也附录在文后。11-03
  • Flânceur
    热身记了一些人名广博,但是个人感觉有点难以信任话说观念论或者歌德以前的“德国文学”,可能和普希金以前的俄国文学差不多01-25
  • 发条西摩
    官僚与资本的博弈贯穿其中,新世界还未建立就已然倒塌。因此,缺乏现实主义创作,表现主义与后现代最先在德国开始萌芽;而奥斯维辛后是虚无的。比起文学史,更像思想史。魏玛学者共和国一段极为好看,翻译扣一星。03-04
  • 屯如
    一般般吧,同样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国内五卷本德国文学史比这内容详细、丰富多了,以后想起来时再随手翻一翻02-26
  • 安德烈大叔
    视角主要立足在文学之外的政治经济,虽然尖锐,但信息也变得庞杂。从外部抵达内部,不太确定,很矛盾很分裂很德国。11-27
  • 是一艘夜航船
    界定各层级关系的用词非常贴切06-30
  • ynamoyerer
    乱。本来德英文学比较是这本小册子的一个特色,但只占一小部分。读完除了觉得德国文学好无聊之外,什么收获也没有。05-21
  • 乐青
    分出中产阶级两翼的官僚传统与资产阶级文化冲突。权威是艺术的庇护者,“艺术”因而可以是灾难性理想人格和群体服从心理的催化剂。德国文学和文化史阅读越能看出它对“夹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全球化之间的民族的借鉴(或者警醒)意义”,但也因此越读越痛苦。不过以Sebald作为梳理的据点也很合适,德国文学对身份的追问终于指向了对正义的追求。除此以外,关于Büchner, Wagner, Thomas Mann, Hesse, Brecht的部分最有趣。07-26
  • 译林出版社
    #牛津通识读本# 带领读者进行一场引人入胜的德国文学之旅,从中世纪后期漫游至现当代,并特别聚焦于最近的250年……10-25
  • 玲自体
    1、德国国别文学。不包括卡夫卡、布洛赫等奥地利作家,日后文献查阅提示。2、编撰思路整体、科学,将文学嵌在经济、政治等各个维度延展,打破界限,共时叙述,别具一格。如不读此书,你可能不知道还存在“托马斯·曼就他的手稿请教了阿多诺,特别是其中关于音乐的部分,给赫尔曼·黑塞寄了一本已出版的书。”这种人物关系。3、留待日后研究备用。4、翻译别扭。06-21
  • 碎纸机
    文学史的展开方式展开方式很有趣,在政治经济的变化中穿插个体的文本。但实际写作中实在失衡,只有社会史和思想史,没有文学史。07-12
  • HW
    Nicholas Boyle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歌德(以及歌德时代,他的专著:歌德与他的时代)的专家之一。本书的特点/优点在于鲜明的英伦视角,还有隐含的天主教立场。这两点似乎是悖论,但是在NBoyle身上发生了。原文是大家小书,精要流畅。中文本里歌德的那张插画用了他的Totenmaske(遗容模塑),被标注成58岁时做的,给人很大的惊吓。(只有死者才做面模,而歌德活到了83岁)。08-28
  • 波尔卡
    扫盲。按德国文学狭义定义,即从神圣罗马帝国及19世纪后半叶至至今(最后谈论的作家是泽巴尔德),将文学置于政治历史经济的背景来讨论,带有不少作者的主观色彩。大致脉络:新教使17世纪的圣职者工具化,新教牧师就逐渐形成国家官僚阶级(18th奥地利天主教与普鲁士新教势力的冲突)。此时宫廷文化是文学中心,直至19世纪中期以后沦为学院主义的产物。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定义“教化”“受教育的市民”,将官僚阶级的文学奉为经典(德国强调自身“文化”在欧洲“文明”的纯洁性,对经典的标榜与继承就是其编织文学神话的表现),即便两者在俾斯麦统治的新德国里存在着经济利益冲突。而在20th全球化冲击下,德国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未彻底衰落的官僚阶级来保障,直到纳粹专制的肃清。1945“零点”后,不断追寻战后民族历史身份。05-08
  • JS
    同样是通识,比同系列《浪漫主义》要好很多。大概也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种分析读者阶层而产生的期望的视野的方式很棒,每个阶段德语作家所面临的问题概括的也很准确。04-19
  • 不存在者
    不是太满意 (这套通识丛书德国中国俄国文学套路都完全不同啊)按照政治体制经济来描述文学的发展和方向 但感觉只是指引 没有实际的带着了解德国文学 尤其是读过的作品 不能在描述中膨出火花来 托马斯曼写的不错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