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Wittgaard
    海外中国研究经常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本书的视角就挺有趣,从两部家训展开,对不同时代的士人的执著与纠结,社会层面的价值判断都面面俱到。跳出常见的理路,没想过,挺有趣。可能是因为印刷术发展的缘故,唐宋这两个时代总觉得宋更清晰一点,唐对我来说太模糊了,没法生成非常实感的认识。这本书让我对唐产生了更确实的实感。03-05
  • 事有難言齋主人
    作为一本诞生于三十年前而享誉至今的著作,确实不乏精思独运之处,尤其是《再版序》、第九章结论和《唐宋转型之反思》三部分,提挈神光。而在总体观点上,勾勒唐宋思想转型能不入道学思想研究的格套,以士之理念从文学中心转向道学中心,确为拎出一大关窍。至于具体论述,葛兆光业已提点许多宝贵意见,诸如使用材料之局囿、脉络之重叠与可疑、历史眼光之未尽参与。就个人而言,最失望的可能还是《再版序》中颇具野心地试图调和德、英传统概念史方法,实际运用中却不副人意,予人结论最可观之感大概也显示出高调起腔却难以为继的尴尬,这一方法与史料的未能符契或许已然决定上述诸多弊病的不可避免。此外,各章论析时汗漫冗杂的笔触也挺让人难受的……03-23
  • 阿鼻
    知识分子观念史。前590—1130门阀时代到儒家时代之间的人物记。较琐碎。07-27
  • 邱彥小兔
    确实很难读,读来感觉也不合预期。价值就像刘宁在译后序说的,内藤假说所论的文学平易倾向和赵宋文化造极实际间存在矛盾,包氏突破身份旧说,从思想心态角度勾勒了“士”的流动的身份转型,这是对内藤假说最大的补充。但是,很多论说给人感觉不甚透辟。士人身份、家族门阀和皇权的结合离散,是和集权统治实力紧密结合的。包氏可以说从心态转变角度论证了这种转变的过程,但是对于为何发生这种转变语焉不详。这种转变的表现无疑是士人转型的具象,但考察历史,士人及文学变化的根源往往来源于这种变化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赵宋伦理的论说,只在表现上做阐释而缺乏对于根源的深入,得出的结论也就给人感觉不够明畅。01-18
  • 挟书谤王蘑菇酱
    包老爷子太强了,以我现在的水准根本无法妄加置喙。06-24
  • DRYJIAYOU
    把唐宋变革论的目的论给抛弃了,接受唐宋变革论作为一种分期的标准。以“文”为主线,将唐宋文人对于“文”的认识作为考察对象,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结合在一起,也指出了唐宋思想转型的基础是士人身份的变化。11-04
  • 知闲
    宏观,从社会史写思想史。中观,用了京都学派唐宋大转型的框架。微观,印象最深的是各种统计数字。//写得很好,资料扎实,但是感觉差点什么,启发不多。05-26
  • 哭之笑之
    颜之推重文化,袁釆重伦理(两个点的对比,颇有福柯《规训与惩罚》开头的意味啊!),反映的就是唐宋士人文化转型:门阀(血)——科举(学)——修身(行)。“士”的通货膨胀?文化资本的扩散?知识权力的流动?而今之士焉在?韩愈的古文运动不仅是文学运动,也是思想运动。P29——对于一直读文学史的我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换个角度突然更加意识到韩愈的重要性,竟然如此之大!也想起来曾经有一个学神学的朋友说,笛卡尔第一原则其实是信仰上帝……啊,总之要多换个角度看对象,不然就像盲人摸象。04-16
  • 有质感的小熊
    补/程颐建立的理学体系,就是把学问和其他身外之物都分开了。你可以出身寒微、不会写作,甚至当不上官,这都不会妨碍你成为文化传统的继承人,参与到圣贤的事业中,实现自己完整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当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的欢迎,读书人越来越认同理学。理学对文化传统的态度,也就取代了唐代的,也战胜了苏轼的,最终成了主流。11-24
  • 饿霸地煮
    晦涩难懂,关于内藤湖南“唐宋变革”在思想史和社会转型上的补充。从初唐到中唐再到北宋,人们对于“文”的不同阐释,带来了一场重要的思想变革。初唐学者认为文化发展是连续的、累积的,变化的是能否有一个强有力王朝支撑这种文化。安史之乱后,韩愈领导文化复古运动,对佛道强烈批判,认为文是贯道之器,一个士在政治、学术、个人修养的行为都与文息息相关。北宋门阀消失了,科举和印刷术的发展,让学问从血缘家族转移到平民。“士”在北宋成为知识分子政治家的代名词,王安石与司马光基于统一秩序,形成了不同的政见,而苏轼则即否定了激进的变革,也认为保守派矮化了孔子的学说,他认为不完美的世界永远是存在的,士不但要游于物内,也要超然于物外。苏轼也是最后一个试图将价值同文学统一起来的知识分子,后来的程朱理学则否定了文与道的直接联系。04-26
  • 南方
    2017。唐宋思想文化史。抽象深奥的观念经过作者的阐释后变得通俗易懂。作者用很多笔墨介绍苏轼,可见其对苏轼的偏爱,对王安石和司马光这对冤家的评述较中肯,没有孰对孰错。写到程颐时,我隐约能感觉到挖苦的语气。对周敦颐的地位,作者直接引用朱熹的定义,而没有给出争议性讨论。中国思想文化的这一高峰期始于韩愈,终于程颐程颢。二程后中国再无文12-29
  • 卑之无甚高论
    沒有全部讀完,重點閱讀了附錄和第二章。先吐槽一件事,翻譯的水平應該是我今年見過最糟糕的一本書,幸好手上有英文原版,雖然依然晦澀難懂,但尚可理解其中思路。其次,因為主要研究社會史,對思想、觀念的敏銳度並不高,也鑽研不深,是故此書對我的幫助在於重新梳理了一遍「唐-宋」時期思想的流變,為具體的社會現象提供了一套解釋。第三,包弼德在附錄中提到的關於接續的研究很有趣,他認為南宋已經完成了這種transition,故而對南宋的研究可以置於這種變化下的solution的探討。03-15
  • kenny
    一部由博士论文扩充而成的思想史,丰富了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详细梳理了士人价值观由文学-历史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脉络,清晰精细。我不觉翻译有什么大问题,确实部分长句比较诘屈,但是并不影响阅读,各种观念和范畴译得都是准确的,也是用心的。06-06
  • Lawliet
    非常精彩!虽艰深晦涩,却给人启发不断。此书以“文”为线索,勾勒出了在唐宋思想演进中,“学”的不断变化,所带来“士”的身份的转换。文化形式本身在初唐便代表着“道”的价值,因帝国权威的瓦解,唐廷赖以的“文”之价值便成为了需要论证的对象,故韩愈等人通过古文将“道”明确化了,指出了“(古)文”因“载道”拥有了价值与权威。宋代则围绕着如何重塑新秩序的价值观,塑造更好的“学”,成为更好的“士”而激荡。王安石与司马光选择了“政事”,王认为所有的一切不过是统一秩序的元素,“一道德,同风俗”可以借助政治制度达成,但司马坚持各安其所的君子才是秩序的关键。苏轼声称“文学”的重要性,文是恰当的“应物”的表达,鼓励多元价值。程颐选择了“道德”,使士可以不必通过“文”的中介来追求道,真正的价值观在于道德修养与伦理实践。03-12
  • 鸢都依然
    翻译得近乎无法直视,可能又是分给手下的学生干的。对相当一部分学者摊手。包本人对斯文挖得很深,对于爱好者来说,可能过深了。理的脉络倒是相当清晰。10-05
  • 江海一蓑翁
    海外宋史研究最经典的论著之一,承继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论的视角,从思想文化转型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入手,详细考察宋代大转型的丰富内涵,以严谨扎实的史料文本细读和举重若轻的大历史视野,对内藤湖南的理论给予了丰富、纠正与充实,集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于一体,蔚为可观。个人认为,本书在宋史研究和中国思想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可能要在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之上,能跟刘子健先生的《中国转向内在》相娉美。此次修订再版,对之前的一些细节错误予以纠正,还特地收入了作者包弼德一篇详述唐宋转型的重要论文,非常值得关注。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