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Lucia
    一个话题反复说……不过传达真的是传达到了,开始觉得结束也很重要02-26
  • 既望
    用现代的案例与方法去验证苏轼的那句话,成大业者,非有经天纬地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发现兴趣,刻意练习,持久训练,培养激情,并在此过程中加入目的与希望。04-21
  • 闫养云
    相对succeed,这本grit略逊色。我更prefer《succeed》里一系列专业的实验论证,而不是拿一些名人言论、外加作者的感情渲染,来加强说服性。(但不得不说,作者开篇拿父亲和自己的往事来引题,就相当打动我。)继续拿树做比喻的话,这棵树相对孱弱,枝干细嫩略飘摇。另外, 因为我个人研究占星的缘故,在读心理学的著作时,我会同时拿书中的论证来用占星理论再对比,succeed的解释性非常强,而这本grit就弱很多。05-04
  • 灼悦
    @Overdrive, book club March/April. 属于五年一遇的研究吧,称不上深刻但在教育心理学上有很广的应用。04-23
  • 米花糖
    这个。。。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么?至于这么大一本书啰啰嗦嗦的讲么。。。而且逻辑不是很清晰。07-28
  • 落。
    把常识扯淡成理论,再扯淡成书。也不容易。12-27
  • 多喜子
    [有声书] 内容比想象中要更加engaging!或许会被人认为各种新壶装旧酒,甚至变着方法炒现饭,我认为书内容上的安排很能看到作者的科研课题发展过程:由最基本的grit和其相关的研究(比如grit是否会变、能否被培养),再拓展到grit和其他课题的结合(比如第二部分的那几个大标题:interest、practice、purpose和hope),以及一些未完成的课题(比如grit过多会不会不好)。对自己、对教学、对以后教育下一代都很有启发。好奇看了看,过去两三年至少拿了11封文章拒信,当年找工作拿不到的offers就更多了,不也还是像现在这样继续努力成长嘛 :) 值得思考和设计如何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刻意练习”和营造出gritty的合作环境!07-21
  • 姜小白
    学生阶段认真念书的那波,基本上都被动感受过deliberate practice的好处,反而是我们这波仗着一点儿小聪明乱找捷径偷懒最后念技校、专科,极其需要这样的enlightening。purposeful,要设立符合实际并值得长远投入的目标;systematic,要形成步骤形成系统的routine,真正接纳并围绕长远人生追求把这套嵌入到行事中去,真的是作者眼里的godsend,这点对于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的我近几年体会最深。对她的summerbridge蛮感兴趣的,这种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导向值得鼓励,mindset真的很重要。感觉书里最好的点是quote他人的观点。05-26
  • 智安
    放弃读完也是一种读书方式,要是读,就纯粹学点英文表达04-11
  • 二师兄
    若看过 PEAK,不必读第二章,重复内容。11-11
  • M. Tong
    读不下去,毫无新意。04-11
  • 大壮
    三星半,读到后面有点拖沓和重复的感觉。不过正好在待业期间读算是一种温和的鸡血吧,对grit这个词的理解深了一点,之前看《大地惊雷》因为不是特别理解女主所以对英文片名true grit 印象深刻。12-26
  • LipingTaBaBa
    如果只看结论概要,就是一本没有新意的成功学鸡汤。但是如果你跟着作者一起研究她的问题,就会发现她的结论非常solid,并且对很多exception都有了很好的解释。12-24
  • 太阳的蓝
    14/50 of 2017. 3.5. 和The Outliers, The Tipping Point, David and Goliath, The Power of Habit,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放在一起看,会有贯穿成功心理学的点. 07-29
  • Racha™
    怎么会有这样的书?变着法子举不同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寄予厚望的书,看了前2章后草草翻了后面就弃了。对了,我忘记告诉你美国很多人出书就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有专门的培训,我都被广告推送到了,我会乱说吗06-01
  • 缝内裤的Kurt
    这类畅销书的普遍缺点就是,一百页能搞定的书,非要写两三百页。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