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喵了个咪的
    这本书若被评低分,是对新中国历史的不尊重和对党史而言的巨大损失。穷其一生做好一件事情,做好一件对国家高度负责的事情是良好的家风和对国家人民的无限热爱造就的。李老同国家荣辱与共、忧国忧民的高度站位无论任何溢美之词都当之无愧。敢说真话,不脱离群众,这对于年轻人需要踏下心来历练沉淀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暮年的自传类文体没有不自夸当年之勇的,可与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相结合能够气定神闲如数家珍的,李老是有足够底气能够做到的。12-16
  • 瓶子装满蓝莓酱
    看第一章,觉得写饥荒写的真还挺不错,后面就开始飘了,讲作者自己怎么发现了新闻事件,又被表扬又得奖又开创先河什么的。真的是事情没写明白,光自夸去了。07-26
  • KheluLemb
    感谢微信读书,俺大开眼界03-05
  • 作者的深入调研是得到了肯定.但也太对自己歌功颂德了.后面的章节都感觉像领导说话了.07-08
  • 电报
    看了3分之一,实在正能量得看不下去11-28
  • Skylar_Z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1976-2014年的调查研究写出的总结,分历史阶段讲的,研究了中国改革进程中很多重大问题,比如包产到户,第一个万元户,市场经济等等,把他在村里厂里蹲点调研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跟国家政策的变化结合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是如何互相推进的。但是作者总是不自觉地夸自己。02-05
  • 苕碎toummy
    喜欢记者的书可是这本书 后面部分感觉不够真挚07-12
  • 鱼吞墨
    对于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很值得一读的,通过它,能对中国政府、政党、社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李锦是一个站在风口上的非常勤奋的大记者,的确做出过很多贡献。唯一让我觉得不足的地方,在于他做新闻带有非常明确的“导向”与“立场”,因此西藏的甲日现象案例也成了一大败笔。可能是李锦在西藏呆的时间太短,才四年,所以李锦跟政府一样,无法理解西藏,动不动就说要整顿寺院、改革教义。如果人家一直好好的,你一定要按你觉得好的方式来改造人家,人家能不反抗吗?说要深入群众,好像没见深入到寺院去调查。去见克西的一位老经师,没有沟通,只有审问,直接称人家为老狐狸。这种完全对立的处理方式,李锦不可能找到答案的。11-24
  • 夏青朴
    可以作为那个时代历史一个参考 毕竟写它的少!但是文笔实在不敢恭维!02-27
  • 融化在黑夜中
    就这???随柴静《看见》的推荐???06-27
  • 毛豆苗说
    纪实,要深入浅出,人人都懂05-19
  • 努力先生
    说点啥 看的比写的还不好意思09-13
  • 民国八十年
    哈哈,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03-14
  • 坐地而行
    如果给山东官场人格画像,这位记者很典型。11-21
  • 乐不可言
    这本书只告诉我不要冲动消费。买书还是要理性一点。12-23
  • Z某人
    我的天,真不愧为新华社高级记者,读它=接受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的合体双重攻击。三分之一讲跟党走,三分之一在自我歌功颂德,剩余三分之一,总结了一下三十年《人民日报》头版是怎样炼成的。当年买这本书我脑子一定进了水(竟然还是作者签名版,我才不想要啊喂)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