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阅夜吴声
    接受不了诺亚的死,明明这么努力02-22
  • falsefish
    大堆奖项加身难免让人对本书期望过高,事实上就是流畅的通俗文学,且有挥之不去的翻译腔。西方人的高评价多少也出于对东方民族家国历史的陌生,因而作为中国读者反倒是能去掉一些滤镜的。有点像小姨多鹤,但不如多鹤。10-21
  • 嗨呆客能躺平?
    三星半 超过一般通俗小说 确实有几分吸引人的地方,也涉及到殖民 身份 移民等话题。但最后还是一种内敛的关于命运的叙述。有的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够……06-08
  • Eva
    战争爆发后,在日朝鲜人进退维谷,深陷两难:不能回朝鲜,因为可能会战乱饥荒击倒而死;想离开日本,因为日本人为难他们,或者轻视/言语侮辱他们。在日本,未成年人要每三年办外侨登记卡,几乎没有日本护照的可能。四代人的颠沛流离,战争洪流下的坚忍留守,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而掩盖自己不被看好的过去。04-02
  • 风语者NA
    少见的关于韩国(朝鲜)的作品,故事写的不错,特别是在日本的那一部分,一家人过得很艰难但是有希望,有一点《活着》的感觉。最大的问题是翻译很差,完全忽视细节,很多句子写的有歧义,介词乱用,行文生硬奇怪,估计是译者中文不好,减分项。还有就是后期变得有点“爽文”的模式,出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霸道总裁”,他的存在让故事产生不少乐趣,但同时也降低了作品的格调。12-24
  • 泡泡雨落在车窗
    霸道总裁爱上我???07-28
  • 【2019107】4.5 总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痛苦,二战前后在日四代韩国人的生存图景,选材详略得当。顺子的两位儿子不同的人生:精神化的“诺亚”,商人式的“摩撒”,殊同同归。战争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污名化,弹子房“柏青哥”这种叫法本身离不开对底层韩国人的蔑视。歧视广泛来自你的民族和身份,我喜欢诺亚的这个结局,在日本当一个“好的”韩国人太累了。05-06
  • 真北方的草莓
    被书名和设定的朝鲜民族角度的历史故事吸引来读这本书,也是第一次读韩国人写的书籍,前两部分很不错,但是第三部分写得有点崩,很多事情都是走马观花般地扫过,少了很多对于历史或社会背景的描写,有点言情流水账,真的就只是在讲故事了,深度不及前面,偶尔冒出来的大道理也让人感觉铺垫不够,有的角色的设计意图让人不得其解。小说的故事其实是次要的,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的思考才更重要,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这方面并不特别优秀。可以看出作者的野心很大,这一历史背景下确实也有很多值得可写的朝鲜民族故事,可惜高开低走,读完之后不得不说有点失望。08-10
  • üd
    书很好。但是翻译生硬,责编不负责,错字一堆。10-01
  • 凌霄
    故事比我预想的精彩,也比我读到一半时更沉重深刻。起初我觉得作者叙事上太平铺直叙,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还经常有点儿指待不明,但到后来我接受了,开始慢慢感受这种清淡笔调下渗透出的沉重。其实我很小时候我还记得日本韩国朝鲜之间有所谓的在日朝鲜人问题,几十年过去不是这本书我都不记得了。在日本的这些夹缝中的朝鲜族人,不接受日本人身份,却再也回不去曾经的故土,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别人的是朝鲜人还是韩国人的询问。柏青哥就是他们被贴上的丑陋标签,摆脱不了宿命的苦难是他们的诅咒。日本这个极端不包容的社会性质间接长久地把裂痕延续下去。03-31
  • 红皇后
    好喜欢封面那句话啊,历史辜负了我们,但我们无所畏惧!作者想讨论的很多,国家,民族,仇恨,宗教,爱,可是最终他想说的还是那群被“诅咒”了的人。他们无家可归,他们无所适从,却还在努力生存,他们是永远的过客,他们是无家可归的归人。03-25
  • 扛瓶金大汉
    豆瓣上正在进行着#宛如小说情节的家族故事#这个话题栏目,我觉得参加栏目的相关的写手可以借鉴下李敏金的这部作品,这样他们的创作水平应该会更拔高些。05-07
  • 江流苏
    历史从没有辜负过谁,历史根本不在乎!03-27
  • 松如
    太喜欢这个故事,全篇保持了稳定的节奏与悠长的呼吸,无限的痛苦和慈悲06-20
  • danyboy
    其实写得很内敛,叙事也比较规矩,谈不上简介里的“颠覆性”,但因为是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20世纪朝鲜族或者说朝鲜半岛的一部现代史诗,书就具有了丰富的被解读性。半岛、列岛与大陆;殖民、被殖民与移民;东亚与美洲;基督徒的普世与民族主义等等,这些维度都可以从故事所设计的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轨迹予以解读——包括历史赋予的必然性和女性抉择的偶然性。当然还有隐喻,家族从一个残疾人士开始说起,意味着什么?柏青哥又代表着什么?诸如此类,都可以刺激读者进行联想和解读。同事借走后忘在了地铁里,给我赔了一本,导致我这几天才看完。05-28
  • 野原新之助
    “九志天达”真是个值得关注的出品方,从去年的《我们一无所有》到今年的《柏青哥》,都给人愉悦且超乎预期的阅读体验。本书分三个部分,我正好读了三天,一天一部分。各部分可以说是独立的,因为主人公各有差异,叙事也有侧重,分别发生在不同的时空;但各部分也是连贯的,时间从1910年到1989年没有中断,主人公是从朝鲜移居日本的一家四代。除了贫穷、战乱和复杂的身世,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朝鲜人的身份在日本备受歧视,而他们也很明白,“日本人永远不会改”。此外,柏青哥游戏厅也是备受歧视,这恰好是第三代两个儿子的共同选择。世人不相信经营柏青哥的人靠机会、运气和胆魄谋生,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控他们为黑帮,说他们违法经营、品行不端。“朝鲜人”和“柏青哥”,他们被想象成某种人、某种事,然后因此受到责骂,这是不公正的。03-10
  • ruya
    译文在细节处理上可以做的更好。03-17
  • 阿巴厮
    一直读到后半段,才知道柏青哥就是弹子机,还以为是个人物,想说怎么迟迟不出场,到底是哪个哥?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作品,讲述一个在日本的朝鲜家庭几十年的兴衰,关于身份认同,但是更多的感觉只是命运写作,在大时代的洪流下又悲惨又幸运的命运。好看是好看,几乎是一口气看完,只是这种写作和讲述方式在现在的文学世界显得好陈旧好无聊,如果不是大背景这么吸引人,作品真是要失色不少。03-18
  • 此情
    第三卷首页上引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我看了好几遍。此前从未思考过民族是什么,有时候为身处的民族自豪,有时候羞愧,这个“整体感”从何而来却从不清楚。民族内的剥削和压榨怎么就不妨碍一致对外掠夺和杀戮了?这么荒谬的事我头一次想到。以民族之名欺凌“劣等民族”好像跟每一个民族所标榜的“民族性”中的高贵不相容吧?人类可以承受多大的痛苦?这痛苦有没有尽头?这痛苦何所自?何所由?诚如安德森所说:“正是这种友爱的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里,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甘愿为民族这个有限的想象去屠杀或从容赴死。”我觉得这个“友爱”两字应该加上个引号。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