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嗯.
    冷血精神病的关键成因在于杏仁体缺陷,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家庭环境等等。如果真的是这样,以后罪犯还需要当病人治疗。对虚拟作品的阅读,能够显著提高你的共情能力,有意思。多赚钱,多读书,做个人11-27
  • Lillia
    善良才是常态。这本书的意义可能就是让我对人性多了一丝期待吧05-10
  • 头大如斗欧几桑
    结构是清晰的,但是语言上感觉太过重“普”清“科”了,然后铺垫、描述、类比举例很多,个人感觉比较啰嗦,很多时候忍不住跳页看04-17
  • 陌白
    @2021-07-23 21:22:1407-23
  • Katherine景
    听书:善心的目的是“利”03-31
  • Mthen.
    很好,从冷血精神病讲到识别恐惧的作用,又从与之相对的利他主义者挖掘出人类的拟母亲行为,非常值得一读。05-15
  • ARHAT
    真正无私的英勇行为,并不是因为无畏而做出的,相反是因为恐惧才做出。01-06
  • 朝阳裴秀智
    非凡利他主义的分析。杏仁体对痛苦的敏锐感知,产生异于他人的共情能力。07-01
  • 王小可
    心理学的问题是不都是从精神不正常的人身上突破的?反正这次是从冷血精神病开始的,加上利他的英雄主义,一路伴随着作者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以及工作,进入到生理领域,涉及到恐惧还有杏仁核催产素,又进入到社会文化领域,感觉就是结合自身学业研究的科普读物了~大概就这个样子,没有很深的洞见,简单了解到了美国女大学生的学术发展之路吧12-13
  • 大脸
    力荐。作者用了十年时间,紧紧围绕着利他主义的行为本身,展开了周密详实的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也看出了在专业之外,作者对文字的热爱,渴望用科学解开人文和自然世界的信念。书中用实证研究(动物活体实验和人类测试)提出假设并证实了:在看到幼崽惊恐的面孔或面临危机时,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身体会本能地分泌后叶催产素,指导身体作出拟母亲行为(保护和照顾幼崽),这类行为进一步进化为利他主义行为。作者深耕心理学领域,吃透了相关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在试验结束后熟练调取各类已有成果的做法惊为天人,干净利落地解释和推演了拟母亲行为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影响,让人豁然开朗。科普读物里的佳品。此外,翻译顺畅,简洁,很见功底,加了一颗星。10-09
  • 闻夕felicity
    ①逻辑很清晰:研究冷血精神病倾向的孩子→杏仁体&识别恐惧的能力→发现不符合正态分布→提出假说“利他主义是逆冷血精神病”→研究利他主义出现的原因:杏仁体&恐惧识别+后叶催产素&拟母亲行为→利他主义的自我强化;②讲了大量实验和研究结果却不无聊,文笔很好,不愧是达特茅斯出来的02-13
  • 神浸
    内容太过详尽,不过好在作者还算真诚,结构也简单,所以比较容易按需索取。关键词:利他、恐惧、杏仁核、浦乳动物、晚雏、拟母性超常发挥、发自感性;增强利他:初始的信任、小事做起成习惯、阅读虚构、慈悲冥想。10-21
  • Will~P
    作者用了十年心血的总结,通读过后对自己的启发很大,很多之前初步了解的著名心理学实验在本书有效串联起来对扩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很有帮助,也提醒自己得把米尔格拉姆的《对权威的服从》、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平克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都要读一读。12-15
  • lauren
    本来以为会是科学角度的分析,结果是用一些作者亲自操作的科学试验(不够有说服力)加上一些其他的试验(比她的有说服力)对利他主义及其反面极端“冷血精神病”的分析(不够深入)。开头还凑合,中间论证的部分又不够紧凑,不够专注,最后两章的分析可读性好点了,但是又好像她自己的主观性多过举证。对于一个科学从业者来讲,这作者的逻辑可真是令人堪忧。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