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上海摩登(修订版)
反馈
书名
上海摩登(修订版)
作者
李欧梵
格式
EPUB,AZW3,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308165044
出版年
2017-7-15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数
500
定价
60.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文学
文化
城市
豆瓣评论
心悦
李欧梵把现代性的文学理论话语放到具体的生活空间和文本中去考察。打破了以往二元对立的建立在城乡对比之下的城市想象,而是用真正现代性的眼光从一种精英主义的立场对上海做了一个历史还原和文化重构,不带批判地表现那时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逐,将其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表现,饱含着一些怀旧的情感,虽然他说他并没打算怀旧。在我看来他描绘的从传统向现代性跃进的上海比我现在所看到的上海更加迷人一些。
08-06
S.Z
【2018读书计划•伍拾叁】终于读完,毛边本。哈佛学派的关于中国社会学著作总是很耐看,对于素材的重视程度很高。本书改变了我之前对于张爱玲的无知偏见,同时也让神一样的鲁迅略微回归凡间。
07-11
兌之
重点读了 张爱玲:沉沦都会的传奇,对文本细节剖析,西方理论的贯通,让阅读引申到哲学的荒凉。
12-16
余三味
修订版只是勘误而已,再版序里有一个形容很妙:“上世纪徐娘”,不知现在高校里做文化研究的人还会不会参考这本书。
05-28
沈隱舟
李欧梵的水平倒是不用说,但他的眼光十分小布尔乔亚,看不到更广大的人间。因而把本书形容为上海史研究显然高抬了,定义为以文学批评眼光延伸出的(因为只有第二part还不错,且写张爱玲也写得平平无奇,甚至没有读懂《第一炉香》)城市观察记录差不多。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一个万花筒般的城市。它象征着时尚、现代和西式,仿佛抛弃一切落后与贫穷坐落在虚空。然而正如穆时英所说,上海是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光鲜亮丽的电影宫、马场、百货大楼和公共花园的旁边,是马车、妓院、粪桶的世界。研究上海自然不能忽视殖民历史给这座城市带来的蜕变,但也不能忘记是什么让上海成为上海,一个中西合流的“杂烩世界”,而非纯粹的殖民空间(香港)。李忽略了中国文化里的根深蒂固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性,因此不免显得狭隘了。
07-20
溪山喵
第二遍还是能读出新意来
04-18
吴小墨
第一部分确实好。历史学的考据,文学艺术的物质背景重绘,想到本雅明的历史唯物主义。
01-23
醉卧山冈
仿佛寻觅旧日上海的一场漫游。该书主要关注现代性在这座都市的生产与想象,具体则围绕新感觉派等海派作家的生活与文本世界展开探讨,理论方面深受Benjamin之影响。作者收集到大量实物资料,对两位已逝的在场者进行过访谈,令人羡慕。近代上海文化固然有多元面相,书中所论恰是以往宏大叙事所忽视或有意遮蔽的,因此仅持左派立场对其批评,或有些廉价了。
04-27
守夜人
浮皮潦草,翻译不好。大量想当然的常识性错误。译名前后不统一(古久列的《告中国智识阶级》译成《致中国知识分子》)。“南国剧社”写成“南田剧社”,把茅盾编《小说月报》的时间写成1920年,想当然地推测施蛰存发表于1932年的《四喜子的生意》致敬1936年才问世的《骆驼祥子》,把周幽王说成周朝“皇帝”……
08-19
阿盏
虽然新感觉派浮靡的文体实验是否成功仍然见仁见智,但刘呐鸥、邵洵美们只有通过李欧梵这种富有灵性的解读才得以嵌入世界现代性的意义链条之中。这本书对感性认识“摩登”民国上海提供了丰富资源,而香港—上海作为“镜像互鉴”,从历史迁徙到文化想象,庞大的城市意象群蕴含着无数复杂的文化层,更是两座城市的迷人之处。如今,李欧梵形容的“民国风华”过后成为“色衰老妪”的上海、80年代被香港超越的上海,又重新以“魔都”崛起,新都市文化和文学还在这里继续,李欧梵的结论下的未免过早,而其研究范型却始终可以借鉴。
04-25
_恰露丝_
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书,应该列为中文系必读书目,应该成为文学课教材
06-08
东林君
不说人话的代表,各种名词,怀疑是在掩饰缺乏洞见的能力。文学批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为什么不去读原著,要浪费时间读别人嚼过的文本?上海建筑那段有所启发
10-10
Fal Conde
【上海布尔乔亚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之一,意义在于:在“冒险家乐园”和“XX主义大染缸”之外,开辟了通过小资作家眼光描绘这座城市的“第三条道路”。这种文化本身是1920年代上海都城市生态变迁的直接产物,电影代替了游乐场;咖啡馆取代了去茶馆,书店取代了青楼,为进入上海的江浙文人提供了新颖的消遣渠道,在这座高楼不断翻新,art-deco的高档公寓日益取代古典主义的银行,重塑城市天际线的大都会,既给予了新来文人以【声、光、电】的强烈刺激,又让伊拉得以接触到交关顶新潮个世界文艺动向和流派,到1930年代,随着施蛰存、穆时英和刘呐鸥等一批作家的出现,上海的”世界性“和本身的“布尔乔亚性”特征被迅速塑造起来,并通过《现代文学》等作品向这座城市的市民阶层普及,后世津津乐道的”旧上海风情“也就应运而生了。
07-17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