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白牛芜狐
    前几章是非常规整的文献学论证,从轮台诏的理解分歧引出《史》《汉》《通鉴》之价值,又从《通鉴》史源勾出《汉武故事》之性质,开路叠桥,顺藤摸瓜,解答了武帝是否悔悟、卫太子为何学习榖梁、巫蛊事件始末、司马光有无重构历史等问题,材料搜罗丰赡、运用精纯,故结论亦较可信。然末二章似建立在假设之上,《汉武故事》撰者必王俭,其意必含讽谏,原型必自西汉,又偶为温公所资取,信与不信,颇可议焉。04-26
  • 无异议
    辛德勇偏执吗?未必,审慎对待又坚定保持自己的观点恰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的品格。近年来辛神的写作,现实关怀和实际考量比重有所增加,未尝不是好事。想来田余庆先生对他的一句话多少还是令他有所触动吧。写作此书时,辛德勇教授研究、思考的出发点乃是阅读与授课中涉及到的实在问题,即司马光《资治通鉴》之史料采选与史观取向,由此深入到对历史建构的探讨、对具体史实的解读,可谓开示法门、曲径通幽之作;其中处处彰显的朴学精神与实证要求,显示作者治学之严谨与博达。细处精雕细琢、大处理路清晰,是本书展现出的特质。10-11
  • 叫我妖而不孽
    其实我觉得本书写得真心不错,最精彩的莫过于两点:第一是戾太子为何喜欢谷梁学——因为谷梁学最看重嫡长,对于母后可能被废而失位的太子而言,提供的即位理据最足;第二是王俭的《汉武故事》有王俭为自己父亲参与的刘劭身为太子谋反南朝宋文帝的感慨与同情。我觉得遗憾的是,尽管辛德勇在南京工业大学的讲座中反复强调“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但对于什么是科学却了解有限,实际上科学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可参照查尔默斯《科学是什么》一书。辛德勇勤力沟梳文献自然应予肯定,但文献学之外,实有更广大空间。我很欣赏辛德勇正文里提到所有人都只提姓名,不言身份,亦不言身份。这种态度值得肯定,否则就有以身份压人的嫌疑了。历史学本身就存在着如王明珂所说客观的历史和主观的“历史们”,而如何展演也有意思,值得思考,辛德勇和田门弟子皆如此。09-03
  • 金智媛
    辛德勇认为北宋司马光 刘攽在修《资治通鉴》汉武帝部分时 除了参考《史记》《汉书》外 只有《赵飞燕外传》和《汉武故事》 其它史料在北宋时均已看不到云云 可是 也不排除魏晋南北朝时其它著述转引的相关史料啊 其实 正如高敏所言 司马光修《通鉴》炀帝迁都部分 有意引用唐初杜宝《大业杂记》而忽视《隋书.炀帝纪》和《元和郡县图志》从而全面否定炀帝一样 写到汉武帝时也断章取义 有意择取 曲解史料等等制造汉武帝晚年的政治取向 (转向守文)以达到“以古喻今” 同时代的欧阳修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也一样喜欢引用小说野史以达到自己的目的......09-01
  • 张天旭
    补标。增订的部分也看过论文版了。说句实话,辛神整个巫蛊之乱研究之所以不行,要害并不在于戾太子是否真行了巫蛊,所以即使论证半天他行了巫蛊,也无法挽救制造汉武帝本体部分的失败。09-13
  • 酥皮
    今天见到辛神啦,并且他还在书上写了祝我生日快乐o(≧v≦)o辛神的观点呢总有一种真的这么简单嘛,不太敢相信唉!正好今天又学李贽,讲日用讲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辛神也不断强调这个思考角度:从最基本的人情事理出发去还原历史场景。听起来返璞归真,其实需要强大自信。11-22
  • 一大坨
    有点像本能寺之变这类还原逻辑真相的写法,但大段篇幅用来批司马光,太拉杂,可读性不好09-06
  • 绿毛仙客
    制造袁隆平——以三年自然灾害为中心05-22
  • 小二
    “汉武帝的祸国殃民路线是一以贯之,至死未休的。知道自己要死了,也还要安排忠实执行既定国策的接班人接着来祸害苍生百姓,凡是自己定下来的,都要按既定方针办,一样儿也不能改。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止出现过这么一次。”——辛神你就皮吧07-07
  • Ricardo
    所以哪来那么多两条路线的斗争,都是宫斗对不对!#请跟我们走一趟,同志#12-20
  • Andrei
    印刷更加精美,纸张特别舒服。08-14
  • 梅花牛
    前面破的部分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后半部分在我看来有一些推测的成分,不如破的部分那样坐实。12-03
  • 天池一苇
    很久没那么想吐槽了。我并不反对很强的主观性,但前提是论证要合理。提到《史》、《汉》就是严谨的历史著作,提到《汉武故事》就是小说一钱不值,好像世上的书只能有100分和0分两个档次似的。提到《史记》的疑点,比如商山四皓,就是肯定有史实基础的,提到《通鉴》的疑点,就是温公根据政治目的人为制造的。提到余嘉锡、黄永年就是大师、权威,提到陈寅恪、田余庆就是“从来没有神”、“不能造神”。讲王俭那章臆测过多,甚至可以起名为“制造王俭”了。作者花了极大的篇幅替江充辩诬,辩诬时还得保持所谓的“客观”。由霸道转为儒道并不是国家政治路线转变的唯一解释,一些军事上的方针自然也是包含在内的。当然,作者还是会坚持己见,并且,大部分不同意作者意见的读者,大概已经被归为了“文献学素养不足”或者是“读书不够多”一类群体了吧。06-14
  • 鹿儿岛花柏木香
    按辛的说法,这书本来是他为了diss司马光写的,结果写出来所有人都在觉得他是在diss田余庆了。我感觉最狠的反而是附录里田先生印象那一篇,短短不到两页的字大概就表达了如下几层意思:田和我熟的很,对我挺认可的,亦有有求于我的时候,当然我也确实帮过他,田这个老前辈很好愿意指点我,不过我也没觉得应该按他说的做,另外田也有不怎么样的,比如说古文素养就一般。归纳总结一下我觉得辛其实就想说一点:闭嘴吧,我读的书多。11-22
  • 三首塔
    新版,老辛一如既往的怨念、吐槽加开黑。一直认为,本书考证过于繁冗枝蔓,且论述的先后顺序似可调整,更重要的是,个人感觉其论证存在很大的逻辑漏洞,所以即使加上回应商榷的文章,我依然不赞成辛的观点。。。08-13
  • 花想蓉
    辛老师认为卫太子确实施行了巫蛊事的最重要的一个支撑是他认为如果卫太子是冤枉的,就能够轻易面见武帝说清原委,洗脱罪名,并认为江充不敢诬告,可是辛老师从未想过,如果卫太子认为这是武帝本人授意的呢,那么彼时惊慌失措的他选择发兵反叛是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呢?政治上的东西,往往不能依靠表面上的东西判断。卫太子彼时羽翼被武帝削弱不少,如何还能认为武帝还会给予他十足信任呢?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