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淡存丶余光
    给千万人带来能量转变的奇迹之书03-10
  • 冻冻锵
    感觉上像是梳理了焦虑的诞生和发展史,以及作者自己和焦虑对抗到学会共存的过程。说实话对我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我可能一开始读的时候以为能学到一些在我自己焦虑值比较高的时候进行调节的手段,但书里描写的焦虑已经大大超出了我那种偶尔发生的轻度焦虑的范畴,但反过来说也是幸运地感慨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吧。书整体写的有点零散和缺乏逻辑是真的,引用的很多科学研究也有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还有各种药物的描述,也看得我有点懵。06-01
  • tangmm
    名字翻译完全不对,章节标题和实际内容也不怎么对得上,咋回事。本书是一个从事文子工作的人记录了自己与焦虑症相伴的几十年,从个人经历,服药感受,对药物和焦虑症的研究探索等方面,琐碎又完整的剖析记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需要自己提炼。05-30
  • Zrui
    焦虑是个有趣的话题。他们是意义的一部分,也是疾病和死亡的构成。人们拼命找寻的无非是一种与之和平共处的顺从感,从苦痛的缓解下获得一种救赎。全世界1/6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持续一年的焦虑,焦虑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条件。抑郁症、焦虑症、肠胃应激综合征、创伤应激综合征、社交恐惧症、惊恐障碍,形形色色的概念伴随药物而来。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或是生活问题的分界线到底在哪里?一部分人成了药罐子瘾君子,消费主义让人们不再探究焦虑出现的原因而致力于让人人都吃上药。他们未来呢,“发明一种新的安定”,继续一种浮士德式的交易。另一部分人延续古老的进化逻辑,通过自律和改变生活方式,或者“暴露疗法”进行“脱敏”,驱离这种“无法解释的现代人困境”。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天选之子,他们的基因中自带焦虑免疫。07-01
  • 一个人的湛蓝
    一本穿插了作者本人经历的焦虑症医学史,从古典医学的体液说到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来解释焦虑再到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相关资料虽多但是整体安排的并不是很好,穿插于其间的作者自身经历虽然描写细致却对一本焦虑人士也并无太多借鉴意义。恰恰是本书引述弗洛伊德的一句话最为认同:想念一个你爱的并且渴望的人,是理解焦虑症的关键所在。怎么谈焦虑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其实都不如接受它的存在并与之共存08-13
  • °_Summer
    2020.03.2003-31
  • Loooooriiii
    学习了解焦虑是一次冒险,整本书更像是一篇把药理学和认知失调的研究做了一次文献综述,不同阶段对焦虑来源的争论,作者这本书就是他努力学习正确地面对焦虑的其中一部分,害怕是由来自外界的“真实”威胁产生的,而焦虑则是由我们自己内心的威胁产生的,害怕使感觉敏锐,焦虑使感觉瘫痪。03-22
  • W-
    断断续续读完,不自觉的代入自己和周边的人去思考“焦虑”,更加认同“战胜焦虑不如直面且与之和平共处的”的观点.05-24
  • 围城观者
    不算愉快的阅读经历,真实,却没有解决问题。11-18
  • 楚三吉
    好的,焦虑。好的,不成功。好的,不完美。真是一本像故事书一样的科普书。12-11
  • hiroko
    这个中文书名无异于欺诈吧?11-27
  • AD
    原来焦虑情绪的产生会有很大部分来源于基因和儿时的成长环境,稍感欣慰的是焦虑也同时可以依靠很多后天的方法加以改善,老外研究的很深入,包括心理研究,药物治疗等等,遗憾作者虽然已经了解很深入,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焦虑状态,是否能说这就是宿命呢?书中没有给出答案。01-30
  • greatabel
    基本上每个人最应该关注的病人就是自己:没人无时无刻能保持不焦虑,焦虑本身是工具,而且是双刃的02-13
  • 柠檬
    本书更像是一本自传和焦虑症文献综述,重点在于阐释焦虑症起因和不同历史阶段对焦虑症的认知,且阐述角度过于私人化。不是一本可以用来自助的工具书,而是一本焦虑症患者之间的交流用书。03-03
  • 越越
    经过了几十年的治疗和自我研究,斯多塞尔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了吗?答案是,没有。但斯多塞尔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彻底治愈我的焦虑的希望已经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之和平共处的顺从感,是发现一种救赎,或者是发现我自己从经常颤抖的、崩溃的、神经质的碎片中得以缓解的好处“02-16
  • cjysdny
    关于焦虑源、焦虑的解药和焦虑的心态,有理有据的。果真你长期焦虑的话,首先不要过于投入,谨慎的阅读深度有利于防止共情后的焦虑传染。尽量不要买回家,在书店偶遇就翻一下,同样也是为了防止传染新的焦虑情绪。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