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她们
反馈
书名
她们
作者
阎连科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55909538
出版年
2020-5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页数
296
定价
46.8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文学
小说
女性
豆瓣评论
一醉累月轻王侯
太恶心了!!!我看到24页我就受不住想吐了!一个为了从农村脱离,进城娶妻的男人的洋洋得意的自述。扫地要让人看见,训练要让人知道,一切都为了提干进城娶妻。在知道越南打仗,自己提干无望后马上申请退伍,哀叹自己要回去种地了。结果在火车站被告知自己被提干了,第一个反应是:还在打仗呢!不会让我去战场吧?!太恶心了!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思想?这还是鲁迅奖获得者的自传体?最恶心的是,凭啥叫《她们》?都是男性凝视下的女性。作呕,作呕!太恶心了!!提醒嫁给凤凰男的女人,你们是斗不过这种用生命来算计,一步步往上爬的男人的!看到第27页忍住不吐了!家里地没人种,我爸肺痨,我妈要照顾怎么办——娶个老婆吧,一切迎刃而解!我可去你妈的吧!托这个作者的服,我现在厌恶一切农村男性!
10-27
蓑依
看了阎老师的自序《十年的等待》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这样的一本散文要酝酿十年,其实酝酿的不是素材,不是结构,而是由“她们”出发,进而延伸到所有女性身上的深厚的谅解和情感。
05-08
休云
吃尽了女人的男性们写“反思”与赞颂的文字,难道我们就要感恩戴德,要拼命赞誉吗?看了最后一篇《孙女》想吐!半夜气得想扔掉书!
06-13
室内滂沱
坚信阎连科正在写着今时今日内地水平最高的文学,他现在的笔力比十几年前的《受活》还要更矫健,创作状态、经验累积、敢说敢言,这三者都是目前内地所有现役作家中的最盛,连最受争议的文体,都比从前入眼了很多。这本《她们》再次证明,想用一本书去贯通多个年代,必须要讲“我”,不仅是真切的自我家族书写,同时这也是一份翔实的农村女性生存状况记录,读的时候,在国情认知上又被上了一课。莫言像“戈德堡机械”,回忆中的一件小事无尽曲折放大,阎连科则像是把一些非常大的事简写,现实中的复杂、深重,被他以看似平常且具备共通性的人生道理简化之,背后是种种难舍的情与难言的痛。叙述语调时有亢奋,但节奏感比从前“平”了很多,似乎阎连科已经完全践行了他对“苦咖啡文体”的否定,不再添加任何不必要的修饰,争取每一句都说到问题要害。
05-22
宴迟
没看到“她们”,还是作为男人的“我”,“我”的自我感动,与走马观花的猎奇。
07-06
成知默
2020098:如作者所说:“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在男权社会所左右的家族伦理记忆里,女性总是被记忆很快地遗忘并抹去”,因而《她们》意在为那些在历史与记忆尘烟中被遗忘、被漠视、渺小卑微、生死歌哭的女性“立传”。然而虽名为“她们”,却其实处处是“他”,或者说处处是作为作者的“我我我”。男性视角之下,这些在性别的羁縻、命运的枷锁与时代的罅隙间,沉默地生也沉默地死、终老于家庭的窄门的女性,却依然是男性尤其是作者生活的点缀或附庸,尤其是对相亲对象、对妻子、对姐姐们的记录,仍是侧重于她们如何参与自己的生命,仍是身为男性的不自觉的傲慢,猜测大姑是否有婚前史也让人不适。而写同乡女子的部分又太过蜻蜓点水,所谓的奇情故事不过是地方新闻中的边角料 。写得最好的是母亲,是那些默默承担也默默反抗的女性的缩影。
06-17
珍妮的肖像
“这个承载了太多中国历史转折的八十年代初,光像光一样,人像人一样,我就像我样。”这些伴随阎连科成长的,平实淳朴的劳动妇女群像,只渐渐有了面目折痕,精神骨干并未随时间改了样。一派乡土俗世,日子里的浅浅蒸腾,有着她们的人间,不停手的劳作,如同蜂儿与稻谷的命运,坚实又淡淡微光。阎连科用十年落下了这样的笔,写她们在时代的混沌与浮日里赶路,浮沉,“她们四十几就老眼昏花,让人把线头送进针眼边去,就像把生命的丝线送进衰老里边样。”我第一次读阎连科,这比喻通感笔力,这浑然天成的好。
05-13
午歌
本书算得上是《我与父辈》的兄妹篇,阎老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浑朴而滞重,描写一代女性在时代洪潮下娇俏地走来,直挺挺地活着,卑微地老去。大量的心理细节描写和比喻联想手法,成就了饱满的时空架构。看得过瘾。
05-08
慕容复
一个男作家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还真是挺厉害的,不过看完了还是要感慨一下,身为一个男性,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真的理解女性了~
05-21
阿巴厮
感情很充沛,写的就。。。。
05-04
123
还以为是多深刻的女性视角 豆瓣评分那么高 马不停蹄地赶回来看 结果第一句话就恶心到我了 文字表述佶屈聱牙 莫名其妙的景物描写 自恋的第一视角 全篇都在写自己 对女性的叙述和认知也极其表面 就这 还敢把书名定为“她们” 真好意思
07-28
洐
这本《她们》是《我与父辈》的“女性版”,开场就是几段相亲,十分有意思,偶带有的方言语气更添了一份诙谐。说是长篇散文,无非是一个大的主题,收录了那些从自己生命里经过的各色女性,这些女性像之前的父辈一样,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有着普通人的见地和见识,但因为真实而拥有了某种力量,也从一个侧面描摹中国的女性,她们在历史的长河与命运的裹挟下,是如何生存并活出自我。
05-15
Pam
这不是你以为的时代悲鸣,倒是一只老年尖叫鸡的呼吼,每一声都伴着自矜和傲慢。开篇是城里来的相亲对象翘着二郎腿轻视,继而是再一次相亲被拒却在了解他的发表状况后急赤白脸,再一篇是为着提干狠拒农村的对象,多年以后再遇见,还认为“背负着我给她的黑暗和命运”?何德何能?何出此言?大可不必!
05-28
悦然
她们或许不是记忆里的她们,而是被理想化的她们。这种理想化的背后,是作者对女性的爱与尊敬,困惑与惊奇,谦卑与愧疚。充满善意的书写里,隐藏着一颗对作为整体的女性的偿还之心。姐姐的长发和汽水,姐弟的拉煤历险之旅,这些由女人牵引出的乡村日常生活图景尤为动人。
05-22
祝羽捷
一个男人讨论女性之疑问,多少有如盗贼参与谈论一个社区的安全法。阎连科老师在《她们》写了自己相亲的对象,写了家族里的女人,乡土女性们第一次被一个男作家从原始的女性主义角度去解读,反复验证“人,作为女人的人和作为人的女人”,他写出对女性的美与尊严,为她们的命运打抱不平。最后几个女性故事超出常规,请求儿子杀死自己保全家庭名誉和金钱的母亲,杀死家暴丈夫的妻子,给两个针锋相对的要官同时当情妇的女人,错把丈夫当情敌的女同,因看不到日子尽头而自杀的女庄稼人。女性觉醒看似很远,却在阎连科北方家乡小村里萌发。
05-16
七月
阎老师把书稿发给我的当天晚上,我一口气把书看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多。当时老师还没决定要把这本书交给我出版,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想不管是放赖打滚,还是每天电话微信学校堵他,我都要做这本书!最后如愿以偿了,我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感谢阎老师的信任,也期待“她”会被更多人喜欢。
05-08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