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野次馬
    还是更喜欢《诗经别裁》一点。03-23
  • Février
    「人不是正因這無限的追慕和悵惘,而深感生活的莊嚴和美麗嗎?」10-23
  • 魍与魉共舞
    如聆清音,如沐春风。08-23
  • 陆沈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论诗之“兴观群怨”告诫学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一直让人费解。认真读《诗》后才发现,如果不了解诗中的“鸟兽草木虫鱼”,根本就无法真正读懂赋比兴风雅颂。… 李山老师通过文字训诂和深厚的文化功底,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重返《诗经》的现场,先民生活的种种情状和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解读的栩栩如生,如在目前。… 李山老师语言风趣而雅致,知识渊博而不迂腐,解读中涉及的文化和文学干货不少,读起来却酣畅淋漓,仿佛经历了一场古代文化巡礼。… …06-29
  • 无断绝
    我见过的说诗经最淡也最深的书03-15
  • Dududu自己玩
    解诗经的作品里堪称第一。训诂平实,串讲通达,诗心生动,文风温润。04-01
  • 皮皮虾和米稀稀
    比较好读。比杨照那本细一点。配诗经注析看11-29
  • 黄不胖
    因为是讲课稿,很简单易懂,但是有一点不够简明精辟。个人直觉认为里面所说的《蒹葭》是讲牛郎织女是胡说。12-31
  • Ex
    李山师这本书穿插春秋、论孟等多种文献来释读,且以今日生活之思维、物质相参照,既可解惑释疑,又令人对古远的诗经产生亲近之感,实是非常好的入门书!2015081508-15
  • 种瓜得瓜
    我不喜欢讲诗者刻意“隐身”,置身诗外地体现他(她)的客观与公允,连带着毫无灵气,格局狭小。这与讲诗者年龄无关,与他(她)讲了多少年也无关,甚至与他(她)本身爱不爱诗也无关。李山是我目力所及,讲诗最好的,通透不迂,有情有理,讲风诗,也可以当古代文化史来读。06-23
  • 成知默
    2018年已读030:《诗经》“十五国风”讲稿,多口语,明白晓畅。秉持”诗无达诂“”通既达诂“的观点,李山老师解诗,博采百家信手拈来,有对前人观点的承继,有在前人立论基础上别出心裁,别有灼见,难得的是始终秉有一颗”诗心“,不乏通达之处,又常有会心妙解。不仅仅局限于诗经训诂,李山老师是从国风中还原了彼时礼教、文化、世情与生民生活的点滴,带领我们重返素朴而生动的诗经现场。但部分解读无法认同。03-13
  • 琴酒
    果然是真的喜欢山爷啊,读这本书就像在课上一样,活泼泼的,嬉笑怒骂,臧否人物时常有妙言。诗无达诂,这里之所以让人感觉“达”,大概就是因为考证的底子实,又有真正的生命感在吧。12-02
  • 万水千山皮皮虾
    讲的特别清浅,嬉笑怒骂,歌哭悲欢,古老文学照进现实;但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先秦世界周人波澜壮阔,昂扬而丰富的精神与社会生活,使得对诗歌的理解超越了普通情爱的理解而更为深刻,一种光明刚健,生生不息的力量氤氲其中。关雎恩情诗说,蒹葭周人牵牛织女崇拜说,汉广行伍诗说甚新,然皆有所本。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也结合了山爷个人北方农村生活的体验而在一个个特有的诙谐词句里展现的性灵十足。诸多弟子里,学问之外,或许传承了启先生风趣幽默的,就要数李山了吧。06-06
  • 安提戈涅
    博雅蕴藉,趣旨且远。李山虽只讲十五国风,但行文气脉早已风雅兼具。每一字的解释都能落实,多落实一处便有一处的喜悦,清潭见底、如印印泥;同时又超拔出训诂之道,话头一荡,便荡到民俗、地理、考古、西学,处处通达,先民的爱憎被活泼泼地呈现出来,气韵流动不息。而那种来自北方乡居的恋土之情,在与十五国风怀乡式地对望之后,显得朴素又有温度。先生教训的是啊,读诗要活参,不要死参。03-03
  • 北溟鱼
    学界不屑写的 玩票的写不了的 都在这里叻 当代写诗经敷衍爱情故事骗钱的这么多 这本却有至深至淡的日常人情 天地大美#又来自带干粮卖安利#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