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Migration
    左手生计,右手诗意。需要不停震动翅膀才能存活的悬浮人群在文学里面找栖息。11-23
  • 三周華不注
    和父母亲同龄的人写的散文,可了解他们外出打工之不易。印象最深的是《月嫂的江湖往事》,描述了90年代的社会乱象——去找工作却被人口拐卖、火车站诈骗、包养小三的台湾老板……稍无语的是做媒人的那篇,油腔滑调,包办婚姻还是挺窒息的。11-16
  • 脆脆鲨(已黑化
    在皮村 你是拆洗日子的人 想起陈年喜写给父亲的诗11-16
  • 麻瓜斯基
    忘记三里屯吧,为皮村高歌。11-13
  • 新西兰108
    很一般,还不够。慢慢来吧。11-14
  • 江边鸟
    很不错的一些真实“故事”,作为打工的父母的孩子,感触颇深。11-16
  • 木子南
    《一个四川月嫂的江湖往事》太好看了!尤其是火车站的混乱江湖,是绝佳的时代记录了。11-14
  • 光谱仪
    这种生发于每个人笔尖的冲动,就是一种“抒情”方式,而抒情对现在的我们太重要了,它既是一个发泄窗口,也是一种无关风雅的爱好。说到底,能提笔记录的人哪一个不是劳动者?哪一个其实也都是作者。他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谁写得好与不好,我们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东西就是:这是一群敢直面残酷岁月的人,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幸运。11-11
  • 请把我包括在外
    前几天才想起有张CD遗留在阿弟那辆已经卖掉的车里。可能是五条人的故事会。哦故事会,你小时候读过没有,好像一本售价只有两三块钱,里面有阿兰、邻居、大舅很多普通人的故事。这本书有像故事会的地方,也有比故事会更打动人的地方,更加的真切踏实。11-20
  • 白鹿散人
    素人写作独有的魅力,世间百态,五味杂陈。11-20
  • 瞻阳
    文字水平可以用很次形容了,内容对于我这个农村长大农民工父母的人来说并没有共情,感觉辜负或者说糟蹋了我们受过的那些苦难,挺失望的。11-19
  • 慢小姐
    无论何时,能拿起笔记录,都值得称赞11-18
  • 爱看除草的芽君
    质朴真诚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谈论文学,质朴是否可以替换深刻。如果只有质朴,那么皮村非虚构的远景可能在哪。11-18
  • 时轲
    新民工文学的好书,冬天很冷,故事很有温度。另外一本很有温度,青春文学叫《我的二本学生》。11-17
  • 狼的草稿
    朴实无华的语言,接地气的写作。11-19
  • 我是Ayla啊
    文学创作确实不分阶级和高低贵贱,故事能讲好也是一种本事。11-11
  • 远子
    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养宠物的工棚、满是诈骗犯的火车站、超市促销舞台、未被改建成鸟巢前的旧货市场,以及保姆眼中淫乱而奢靡的“上流社会”。(书中记述的保姆被殴打一事,不由得让我想到类似事件似乎很少出现在新闻里,保姆在新闻里总是“恶人”,而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新闻在筛选和传播过程中本身就有一个隐含的中产阶级视角。)看完全书,又让我燃起了一丝对文学的希望:也许当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平实而感性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人生,那些浮夸而冷酷的套话和口号就会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09-08
  • malingcat
    皮村曾经像一阵风,希望此后如满天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