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hellst
    kaukokaipuu 对未及之地的乡愁 / fascinated culture shock / the next boat leaving for shinagawa / hovered around the edges of an exclusive world, content to remain a stranger / “Japan was the making of me.” “Japan would never leave me.” / 我也总是gaijin 无论何时 无论在哪 但可能正如别有深意的结尾那般 看错了窗户吧04-09
  • 华肥儿
    To be déraciné is to be on the road forever06-16
  • Pronoia
    在东京住了六年的作者最后竟然发现一直look through the wrong window. 毛骨悚然。不过蛮喜欢描写reverse exoticism的。08-15
  • 桃桃
    透过Buruma的外人视角反思了自己作为外人在他国文化中的身份。最后看到他还是离开日本了,有点难过。maybe I’m also just looking from the wrong window07-23
  • Gloria
    在日本逗留的时间可能很短,应该找些有趣的事情做!07-23
  • Natsume
    七十年代的日本文化圈,比较熟悉的有寺山修司、黑泽明和三岛由纪夫,还有宝冢和浅草。作为一个gaijin,作者遗憾自己始终不能融入日本社会,最终选择离开。但反观西方人写日本或东亚,大多也带着猎奇滤镜,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彼此彼此吧。就像书里有句话说的:we were both gaijin for life.and we felt safer together.05-14
  • 毛姆闷闷舅舅
    一个西方人眼中的70-80年代日本文艺圈。04-16
  • 荷西厌饮
    伊恩·布鲁玛公共历史书写之外的私人回忆录,一种久居游客的 exoticism 和反向凝视。多么幸运有人的二十若干岁能如此度过。01-01
  • 仙境兔子不忘记
    现在真的在日常作法这本快出快出快出!我真的迫不及待要送人了!哈哈哈哈。08-12
  • 兔豹宝
    每个在东京常驻的人都经历过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东京11-03
  • Donald
    Nothing too profound, but Buruma writes well, a globalized form of good English. Interesting anecdotes about an era that I know little of.05-25
  • Chen
    这个时代的日本男权真是糟透了。前半部分日本的情欲怪诞文化太猎奇了,后半部分感觉作者被唐十郎PUA了?对这个导演无兴趣,看起也无趣。outsider就是一种无法动摇的身份,作者的融入失败更印证了Freedom is better than belonging. 之前有看到过友邻提到为什么移民会感到清净,因为本地人并不关心你。08-20
  • 多喜子
    高产作家Ian Buruma的1975-1981在日本的回忆录。很零散,但一直都在探讨gaijin(外人)在日本的状态,如何(不)融入。读来也不禁让人想自己为什么被日本文化吸引。有时候真是印证了多年前看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电影里说的,大家都在追逐过去的辉煌,不知自己的时代终有一天被未来的人追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