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短经典精选)
举报
书名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短经典精选)
作者
本哈明·拉巴图特
格式
MOBI,EPUB,AZW3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020173228
出版年
2022-9-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数
176
定价
59.00元
装帧
软精装
标签
文学
豆瓣评论
荒原梁
不喜欢,如同我不喜欢用讲故事的形式脑补诗人生平的书。不如看传记。
11-13
MidnightCanyon
开篇惊艳 后面逐渐沦为高阶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作为半吊子科研人 并不喜欢这种灵感是神启的氛围感
11-11
都市野人
模糊了现实与虚构,充满隐喻与幻想,残忍和浪漫有时只是一线之隔。
11-09
玛嘉烈玛嘉烈
模糊了历史、现实与小说的分界线,编织了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读得好过瘾。真实与虚构的交叉结构非常精妙,让时间像画布一样缓缓展开,过去和未来出现在同一空间,空间像时间一样流动,世界在瞬息万变中被偶然连接,最终一切似乎都指向了荒诞的虚无,却又更加深刻地提醒了人类的狂热与绝望。在这些天才的眼光里,目之所及之处都化为了柔软的、无定形的流体,均匀溶解入了名为大脑的容器。而阅读的我们,则像是深海里的水母,时而随着暗流回转,时而在一片粘滞里渐进,回望智慧脉络好似经历沉潜,探寻到一点不用闭上眼睛的微光时,便可以获得片段的永恒。
12-23
子东文
口碑那么高,然而读起来只觉得炫技多于实质,虽然这么说可能刻薄了,可是除了“科学段子大串烧”之外我也不知道咋概括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预设了某种人文情怀然后往里填充科学史人物,再勉强科学概念去类比人类的社会现实,就算是以文学表达的自由为其辩护,我也觉得作者所表达的意义是欠缺说服力的,就仿佛是搬运了太多科学词汇拼凑的诗,读完你只想问一句“有那个必要吗?” 我觉得没有。还是放过科学家吧,谢谢。
12-27
不流ᝰ
加一颗星给前两篇吧。后面他开始递进和自由的时候,就拉垮了。奇观小说。
12-29
阿巴厮
文青和科学家的混合体写作,现实和瞎编的完美融合。
01-03
于是
迷?人的天才小说集。用小说的笔法刻划他们,是一种文学的神化还是简化呢
12-18
欢乐分裂
天才窥到神的算力,人类无法承受的智慧会将肉身压碎,化成脑海中一道无法捕捉的光斑,一记造成终身创伤的闪电,他们必然是孤独的,宇宙庞杂的秩序在一粒原子内的坍塌和重组,与历史进程中的血肉横飞同源同构,他们在一个神秘的触发点相遇,如后记中所言猿猴遇到独石碑(《2001太空漫游》既视感)。无需纠结于是否能读懂深奥的科学原理,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描述这个世界上的事实,而是创造事实,创造思维上的联系”,这个被科学改造得更适合生存的世界,其实已然来到“文明的最高点,接着只能往下落”;《史瓦西奇点》写得雷霆万钧,我们无法知道兼具奇点与盲点的时刻何时降临,正如普鲁士蓝诞生于偶然与想象,一个个将理性边界焚毁的疯狂天才漫游在分叉的小径,“像梦游者一样走向末日”,互相交叉的叙事多么迷人。
10-30
malingcat
大爱书名。想想人类的愚蠢,潸然泪下。
01-14
新京报书评周刊
阿根廷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是一位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小说家,这个特殊的身份让他能够用大多数小说家难以掌握的主题来创作小说。他可以站在更立体的视野上,用理性和人性两种角度观察世界。《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作为一本短篇小说集,呈现了层次丰富的思考维度,以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为主人公,将真实传记与虚构故事结合,展现了历史的谬论、社会变化的无常,让这些历史上的苦难在人类面向宇宙的思索时显得渺小,而人类精神的光辉尽管短暂却足以成为核心。不管是人文思维还是科学思维,它们都在面对人类共同体命运时走向了殊途同归的终点。
01-11
远子
感觉更接近博尔赫斯的《恶棍列传》(但更宏大,更具现实感),而不是塞巴尔德(他的喟叹无人能及)。用小说去理解二十世纪的科学,这种写法确实不多见,似乎光靠罗列历史事实就足以让我这样的门外汉惊叹,不由得想到,也许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呈现其他所有的学科。阅读中的感受像是在观看那种力陈环境问题之严峻的自然纪录片:世界都变成这个样子了,我们怎么还在关心眼前的这些细枝末节?积极一点的启示是:不管外部世界如何疯狂,还是有一心一意追寻真相的人。
11-09
赫恩曼尼
很久没有读过这样酣畅淋漓的小说了。在一个将克制和精准作为标准答案的现代小说世界,叙写疯狂是有风险的。拉巴图特几近完美地掌控住了讲述的界限:无论在怎样破败不堪、良知泯灭的时代,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守住了一小块土地,将自己点燃、烧尽,在活着的时候很好地安顿住了自我,亦没有辜负人类少有的才智、那些闪烁的火种。
11-17
豆瓣评论