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凯和阿达仔
    如此的文采!喜欢上德国人了!03-30
  • 我是青青呀
    赞赞赞赞赞,甘甜的感觉04-04
  • 江海一蓑翁
    德国频频在大众媒体上亮相的明星级学者普莱希特的科普性西方哲学史写作计划中问世的第一部作品。作者放弃了简单以哲学流派和代表性哲学家思想梳理为特征的传统哲学史写法,而是从人类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世界与人类的互动关系等本原性哲学命题出发,在辅以大量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案例的基础上,对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哲学史,进行通俗易懂而颇具思想火花的重写。这部非常好读、而在学术层面也不乏新意的好书,能引发中国读者与媒体的较多关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06-02
  • 珍妮的肖像
    当红德国哲学家普莱西特的哲学史第一部,时间是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开场。这些存在于各自时代社会背景中的哲思者,世俗化生活与他们自处的观念中心,是呈怎样关联映照,并建构转化超越着自己的时代。是比通俗普及,更深化一些的趣味哲学读本,先贤们的浮雕有了景深与提亮,更细节立体化了。4+06-18
  • 张慕甄
    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哲学不是理论,而是行动。”阅读这本书让我们得以构建一个重新的认知世界,收获不一样的行动力!05-24
  • 菲比惠
    非常不错的欧洲哲学史类书籍,作者做到了通俗易懂又十分到位地阐释出了历史长河中每位耀眼哲学家神学家的光辉与特性。个人非常喜欢那些古希腊的哲学家,那真是一个“神一般”存在的时代!历史上哲学的的延续性就在作者笔下为我们娓娓道来,虽然最后也没能记住所有人的思想特性或是对后世产生的每一处影响,但仍然在阅读中如随着波浪一点点向前推进,看着人类对物质、精神、灵魂等等的探索与思辨,真是了不起啊!06-22
  • 韧勉
    德国普莱西特以连载小说的模式讲述生动的西方哲学史进程。他指出知识与信仰,理性与神话思维,解释与构建意义,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其中的任何一个并不比另一个根本上“更好”。这毫无疑问服务于另一种需求。自然科学的解释具有与道德价值或政治信念完全不同的功能。通过不断强化的理性与逻辑的思考,人们可能会变得机灵,但不会变得智慧。这也是一种哲学研究的尝试:使神话与逻各斯彼此协调——在其中找到一种对自然及其发展过程的解释,这种解释是“理性化”且不带有宗教偏见的,并且满足了对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整部哲学史就横跨关于内心的诗歌与关联性的散文这两个部分,几乎每一位哲学家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重点出发去尝试以理性的方式解释世界,但却也没有放弃建立意义与价值的要求。05-29
  • 的的咔咔湖
    如果人们无法够到哲学,那么就让哲学够到人们。非常棒的哲学史读物。04-22
  • 非虚构
    #爱留根纳# 上帝是全知的,但上帝的神秘是超越一切理解力的。既然人在观念中比在自身中更真实的存在,他必须存在于他的观念中并通过他的观念来理解,这一观念也在上帝之中,上帝是完全不可以认识的。然而这不可避免,因为当一样东西被更充分的认识时,它必须被认为是更真实的存在。于是,人作为在神心灵中的观念比起它自身存在来说更真实,这意味着上帝的理解力和神秘性被包括在连同人在内真实存在的万物的知识中。实在绝不最终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它存在于神的心灵之中。在心灵中可理解的事物确实先于可感觉的事物。进一步而言,理解事物的有理解力的灵魂先在于被理解的事物。最终,神的本质先于人的灵魂,因为它为灵魂理解自身和它的终极存在提供了场所。09-01
  • 偏见小姐周婉粥
    还没有读完,急着来说两句。内容是好的,但真的没有人吐槽通篇不伦不类的翻译腔和读不顺的句子吗。请问“从事医生的技艺在柏拉图看来“对一个理智者来说并非是令人满意的”是不是应该改成“从事医生的职业”或者“拥有医生的技艺”?还有“健康对许多人来说首先是疾病的缺席”这种怪异的句子…还有一会儿出现“粉丝”这种网络词汇,一会儿又“那是很晚近的事了”这种文绉绉的腔调………严重影响了阅读感受…06-14
  • 后面三本什么时候出?05-15
  • 南轩墨兮
    可读性意外好的书。本来我怀疑这本书是一本「畅销书」性质的书,因此可能像罗素一样失于轻薄,不过读了其中斯多亚派的部分后发现这本书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总体来看是一本有重量的哲学史。不过这本书总体给人的感觉是一本【纪录片的演讲辞】而非是【一板一眼的哲学史课本】,由此本书有两大不可忽视的缺点:(1)缺乏系统性,作者只顺着自己的线索去发挥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因此在这本书中不能看到哲学家的思想全貌,以至于有时候他会牺牲掉非常重要的内容,比如我听说他居然跳过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2)作者本人的在场性太明显了,除了前款的问题,更多问题在于作者喜欢点评,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不少地方或者并不高明、或者并不公允、或者失之草率。总的来说,这本书由于体裁的特质,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04-26
  • 神威
    修行27th,哲学史类著作中99%哪怕是罗素怀特海的《西方哲学史》都缺乏一条主线,基本都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依次介绍思想特点,后来者篇章中会包含对前人思想的继承批判或改造,此书独不然。作者具备高度严谨性,无论是在对介绍人物思想所用语言的斟酌还是在材料的选取和有效性真实性的评价上都鲜明的突出了这一点,自泰勒斯以降柏拉图以前先贤,多数事迹难以证实而思想多来自柏亚之转述,难以信真,其次思想中是否夹带柏亚的私货夹带了多少都是大问题,故而作者将三分之二篇幅集中在柏亚二人这奠定西方哲学基础的伟人身上,余下三分之一强则集中在塑造基督教神学雏形的奥古斯丁以及后世围绕神学的重要论战展开,至中世纪而止,非常明确的是,此书作者心中有丘壑,主线为哲学之骨架,奠基于柏亚,发展演变于神学哲学论战,后世成熟期略去不表,极佳06-30
  • 文景
    一部跨越千年的观念侦探剧,一本连载小说般好读的哲学史。通过其自身来了解哲学还远远不够,更要《认识世界》~陈嘉映、刘擎、许知远联袂推荐。04-21
  • 晓林子悦
    本书表述极其清晰。作者博学通识,文采斐然,善于抓住每位哲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描述,关注哲学思想延续的逻辑关联和从一个主题向另一个主题过渡的自然转换。作者的阐述与历史的进展保持平行,哲学家的个人观点内嵌于时代的宏观背景,作者所谈论的哲学并不停留在古代世界,而是具有一种比较视野,不时与当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现象相联系,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有可能把自己的观点与古代哲人的观点印证辨析的对话。05-10
  • Urbino
    作为通俗读物,有些地方的表述可能不太好懂。不过因为不是学术性的书,无非是粗线条提一下重要人物的重要命题,所以写法上看整个故事讲得还是比较吸引人的,差不多一下午就能看完的程度。翻校一般。04-27
  • 陆钓雪de飘飘
    与柏拉图的理性灵魂相反,亚里士多德的人类灵魂不仅是某种纯粹的精神之物,而且也是某种身体性之物。其原因在于,为了能够思考,我必须首先感知到那个我想象与思想所指向的东西。没有感知,就没有表象世界,没有表象就没有思想。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之所以具有理性能力,只是因为他拥有动物的身体。虽然理性本身是无身体的精神,但我们只有在与我们身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运用理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如果人类永远都是有死的,那么后果就不仅影响了灵魂救赎,且毫无疑问也影响了行为,如果最终不能获得任何回报,那么我为什么要费心尽力去提升自己、变得正直、遵从道德上的善去生活?如果在这一点上不再有像柏拉图所说的那个超越感官的、更高的终极目标,由此,一个在“道德隐德来希”意义上的伦理目标的实现,看起来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并非如此?04-25
  • Sarages
    令人眼前一亮的哲学史。作者摆脱了以往哲学史数人头式的写法,将哲学融入历史中。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时代与时代精神,哲学思想在其中产生与发展。作者说得好,哲学思想绝不是从真空中产生的,绝不是哲学家灵机一动的想法,而是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时代精神等背景。哲学思想要放在这些背景中,才能被彻底理解。另外,作者要将哲学重新带回生活中。在哲学学院化、工业生产化的今天,德国已经有一批哲学家开始反思哲学学科的处境,并致力于突破学院的限制,把哲学带向公众。普莱希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学院化的哲学已经越来越成为文献分析与语词辨析,这使得哲学本身的活力极具衰退。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拥有更多精熟于文本的专业研究者,但也可能比任何时代都缺少敏锐与独特的思想。普莱希特等人或许为哲学提供了一条出路。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