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The Lightness
    迷梦与梦破,重读终于有所感受。光辉灿烂的远大目标之中必然有其虚伪和不真诚的东西,而身处其中既有察觉却又不愿承认的矛盾心态,继而顿觉人生幻灭、了无意义等虚无之感,不足为外人道。女性人物口中的比喻像是泽尔达的手笔。11-10
  • 无事忙
    菲茨杰拉德的经典力作,精准描述了,上世界大萧条背景下,美国东部地区生活,描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虚伪、矫情,美国梦的破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之情。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书中很多场景,对现实中的我们,依然有很大启发。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要这么虚伪呢?12-20
  • 濒危嗜睡症患者
    “始终没有人打电话来……。我有一个想法: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不在乎这个了。如果确实如此的话,他一定会感悟到他已经失去了旧日的那个温暖的世界,感悟到他为了死抱住一个梦想付出了多么高昂的代价。他一定抬头仰视,透过可怕的树叶望见一片陌生的天空,全身战栗,正如当他发现玫瑰花是多么的丑恶,阳光照在刚刚露头的小草上又是多么残酷时一样,浑身发抖。”人文社这版竟然有错别字,失望。02-06
  • 曾异撰
    今日读完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的巫宁坤译本名气最大,但个人更喜欢人民文学出版的姚乃强译本。巫本以直译、硬译为主,然而译文稍嫌生硬,不免句式混乱,偶见语病迭出,如同没有修剪的园圃,枝枝蔓蔓。姚本不重细节,意译之处较多,但用词典雅流畅,读来一气呵成。当然也不免出错,比如第三章误用了“惨淡经营”这个成语,以为是生意冷清的意思。02-24
  • 绿乙
    从前也是不怎么懂……五六年后重读,恨不得全文背诵!结构和情绪太精致了吧。《富家子弟》的结尾不好,与盖茨比放在一起读却很有意思,读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可以帮助理解他最重要的作品。02-13
  • Isabella
    没找到相应版本,和这个类似。同为姚的译本。盖茨比的结局让我唏嘘,绿灯/黛西/美国梦,那么近,却又那么遥不可及。每次当你觉得接近了,海浪又把你推了回去。虽然书中描述的是美国梦,但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那些未完成的理想呢? 《富家子弟》写的很平淡但又有点有趣。很想告诉安森,你只是生早了年代哈哈03-22
  • 山山山之东以东
    重刷,特意选了当年看的译本。03-27
  • 豆友183612698
    我爱她轰轰烈烈最疯狂04-04
  • 《羊柳風》
    美妙的,流淌的,易逝的……忘掉所有的这些那些吧,那都只不过是虚幻,就连肉体也不过就是刹那。07-09
  • 多忘
    这个译本,后半段的后半段开始精彩。08-15
  • Kailin
    100年前的小说,和鲁迅先生的《呐喊》诞生于同一时代。尽管盖茨比努力奋斗,事业有成,但他始终都无法融入上流社会,这就是阶级固化的悲哀吧。当代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07-02
  • 雨滴项链
    阅读时脑海里不时回忆起电影的种种画面。相较书本,电影删去了很多有价值的情节,比如黛西声音中充满了金钱,还有卡拉韦在盖茨比死后东奔西走,遍寻和他有交往的人来参加葬礼,却全都碰壁之类的。读完终于理解盖茨比为何“了不起”,他创造了一个理想的化身又为之不断奋斗追求,到头来发现它只是个幻梦却还痴心守护,这样可贵的纯真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和自私虚伪的他人中才显得格外“了不起”。04-30
  • 林照楼
    读前半部分不明白这本书为什么是名著,后半部分就感觉渐渐好了起来。翻译的不好。也就8分吧。06-04
  • 自觉
    时不时穿插的”我“的顾影自怜模糊了主角定位,仅能看到一个形象模糊的盖茨比。04-09
  • 寻拙
    所谓三星,其实不想表达“还行”,充其量也就个“勉强”吧。08-29
  • Mr. Infamous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富家子弟》都是关乎颓唐土豪的故事。前者从贫寒迈上富贵,后者从富有步向萧条,都见识过挥金如土时朋辈云集的迷醉,也品尝过走下神坛后人面桃花的困窘。《了》中,每个人都落寞得很,种种折磨以爱的名义去戕害与屠戮,到后来即便是尼克对盖茨比无以寻迹的眷顾与疼惜,也带有那种仗义之下的寂寥与心伤。《富》中,安森与众女狐步舞般的你来我往,总是棋差一招,也总是缘悭一面,所谓的寄望,失去了寄,也就无了望。正本书种种潮起潮落的黯然伤神,在纸醉金迷中最易令人哑然。04-28
  • guji-jin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锅,前三分之一味同嚼蜡,看了足足俩礼拜……中间部分渐入佳境,后三分一看得很过瘾。摧毁爱情的最好方法就是走向现实,特别是当你极尽想象已经勾勒出格外丰满的人物形象时,因为现实中的TA和想象中的TA早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想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单人solo可谈不成,如果对方并没做好同样的觉悟、投入同样的感情、抱有同样的期待,那就等于自取灭亡。再说故事的大背景,时代造就阶级,而单体个人是无法抵抗时代洪流的。后面那个小短篇也挺精彩,这种带有优越感,渴望但又不愿走进平凡的心理,我应该也有过,25岁那阵应该是焦虑的巅峰,现在年近30反而心安理得了,人真的是很奇妙的情感动物。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